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戰争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

★霸氣側漏的魚雷

  突擊編隊沒有一艘航母。

  原本一艘小型航母“蘭利”号有望編入,它是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37年才改裝為水上飛機母艦,可一次性裝載30多架P-40“戰斧”式戰鬥機。應該說,這樣的航母在二戰爆發前就已經落伍了,但有總比沒有好。

  可惜的是,“蘭利”在一次航行途中,被日軍飛機擊沉,這使突擊編隊失去了必要的空中掩護,陷入與“Z”艦隊幾乎相同的困境。

  杜爾曼深知“航空制勝”的道理,飛機不僅能用來掩護艦隊,還可以協助艦隊進行偵察和作戰。現在既然航母已經落空,他便隻能寄望于空軍施以援手。

  盡管指揮系統進行了調整,但因為時間過于倉促,新機構仍然遺留着聯合司令部時的弊病,也就是海空軍協調不夠。杜爾曼請求美國空軍支援,美方指揮官都同意了,偏偏萬隆的聯合空軍司令部要讓美國飛機去執行另外一項任務,杜爾曼的設想再次落空。

  1942年2月27日下午,一架荷蘭飛機發現了日軍大船團的蹤迹,杜爾曼立即命令自己所乘的旗艦轉向,率突擊編隊朝船團方向駛去。

  在收到偵察信号後,旗艦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内做出快速反應,不做任何耽擱,這在海軍的軍事行動中是很少見的,足見杜爾曼的反應和決斷能力。

  當日軍偵察機報告盟軍突擊編隊殺過來時,今村大吃一驚,同樣吃驚的還有負責為今村護航的艦隊指揮官高木武雄少将。

  高木曾在潛艇部隊中服役達13年之久,因此對潛艇作戰技術較有發言權。不過高木和杜爾曼此時都無法拼自己最擅長的,杜爾曼是會用飛機卻沒有飛機,高木是熟悉潛艇,但他的艦隊裡沒潛艇。

  第16軍需要從不同的登陸點上岸,護航艦船也就不能做到完全集中,匆促之中,高木盡力合攏迎戰兵力,共集結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

  突擊編隊是2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從艦船數量上看,高木艦隊明顯占有優勢,除此之外,高木可以不斷派飛機進行打探,而盟軍方面,卻沒有幾架飛機可以為杜爾曼提供偵察。

  在荷蘭飛機發現日軍艦隊之前,杜爾曼一直為偵察和通訊能力薄弱所困擾,突擊編隊來回巡航,官兵們極度疲勞,用杜爾曼的話來說,耐力已達到極限,很快就要超過限度了。

  不過突擊編隊的成員在士氣上始終非常高昂。當他們離港起航時,大都知道面臨的将是決死一戰,但沒有人不按時上艦。

  還未與高木艦隊碰面,日機便先行對突擊編隊進行轟擊,杜爾曼傳令敞開隊列。在避開日機攻擊後,他一面重新會合艦艇,一面再次請求戰鬥機予以掩護,可仍未得到回應。

  1942年2月27日下午4點,突擊編隊的先導艦與高木艦隊遭遇,雙方發生交火,爪哇海戰以這樣一個狹路相逢的方式爆發開來。

  高木首先亮着兒,他采用了T字戰法。簡單說來,就是在第一時間把自己的艦艇全部橫過來,與敵方艦隊構成直角,這樣你是一橫,我是一豎。

  橫着的,每一艘戰艦的舷側火力都不浪費;豎着的,隻有先導艦可以作戰,後面那些戰艦就是急到爆血管都插不上手――等到能插上手,前面那艘先導艦也就完蛋了。

  高木的造型還沒完全擺出來,杜爾曼便已識破。他迅速改變航向,竭力縮短兩支艦隊的距離,以便他的戰艦也都能發揮作用。

  在短兵相接的交戰過程中,日機一直盤旋在突擊編隊的上空,向日軍艦艇發送情報,以幫助其進行射擊校正。

  相比之下,突擊編隊就得不到這個便宜,盟軍艦艇隻好利用艦戰的間隙對飛機開火,但是作用并不大。

  除借飛機之力甚多外,高木還擁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大殺器,那就是氧氣動力魚雷,西方把它叫“長矛”魚雷。

  “長矛”魚雷由日本在二戰前獨立研制,堪稱是世界魚雷技術發展史上的登峰造極之作,日本專家認為它的技術已領先西方20年。“長矛”擁有很多驚人的數據,“長”是它的第一個優勢,比如在低速航行時,其射程竟可達到4萬米,而一般英美魚雷的射程僅為8000米,可以說,這個距離已經超出了當時各國戰列艦的主炮射程。

  你向敵艦發射魚雷,敵艦當然可以規避,但“長矛”的航迹又非常小,很難被對手發現。

  “長矛”不僅“長”,“矛”也足夠堅。它的裝藥量接近半噸,有多少船能夠吃得消半噸炸藥?

  日本人把“長矛”魚雷當成國寶,稱之為青色殺手。高木艦隊所裝備的又是殺手中的殺手,乃“長矛”魚雷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型号――93式高爆魚雷。

  那時候盟軍對“長矛”還一無所知,尤其不知道這種魚雷的射程會那麼長,當艦艇被魚雷擊中時,一些艦長以為他們是在與潛艇交鋒作戰,為此還發射了數發深水炸彈。

  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交鋒,但雙方都拼死一搏,高木艦隊有2艘驅逐艦受損,突擊編隊則被擊沉了2艘驅逐艦,更重要的是,青色殺手已打亂了突擊編隊的隊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