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權唐

43.第43章 煙雨樓盟約(3)

權唐 格魚 2686 2024-01-31 01:12

  見孔晟再三拒絕,楊雪若心裡微微有些失望,但卻一臉的光彩湛然,毫不退讓:“莫非郎君還在忌恨當日楊家悔婚之事?奴家承認,楊家往昔對待郎君多有不恭,但請郎君回想,郎君過去所為是否也有不妥之處?”

  紅棉在一旁氣得牙癢癢,她攥着小拳頭,鼓着腮幫子,幾次要沖上前來質問孔晟為何不識擡舉,都被孟沖攔住。

  孟沖雖然是生意人,也是楊家安排在外的忠誠下屬,卻還是有幾分眼力的。眼前這事,隻能是小姐自己出題破題,别人都幫不上忙。

  孔晟歎了口氣道:“小姐,其實你也該明白,即便楊家不悔婚,孔某也會主動解除你我婚約的。承蒙小姐垂青,但門庭懸殊,婚姻之事不是你我所能決定的。因此……”

  孔晟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楊雪若毅然打斷了:“郎君,你我本有婚約,若是君不背約,奴家絕不棄君!奴家此心已定,如果父母嚴命逼迫,奴家或以死明志或出家為尼,必保得清白之身以待君前!”

  楊雪若慷慨剛烈的話聽得孔晟心頭震撼,他擡頭望着眼前美豔不可方物的女孩,心底那一絲絲的感動漸漸升騰起來。一個女孩能不顧羞恥,傾心相對,他堂堂五尺男兒,又何以退縮?!

  孔晟長出了一口氣,他向楊雪若深揖下去:“小姐盛情,孔晟愧受了!在這煙雨樓上,孔晟願與小姐立下盟約:請小姐等我兩年,兩年之後,不管情勢如何,孔晟必将再次登門求婚!哪怕有千萬人反對,我也将義無反顧!”

  楊雪若喜極而泣。

  但她終歸不是普通的女孩,她旋即定了定神,神色溫柔地向孔晟還禮萬福:“請郎君謹記,雪若此身已屬君,若是郎君背棄盟約,奴家唯有一死!”

  孔晟聞言渾身一震,望向楊雪若的眸光中多了些許的溫柔,而兩人目光交彙間,萬千的感覺、雜織的情愫皆油然而生,心裡都如同過了電一般,震顫着整顆心。

  孔晟望着女孩溫柔似水清秀絕美的容顔,心頭倍覺感動憐惜,他知道,今日煙雨樓上,兩人盟約之後,女孩将面臨着什麼。在這個時代,抗拒父母的婚事安排,那幾乎是一條衆叛親離的絕路啊。

  楊雪若盈盈站在他的身側,心頭彌蕩着無以言表的柔情以及淡淡的傷懷。孔晟那兩年的約定,讓她明白,少年郎早就打定了遠離江南另謀功業的打算,或許用不了多久,她就要與愛人分離而獨自承受來自于家族和社會世俗的巨大壓力!

  但這是她的選擇,對于心的安放,甯死不悔!

  紅棉站在一旁,激動得流下淚來。作為一個丫鬟,她沒有顧慮太多、更沒有考量太多,她想的隻是小姐心想事成、未來的幸福有了歸宿,隻要這孔家小郎日後别忘恩負義、移情别戀,不就是兩年的時間嘛,轉瞬即逝的。

  靈武。

  午後,北風呼嘯席卷過這座塞外古城,雄壯的城牆上唐軍的旌旗招展,彪悍的士卒意氣昂揚手執長槍肅立不語。

  靈武本不過是朔方軍駐地和靈武都督府的所在,孤立在沙漠戈壁邊緣的小城,但因為太子亨避難來此登基稱帝号令平叛,而變得名動天下聲威大震。李亨即位後,升靈州都督府為大都督府,先後發出檄令,征召各方大軍勤王。

