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桓衛沖突
p
馮該打下襄陽後,便率軍全速向宛城撲來,此時其主力大軍距離宛城已不足三十裡。
按說攻破宛城在即、大仇即将得報,馮該應該十分高興才對。
可不知為何,他這心中竟隐隐感到一絲不妙。
原本前鋒軍早該傳回消息,可至今好似憑空消失一樣,杳無音信。
正當馮該想着要不要派人去查看時,卻見大軍先鋒竟帶着幾百殘兵狼狽而回。
馮該眉頭一皺問:“發生了何事?爾等怎會如此狼狽?”
先鋒大将見主将責怪,忙跪下解釋道:“将軍,前鋒在宛城近郊遭遇河西軍突襲,損失慘重。”
聞言,馮該大吃一驚,他沒想到襲擊者竟是河西軍。
他急忙傳下軍令,命大軍暫停北上。
接着,他跳下戰馬,來到先鋒大将面前,喝問道:“快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回将軍,卑職奉命趕往宛城,剛開始很順利,誰知即将抵達時,突然遭到河西鐵騎迎頭痛擊。”
“卑職見事不可為,隻好率軍撤退。”
“除了眼前這些人僥幸逃脫外,其餘兄弟不是被俘就是被殺。”
“你可看清楚了?真是河西軍?!”
“卑職發誓,看得一清二楚!那裝備、那氣勢除了河西軍,卑職想不出還能是誰。”
“那你可看清具體有多少河西軍?”
“不知道有多少,但少說也有上萬人。”
“你不是跟他們交過手,怎麼會不知道有多少人?”
“哎呀,将軍!河西鐵騎動作很快,卑職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已沖散了前鋒軍陣型。”
“放眼望去全是騎兵,黑壓壓一片,根本望不到頭兒。”
忽然間,馮該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
河西軍插手南陽,難道說雍王要跟南郡公翻臉嗎?
想到将要跟名震天下的河西軍對壘,馮該心中莫名地感到一陣顫栗。
雖然馮該恨不得馬上殺到宛城,将庾仄等人碎屍萬段。
但他也知道,河西軍出現在宛城,讓當前形勢變得複雜起來。
于是,他深吸一口氣,當即喝令道:“傳令全軍:馬上撤回襄陽。”
……
不多時,宛城南邊傳來消息,荊州軍前鋒被河西軍擊潰,馮該已倉惶南撤。
得知荊州軍北擊退,宛城十幾萬百姓一片歡呼。
擊退荊州軍後,河西開始全面接管漢沔諸郡。
南陽、新野、魏興、襄城、南鄉、上庸等數個郡國相繼改旗易幟,宣布加入河西。
數日後,衛朔抵達宛城視察,與之同行者,還有韋阆、裴松之兩位世家俊彥。
當初與衆豪強見過面後,除了安排衆人到長安定居外,他還征募了不少年輕子弟,其中就包括裴松之、韋阆兩人。
經短暫接觸,衛朔發現韋阆、裴松之兩人器宇不凡,皆有州牧之才,遂傾心栽培。
這一次他帶衆人又回到宛城,一來是要穩定南陽局勢;二來也是想借機鍛煉一下年輕人才。
劉穆之不愧是王佐之才,在衛朔抵達宛城之前,内外皆已恢複了秩序。
以至于讓衛朔大發感歎道:“此生得道和相助,孤之幸也!”
劉穆之忙謙虛道:“殿下過獎了,此乃臣之本分而已。”
“哈哈哈!”
笑罷,衛朔上前挽起劉穆之,與之一同進入宛城。
來到原南陽郡守府内,衛朔坐在上首,認真聽取劉穆之彙報當前形勢。
獲悉荊州軍不戰而退回襄陽,衛朔這才長處了一口氣。
“雖然馮該撤回了襄陽,但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接下來便看桓玄了,他若是因此惱羞成怒,難保不會再度遣軍來攻。”
“不知道和可有對策,能不能讓桓玄降降火氣?”
“這個……”
劉穆之撚着胡須想了一下,又道:“臣倒還真有個建議,或許可以試一試。”
“你說!”
“臣下考慮過,其實南陽這塊地對桓玄來說并不重要,但他無法承受因此而帶來的不利影響。”
“因為一旦荊州軍兵敗宛城消息傳開,且又是被河西軍擊敗,勢必将讓各地反桓勢力士氣大振。”
“而桓玄為了維持自身威望,并挽回頹勢,必須擊敗河西軍、奪回宛城。”
“再者,正如主公所言,桓玄此人行事有些情緒化。”
“不出意外,他必然會認為這是大王背叛了他,十有八九會惱羞成怒。”
“因此,對桓玄來說,這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政治仗、感情仗!”
