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宋武夫

第三節真相

大宋武夫 引弓 3520 2024-01-31 01:13

  “大家都看看,聽從汴梁亂命的,都是些什麼人。”

  苗傅、劉正彥及其黨羽,在杭州城門外懸首示衆。杭州知府秦桧,專門選了十幾個伶牙俐齒的衙役和軍漢,在街頭向圍觀的百姓宣講。

  他們講的,正是《新京報》上一篇文章的内容:為什麼會有苗劉這樣的亂臣賊子?一來是汴梁的皇帝太後不得人心,二來亂政頻出,三來是金人的陰謀。

  秦桧暫時還不敢直指汴梁的過失,隻是先抓住作亂的苗劉二人。二人作亂期間,也未約束部屬,兵過如篦子,給兩浙路左近的居民帶來了巨大損失,秦桧也有效的煽動起對汴梁的敵對。

  經過一番輿論準備,臨安小朝廷成功的在兩浙路江南東路一帶建立了統制。

  但繼續往西的江南西路,往南的福建路,則有些不聽招呼。

  “福建都是李綱……李相公支持他們,陛下可召李相公到臨安來問對。”對于李綱這個宣和、靖康、建炎三朝宰相,秦桧不敢輕易使陰謀,一定要謀定而後動,一擊必殺。故而先用常規的朝争手段穩住他。

  眼下,秦桧要先解決帶兵的武将的忠誠度問題。

  前次趙構登基的時候,派使者到各地封賞帶兵大将。

  淮東的韓世忠是隻要财物,其餘不問。

  淮西的劉光世則向朝廷要節度使的名位,并要求為自己的父親劉延慶平反。

  這兩人靠名位和錢财就可以收買。

  張俊戚方等人,則是逼走李綱的主犯,已經上了賊船,秦桧毫不擔心他們傻到要跳船。

  泰州的嶽飛,據前去宣旨的韓赝胄宣稱,對朝廷和韓家是畢恭畢敬,看來是韓肖胄的門下走狗,暫時也不用擔心吧。

  在趙構登基之時,唯一不接聖旨的,就是目前駐紮在江南西路的王彥。

  “吾觀王彥,腦後有反骨,又出身紅巾反賊,必不利于社稷,請陛下早圖之。”

  “此人有功于抗虜,若無罪而誅之,恐天下人不服,空餘汴梁口實。”

  “陛下放心,必不緻有患,諸公倒應該關心另一件事。”秦桧提醒道。

  “秦大府有話明言。”在趙構登上皇位這件事算告一段落之後,汪伯彥黃潛流對秦桧越發不客氣起來。

  “求外援。”

  “求外援?不是剛剛與金人議和了嗎?”

  “不夠,”秦桧裝模作樣的擡頭四望,又故意壓低了聲音,“汪執政,黃樞密,咱們都是陛下的忠臣,有些話也可以說開。對陛下皇位有礙的,便是汴梁的那一對母子。他們不死,陛下的皇位做不安穩呀。”

  “故而要借刀殺人?”

  “不錯,借金賊的刀。”

  “金賊剛剛在河東與汴梁吃了敗仗,又豈可為我大宋前驅?”

  “無妨,隻要有金賊在北方做幌子,咱們就能掐死汴梁。”

  “你是說……漕運?”

  “正是如此。”

  大宋開國以來,汴梁百萬軍民,都仰賴江南的漕運。随着建炎帝南下,汴梁居民大部遷往塘沽,但為了多獲得糧食,河北的紅巾一直在江南各路購糧,通過漕運和海運運往北方。

  在秦桧等人的認識中,汴梁仍舊需要漕運的糧食支撐。因此“斷絕漕運”,就成為打擊汴梁的一個可選項。

  “秦大府,你一會說要結好金國以為外援,一會說要切斷漕運,好生混亂,到底該當如何做來?”

  秦桧笑道:“陛下,且坐聽臣的謀劃。”

  當天,行轅中就出了聖旨,要南方的各路将領,到湖州取齊,皇帝趙構要整頓兵馬,以圖恢複。

  嶽飛也收到了聖旨,王貴問道:“哥哥此次怎的借了旨意?”

  “韓相公有信來也。”

  原來韓肖胄寫了私信給嶽飛,告訴他此次是恢複大計,不可因為天家的私怨而亂國是,若是嶽飛對汴梁忠心,大可在驅除索虜後,迎接汴梁的皇帝和太後,等他們來處置。

  “韓相公公忠體國,我豈可壞了他的大計。”嶽飛歎道,“先滅匈奴,再尊聖主,不緻有李廣利之禍也。”

  嶽飛所說,是漢武帝時,大将李廣利正在前線作戰,卻被牽涉進一樁宮鬥案,李廣利當即棄軍投降了匈奴。

  在江南的諸軍,包括王彥,在“恢複河山”的大旗下,暫時接受了趙構的聖旨。這道聖旨向着北方和西北傳遞,眼看要達成秦桧希望的目的:汴梁的聖旨隻注意要抓趙構,定地位,還引來了苗劉之變這場大亂;而臨安的聖旨則不計名位,隻要恢複河山。

  “真是豈有此理,哀家就守在汴梁,與完顔兀術相抗,趙構這賊子……”朱鳳琏氣得說不下去了。

  “聖人休要着惱。”呼延庚已經到了汴梁,“所為日久見人心,以吾看來,隻消一年,誰是真抗戰,誰是假奮發,天下人定然看得清楚。”

  “是嗎?”