  靈武城四四方方,城池不大,但城防堅固,這是李亨及其心腹大臣選擇臨時駐跸靈武的關鍵因素。

  李亨如今也隻是占據了原先的靈武都督府衙門來作為皇帝臨時的行宮,同時也是朝廷的暫代發号施令之地。

  因為國難當頭、危機時刻,李亨也打破了例行的每日上朝、退朝規則,除了休息之外,他每天的大多數時間都坐鎮都督府的大堂,與杜鴻漸等人聽取奏報、商讨國事。

  杜鴻漸出身于濮陽杜氏,進士及第,曆任王府參軍、大理司直、朔方留後。安史叛軍進逼長安,李隆基西逃入蜀,杜鴻漸起草表章,陳述朔方軍的軍資力量,李亨決定前往朔方。李亨到達靈武後,杜鴻漸與裴冕等人上表勸進,請李亨稱帝,以順應民心。李亨起初不肯,但杜鴻漸五次上表,最終隻得應允。

  由此可見,杜鴻漸在擁立李亨稱帝上,是有大功的,而此刻他在新皇心目中的位置,怕是不在郭子儀這些當世名将之下。

  因此,在接到郭子儀的舉薦奏表和相關文書呈報時,李亨首先想起的就是杜鴻漸。

  杜鴻漸剛離開都督府回府吃了簡單的午飯,不過是少許的肉糜和一張冰冷的胡餅,亂世當頭,哪怕是他這種重臣也沒有條件享受物質生活了。

  “臣杜鴻漸拜見陛下!”杜鴻漸沒有因為擁立大功就自恃倨傲,反而變得更加謙卑,李亨最欣賞他的就是這個。

  “之巽,免禮平身。”李亨略有些蒼白的臉上浮起一抹微笑來,他擺了擺手,示意杜鴻漸歸坐。

  杜鴻漸起身擡頭望着皇帝發白的鬓角已經未老先衰的憂心忡忡的面孔,心頭暗歎,嘴上卻平靜道:“陛下召臣來,可有要事?”

  李亨輕歎一聲,沉默了一下。

  這些日子以來,李亨的内心是複雜的,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多年來險象環生的太子生涯從此劃上句号,多年的對頭楊國忠早已命喪馬嵬,靈武登基稱帝,終于可以一展愁眉、一吐怨氣。但是,身處靈武,與京師相距遙遙,叛軍已占據兩京,收複失地,平叛靖亂仍任重道遠。

  在四海近乎分崩離析的嚴峻時刻,在靈武舉起平叛的大旗,給全國臣民的複興帶來了希望,各地又重新點燃了報國抗敵、誓死與叛軍決戰的熊熊火焰。這是李亨靈武自立朝廷的理由,也是他賴以發展的惟一前提。

  “之巽,郭子儀送來舉薦的奏表呈報,你先看看。”李亨回頭示意貼身太監将郭子儀奏呈的匣子給杜鴻漸送過去。

  這名面目奇醜的中年太監笑吟吟地端着匣子走下台階,向杜鴻漸走過去:“杜大人,這就是郭汾陽的奏報匣子,請看吧。”

  杜鴻漸掃了太監一眼,眼眸中一絲憎惡一閃而逝,但卻還是起身拱手笑道:“多謝,勞動李總管,愧不敢當!”

  這人便是新皇李亨身邊最得寵的兩名大太監之一的李輔國,原名李靜忠,後被李亨賜名輔國。另外一人便是臭名卓著的魚朝恩,此刻被李亨派遣在郭子儀軍中充任監軍,身邊就隻留下李輔國打理行宮内務,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哪怕是杜鴻漸這些擁立大臣,都不敢輕視。

  李輔國輕笑一聲,聲音尖細陰沉:“杜大人客氣,雜家不過是陛下身邊一奴才,豈敢當大人如此大禮?當不得,當不得喲!”

  杜鴻漸嘴角一抽,卻沒有繼續跟李輔國扯下去,低頭伏案看起了郭子儀的奏表呈報。

  讓杜鴻漸意外的是,郭子儀此次奏呈的不是軍報政務,而是一封舉薦表,同時還附着幾首詩文。

  杜鴻漸越看越是面色驚訝,沉吟半天才擡頭道:“陛下,郭汾陽舉薦江南士子孔晟,此子的詩文倒也出彩,隻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