首頁 女頻 長河複生記

第300章 自治共和

長河複生記 大簡 1989 2024-01-31 01:15

  除了軍隊改編,另一件被廣泛談論的事情就是建立聯邦。

  朱軍師搖頭晃腦的解釋:

  “邦者,國也。大者為邦,小者為國。”

  “聯者,聯合也,合縱聯橫是也。南北為縱,東西為橫。鐵國、九原、金國自西向東為橫,故曰聯。”

  耿秀才略略有些微詞:“所謂國,當有王侯。有王之國,可稱王國;有公之國,可稱公國;有侯之國,可稱侯國。九原既有秦王,卻非秦王封地,是否可為一國,殿下三思。”

  朱軍師這兩天但凡聽見别人稱呼他為“殿下”,笑得嘴角都能咧到後腦勺。

  秦王殿下閉着眼皮擋住滿眼的喜悅,思忖一下贊同道:

  “是不妥當。鐵金兩國是夫妻名分,九原稱國有僭越之嫌。”

  耿秀才建言道:“殿下,自漢以降,郡國并行。朝廷直屬之地為郡,諸侯封建之地為國。如今九原這個情形,不若稱郡之名,行國之實。”

  朱軍師心内大喜。封建,多麼親切而遙遠的名字。

  所謂封建,封地建國也。封建制始于三代,終結于南北朝。

  南北朝之後的中國在皇帝之外雖有王侯,但是王侯隻領有封地,并不能建國。封地逐漸演變為王侯單純的收入來源,王侯不管理封地内的具體事務,封地的管理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命。其實中國自南北朝之後一直實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制。

  朱軍師一心回複三代之治,封建制度便是三代的一個顯著标志。

  于是二人興沖沖地找到孫一,建議九原雖實際上自立為一國,但因為不是王侯封地,在名稱上依照古法隻稱作郡。

  孫一根本就不care,國、郡、州、省、state、province,你們随便叫,一個符号而已。

  孫一警告二人,少拿這些媽媽婆婆的瑣事來煩他。聯邦實行的制度是自治共和。所謂自治,就是三個國家各自獨立地管理内部事務;所謂共和,就是凡有大事,三個國家商量着辦。

  九原想叫什麼名字,完全是九原的内政,孫一不會幹涉,聯邦也不會幹涉。

  朱軍師深深感到力德爾爺言而有信,重回三代的夢想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南北朝之後的中國皇帝為了維護大一統都是封地而不建國,力德爾爺是卻是建國而不封地。兩廂對照,力德爾爺自然是毫無霸道野心的明君聖人,回複三代的王道樂土指日可待!

  所以二人雖然吃了一鼻子灰,卻暗自喜氣洋洋。

  二人召集鄉親父老稍微“自治”了一下,便宣布九原國的名字定為九原郡。可是,接下來鐵、金、九原三國如何“共和”,誰也說不清。

  大明朝出身的人想象:聯邦應該像設立一個朝廷,孫一高高地坐在聯邦朝廷最高處;三個國家各出一個大臣,像當年的周公和昭公一樣坐下來商量決定聯邦大事,即所謂經典的共和行政;

  草原出身的人想象:聯邦的三個國家首領應該每年夏天會盟一次,會盟期間商定來年的大事,順便舉辦那達慕。

  達海則興緻勃勃地建議聯邦可以像滿洲國先帝努爾哈赤創立的八旗制度一樣,三個國家的首領輪流值政,一年一換,遇有大事則三國首領及時開會共同議政。

  三種方案各有支持者,互不相讓。彙總到孫一那裡,孫一驚訝于明朝人的想象力之餘,抛出了第四種方案:三個國家各自出一些代表組成一個議會,聯邦大事投票表決。

  四種方案各有優缺點,孫一也不敢肯定後世的議會制度一定會比明朝人提出的三種方案好。

  不過,眼下聯軍正在打仗,三個國家的内部管理機構八字還沒有一撇。孫一決定先不急,大家可以充分讨論四種方案,甚至提出更多的方案,等到了冬天專門抽出一段日子做決定。

  孫一指定這段日子開始于今年的冬至,到時候不光是三個國家如何“共和”,包括新的“民曆”曆法,聯邦軍費的分攤等等事項都會在這個冬天讨論确定。

  至于冬天在哪裡讨論,誰參加讨論、如何讨論,最後采用什麼形式做決定,孫一做主由三個國家各自派出一名代表,成立一個三人籌備小組,專門商量這些事。

  秦王朱軍師眼珠子一轉,立刻表示自己要行使逃跑權,從此不當鐵國人,要入籍九原郡,并且自告奮勇要當九原郡的籌備小組代表。

  孫一笑着同意了朱軍師的逃跑要求。不過,朱軍師能不能當代表,得九原郡的百姓說了算。

  這還不容易?作為秦王,朱軍師于九原雖無封地之實,卻有建國之功。朱軍師憑借自己在九原郡百姓心中的崇高威望,轉個身就獲得了“百姓授權”。

  朱代表從此頻繁地召集九原的父老鄉親商議建國大業,老百姓心内狂喜,怎麼自治不重要,怎麼共和也不重要,九原建國就意味着聯邦要保衛九原了。保住家園最重要,其它的秦王自己做主就行!

  耿秀才熱情幫忙,他和朱軍師二人連連寫就數封書信給老家的“有識之士”,派人輾轉送往陝西,請他們務必在今年冬至之前來九原郡“共襄國事、重建三代輝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