  呼延庚與朱鳳琏是在睿思殿相見,邊上也沒有旁人,呼延庚走上前去,讓她靠在自己肩頭:“吾從未算錯。”

  “好大口氣,仿佛諸葛先生一般。”

  兩人相擁了一會,朱鳳琏道:“你這樣出入宮禁,隻怕有閑言碎語,讓氦兒聽去,可不好。氦兒已經快四歲了,已經記事……”

  “我正要與你商議。”呼延庚道,“我就随意出入宮中,讓氦兒叫我爹爹。我要他從小就知道,我是他的親生父親,我要像父親一樣帶他長大。”

  “我和三妹的顧慮……”

  “沒錯,我要他從小就知道,他是我的孩子,不是趙家人,他能當上皇帝,是因為老百姓看在你我守衛汴梁的情分上推舉他,讓他黃袍加身,而并非因為他名義上姓趙。”

  “原來你是要這樣解套,才安排吳革,弄一出黃袍加身。”

  “正是如此,你也一樣。”呼延庚把朱鳳琏抱過來,親了親,“你是母儀天下的太後,是因為你在曆次汴梁之圍中,都堅定的支持着軍民,而并非因為你是那個窩囊皇帝的妻子。”

  “我因守護汴梁,才得以成為監國太後,我是第一次聽你這麼說,卻一點也不覺得意外。為何會如此?”

  “因為事實就是如此,靖康年間,宣德門磕阙,十萬軍民向你跪拜,他們喊着‘絕不議和’,可不是讓你把趙桓贖回來。”

  “所以老百姓早就這麼想了。”

  “沒錯,他們心裡明白着呢。我們隻要在合适的時機,把這個事實說出來,他們就一定會認。”

  “氦兒是守護汴梁,守護黎民百姓的人,因此他才被百姓們黃袍加身,趙構,是以一己之私篡位的人,百姓們遲早會看清他的真面目。”

  “有你這麼說,哀家……我安心多了,庶康汴梁,你也是為了守護汴梁,拯救黎民百姓,才來幫我的吧。”

  呼延庚心想:不,我是在書上讀到你投水而死的事迹,敬佩你的氣節,才救你的。

  想到這,呼延庚湊到朱鳳琏耳邊,輕輕地說:“不,我才不管黎民百姓,我就是想讓你們兩姐妹,一個皇後,一個王妃,在我身下輾轉反側。”

  “壞人。”朱鳳琏呢喃着。

  “我們去吧鳳英叫來,共浴吧。”

  “大白天的,若是傳出去。”

  “宮裡的閑人都被遣散了,連徐甯也到禁軍中任職,隻剩下一幹女官,又怎麼傳得出去。”

  “豈會傳不出去?”張浚大怒,“你當呼延庚是傻子嗎?河東之戰的時候,我等推诿不願前去支援,他豈不會忌恨我等。”

  “宣判,末将以為,呼延宣帥絕非如此鼠肚雞腸之人。”劉锜說道。

  “嗯,你和他有神水峽相助之誼嘛。”曲端在一旁冷冷的道。

  “将主何出此言。”

  “好了!”張浚一拍桌子,“事情已經發生了,無論我們怎麼挽回,對呼延庚虛以逶迤的事情,是抹不過去的。求人不如求己。”

  張浚掃視了在座的諸将:“臨安那個……主家,昭告天下,要恢複河山,我等就在長安附近,與金賊打上一仗。光複長安,是任誰也不得不認的功勞,有這份功勞在,我們是響應了江南那位的昭告,他若得勢,須得獎賞我等。若是汴梁的小孩兒最終坐穩了皇位,他也須得看在收複長安的功勞上,不能薄待了我們,留下苛待功臣的罵名。”

  “宣判高見。”吳玠說道,“隻是長安的金賊,也不好對付呀。”

  “完顔婁室剛剛在陝州大敗,完顔粘罕在河東大敗,完顔銀術可困守太原,長安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宣判高見。”衆人一片稱頌。但每一聲“宣判”,都讓張浚眼皮一跳。

  汴梁的小皇帝登基可沒想着給他這個陝西的封疆大吏加官進爵,難免不是呼延庚在搗亂,這樣的情勢下,他也隻能站到趙構一邊了。

  “劉錫領秦鳳軍,劉锜領熙河軍,趙哲領環慶軍,吳玠領永興軍,曲将主領泾源軍,為六路都統制,半個月之内,大軍在富平取齊,我等先下長安,直薄燕雲。”

  “先下長安,直薄燕雲!”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