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圍點打援
p
直到大軍被圍柴壁,姚平方如夢方醒。
他本想率軍突圍,奈何河西軍人數衆多,将柴壁團團包圍,沒人接應想單獨突圍談何容易?
放棄突圍計劃之後,姚平仔細、認真勘察了一下柴壁地形。
他發現柴壁易守難攻,遂下令秦軍固守柴壁,同時向姚興求援。
接到姚平求援急報時,姚興率大軍剛渡過黃河,抵達蒲坂。
中軍大帳内,姚興緊繃着臉,仔細浏覽着手上姚平書信,周圍站着一幹後秦大将。
形勢變化太快,遠遠超乎衆人想象。
原本他們是來救姚紹,結果不但姚紹早已戰死,連姚平也被困柴壁。
狄伯支長歎一聲,滿臉無奈道:“陛下,今東平公不幸遇難,義陽公又被困柴壁,形勢對大秦極為不利。”
“若繼續輕敵冒進,恐中了河西奸計啊。”
“狄卿此言何意?”
“陛下,臣擔心柴壁是河西故意圍而不攻,以誘我大軍北上。”
狄伯支的擔憂不無道理,畢竟河西軍連乾壁都攻下了,沒有理由攻不下柴壁。
今其圍而不攻,顯然是别有算計。
“狄卿之言固然有理,可若因此而抛棄兩萬袍澤,朕與衆卿還有何面目回去見關中父老鄉親?”
說到這兒,姚興滿臉堅定地看了衆人一眼,一錘定音道:“大軍即刻北上,援救柴壁。”
見姚興拿定主意,狄伯支便不再勸谏。
他想了一下,提醒道:“陛下,要解柴壁之圍,大軍須快速北上,搶在河西軍之前,拿下汾水西岸天險――天渡。”
“如此一來,我軍隻需在汾水上架起浮橋,足以跟對岸柴壁守軍取得聯系。”
“屆時兩路大軍彙合,足足有近七萬人馬,河西軍恐怕也不好下手。”
“好,就依狄卿之意,大軍迅速北上,搶占天渡。”
“除此之外,朕覺得還應知會一下後燕與北魏,讓兩國出兵策應一下。”
姚興執意北上救姚平,除了的确是心疼兩萬人馬外,還存着再跟衛朔一較高下之想法。
不洗刷上郡之戰慘敗的恥辱,姚興會覺得一輩子都将擡不起頭來。
為此他甚至不惜強行在朝堂上通過親征提議,還快刀斬亂麻冊立長子姚泓為皇太子。
由此可知,姚興對這場大戰是何等的重視。
離開長安之前,姚興命令姚顯、姚晃、尹緯三位輔政大臣協助太子姚泓鎮守長安。
由叔父姚碩德鎮守雍城,負責西線防務。
在安排好後方之後,姚興領大軍四萬七千人,督光遠将軍黨娥、立節将軍雷星、越騎校尉唐小方、積弩将軍姚良國等後秦大将,東渡黃河。
可以說,此時姚興麾下除了姚碩德部外,幾乎聚集了後秦國内全部主力精銳,欲憑此與衛朔展開一場殊死決鬥。
姚興如此勞師遠征,除了想一雪前恥外,也還看到眼前正是重創河西軍之最佳時機。
此次三國聯合狙擊河西,定會讓河西精力分散,必然無法全力對付後秦。
……
在姚興晝夜兼程北上時,衛朔也接到了後秦援軍即将抵達之消息。
此時河西軍已柴壁外圍立下大營,将姚平團團包圍在柴壁。
數座軍營便在柴壁外圍,汾河之畔聳立起來,高高飄揚的日月軍旗遠遠便可望見。
壘壁上刀槍鮮亮,勁弩橫卧;營内人馬往來,塵土飛揚。
此刻申時将盡,日頭偏西,衛朔帶人巡視軍營。
午時剛剛經曆了一場激戰,河灘邊處處血迹,通過血戰河西軍成功阻擊了柴壁秦軍。
剛來到一座大營轅門前,卻見王仲德正策馬而來。
“拜見大都護。”及至眼前,王仲德翻身下馬,欲跪拜行禮。
衛朔疾步上前,雙手攙起王仲德,上下打量了一下,見其铠甲破損,血迹斑斑,滿臉疲憊。
他不由贊道:“仲德辛苦啦,今日多虧将軍力戰,成功挫敗姚平突圍圖謀。”
“此乃末将職責所在,何來辛苦之說?”