“哪怕他與主公再私交甚笃,也不得不捏着鼻子遣兵來攻。”
“河西若想避免與桓玄沖突,首先得放低姿态,甚至還得讓殿下公開向桓玄道歉。”
“等桓玄心中怒火平息,再設法讓他挽回名譽,則一切問題将迎刃而解。”
“道歉不道歉不算什麼,隻要能讓河西得利,孤不介意犧牲一下名聲。”
“隻是怎樣才能幫桓玄挽回聲譽?目前對河西而言,暫時維持桓玄統治利大于弊。”
“簡單!殿下可慫恿桓玄北伐南燕。”
“北伐南燕……”衛朔眼前一亮。
“然也!”
“北伐在江東一向被譽為政治正确,從庾亮、殷浩,再到桓溫、謝安,曆代宰輔無不積極推動北伐。”
“其中桓玄之父桓溫更是多次推動北伐,以借之實現個人政治目的。”
“而桓玄又常以其父為傲,自然不會不對北伐動心。”
“隻要能助其北伐取得功績,不僅能繼續維持桓玄統治,或許還能解決河西無港口之難題。”
“當下,主公須盡快派人前往姑孰安撫桓玄,搶在其出兵前安撫住對方。”
“嗯,道和此言甚合孤意!孤這就派玄伯公去姑孰見一見桓玄。”
……
與劉穆之、衛朔所料一樣,當桓玄接到馮該、桓石康聯名上報,得知河西襲擊荊州軍,頓時怒了。
他認為自己在感情上遭到兄弟衛朔背叛,随即便要調大軍再度進攻宛城。
幸好殷仲文、劉邁、羊孚、王谧等人苦苦相勸,這才讓桓玄暫時按下調兵不提。
不過,衆人很快意識到,此次南陽之争對桓玄而言将是一次巨大挑戰。
荊州軍兵敗宛城,不提軍事上影響,光由此造成的政治影響将超乎想象。
不用派人調查,大家都能想到底下會有多少人将為之感到振奮。
甚至不乏有人認為桓家将不行了,會掀起新一輪反桓起義。
假若一個應對不當,很有可能讓眼前桓玄得到的一切付之東流。
當然了,若能派兵擊敗河西軍、重新奪回宛城,固然很好。
但這種事想想便罷,真要付之行動,後果難料。
不然,殷仲文、王谧等人也不會極力阻止桓玄調兵了,甚至連京城卞範之也來信勸桓玄冷靜。
不過,此刻桓玄顯然已被感情左右了理智,他總認為衛朔背叛了兄弟情誼,一心要教訓一下不聽話的小兄弟。
更何況,桓玄知道自己初掌大權,絕不能姑息任何挑釁,不然将威望大跌,不利于穩定局勢。
朝會上,他陰沉着臉,掃了衆朝臣一眼。
“此次河西無故犯我邊境,擄殺官民,這是對朝廷的嚴重挑釁。”
“若不用武力教訓教訓河西人,朝野内外将不得安甯。”
“太尉此言差矣!”
“眼下朝廷雖已平定東南叛亂,可内外形勢依舊不樂觀,加上财政枯竭,根本無力與河西開戰。”
“萬一再兵敗南陽,恐讓各地宵小乘機而起。”
“屆時桓公縱有三頭六臂,恐也難以招架。”
王谧雖然首鼠好幾端,但這次他也算是盡心為桓玄謀劃。
他不贊同冒然與河西開戰,因為這會讓朝廷進一步陷入被動。
他主張以政治手段解決此次紛争,盡量避免軍事沖突。
王谧所言迅速在群臣中間引起強烈反應,衆臣紛紛人雲亦雲,均贊同此議。
“司徒所言極是,河西實力強悍,一旦與其爆發沖突,絕非一朝一夕能夠獲勝。”
“萬一陷入持久大戰,朝廷将有傾覆之危。”
見衆人都不支持自己,讓桓玄整張臉黑得跟鍋底一樣。
但桓玄想法與衆人不一樣,他雖然也認為目前局勢不穩,不應冒然對外發動戰争。
可如今他被好兄弟衛朔背叛後,腦子中滿是羞惱之意,一心想要出口惡氣。
“爾等此言差矣!正因為内外不穩,本公才執意要跟河西開戰。”
“若僥幸取得勝利,不僅大大提升了朝廷威望,還能震懾宵小,穩定内外局勢。
實話實說,桓玄此言倒也在理。
隻是他選的目标太強大,想要戰勝河西軍,何其難也!遂遭到衆人一緻反對。
桓玄本就是很情緒化的人,結果在衆人一再反對下,難免有些惱羞成怒,說出來的話便不經大腦。
“爾等說這些孤何嘗不知道?”
“但如今直元都把本公逼到這份上,若不給于反擊,外界該如何看待孤?孤還有什麼臉面待在朝堂上?”
“總之,不管大家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孤北決心已下,不容改變。”
“若爾等不願去,孤一個人帶兵去。”
此言一出,衆臣面面相觑,誰也不敢再提反對意見。
而王谧看到這一幕,不由暗暗歎息,大丈夫當能屈能伸,怎能感情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