王仲德看了一眼衛朔,憂心忡忡道:“主公,姚平雖始終未能突破大軍封鎖,然秦軍戰力不俗,我軍想一口吃掉柴壁秦軍也不容易啊。”
“萬一後秦援軍及時趕來,彼時敵人内外發力,則河西軍危矣。”
衛朔微微颔首,擡眼望了望西邊波濤洶湧的汾水,扭頭對王仲德說:“不瞞仲德,朔已接到斥候加急密報,後秦姚興正急速向柴壁北上。”
說實話,姚興親征一事有些出乎衛朔預料。
他料到了後秦不會輕易放棄平陽郡,卻沒想到姚興會親自出馬。
畢竟姚興剛登上皇位不久,國内局勢尚不穩定,作為一國之主,哪能輕易離開都城。
然衛朔哪裡知道,姚興次來是專為找他報仇。
夜幕降下,崔浩、張騰、姜紀、王仲德、蒯恩、高進之、康龍等河西文武,齊聚中軍大帳,參加軍事會議。
戌時剛過,衛朔來到中軍大帳,隻見裡面人影綽約,崔浩、王仲德、張騰、姜紀等人早已久侯多時。
正當大家在小聲讨論軍務時,衛朔擡腳步入大帳,與衆人相互見禮入座。
衛朔端坐于主位上,一擡右手,示意衆人安靜,然後身體前傾,雙手撐在案幾上,看着衆人。
“諸位,近來大家也與後秦人交戰了數次,感受如何?”
“後秦不愧是軍事強國之一,秦軍戰力不容小觑,姚平也非庸才,短時間内河西軍很難拿下柴壁。”
“不錯。”衛朔點點頭,看了看衆将,又道:“而這正是朔未下令強攻之原因。”
“河西軍雖然強悍,卻也沒理由見着堡壘、要塞便強攻強打,不然家底再豐厚也架不住如此消耗。”
衛朔頓,掃視衆人一眼續說道:“與強大對手交戰,不能硬碰硬,要懂得利用兵法,因地制宜,以智取勝。”
“剛剛接到斥候回報,稱姚興已親率近五萬大軍渡過黃河,抵達蒲坂,正全力北上援救柴壁。”
“接下來該何去何從,還請大家暢所欲言。”
“主公,原本我河西軍突襲平陽,是為從西南沁水谷地進入上黨,卻沒料到後秦反應如此激烈,竟遣大軍來援,最後連姚興也要親自出馬。”
“當此之時,大軍應暫停東入上黨計劃,轉而先解決後秦援兵,不然前後有敵人,我軍恐有全軍覆沒之危。”
“既然強攻柴壁傷亡太大,而後秦援軍又急速北上,不如留下姚平,以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
“正是,我軍先以重兵包圍柴壁,并搶占汾水西岸天渡,最後屯兵于蒙坑以北。”
“蒙坑,乃蒲坂沿汾水東岸北上柴壁之咽喉天險,橫貫東西。”
“其東依喬山,西臨汾水,依山傍水,東西長三十裡、寬一公裡,深三十丈左右,為一條巨大的黃土沖溝,僅有東西兩側狹窄小道可通過”
“在得知天渡被我軍占領的情況下,秦兵不能西渡汾水救柴壁,隻能經蒙坑東口喬山天險北上。”
“屆時我軍依山布陣,以逸待勞,必能重創姚興。”
剛剛從西燕投靠過來的張騰,熟悉當地地理民情,向衛朔獻上了圍點打援之計。
“兵法雲:高者為敵所栖,深者為敵所囚!”
“隻要大都護出奇兵搶先占領天渡,而後在以逸待勞,于蒙坑東口喬山,擊退後秦援軍,則柴壁将不戰而取!”
“好,龍雀之計甚妙,朔便依計行事。”
當下衛朔将大軍一分為三,一路由王仲德統領,繼續包圍柴壁,防止姚平突圍。
另一路由司馬休之統領,向西渡汾水奪取天渡。
最後一路由他自己統領,大軍南下蒙坑,準備狙擊姚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