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柱

第二百一十一章 抗議

明柱 見微知 2224 2024-01-31 01:11

  李缙搖了搖頭:“也不能這麼說,但這繼嗣之說,也不是像首輔大人說的就是什麼天下的禮了,這繼嗣之說與繼統之說一樣,隻能說是各有各的禮,所以按繼嗣之說和繼統之說這兩種論調,為皇上的親父親母定尊稱皆可。”

  楊延和撩了撩眼皮,瞅着李缙說:“那就按繼嗣之說來定尊稱吧。”

  李缙笑了笑:“首輔大人主張按繼嗣之說來定尊稱,這并無不可,就跟那些提出繼統之說的人,主張按繼統之說來定尊稱一樣,這主張誰都可以提,但要是按一方的意見執行了,怕是另外一方會不服,所以下官覺得,咱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别争來争去了,這最後的決定還是交給皇上來做吧,這樣即使是自己支持的說法沒有被采納,大家也不會有什麼怨言了。”

  朱厚熜多機靈啊,他在李缙說完這番話,楊延和還沒張嘴說話的時候,就先一步開口了:“既然讓朕來做這個決定,那就按朕剛剛說的那樣拟尊稱吧,行了,散朝吧。”

  朱厚熜一邊說,一邊站了起來,等話一說完,他轉身便走。

  呦呵!這皇上和李缙配合的夠默契的啊,這麼三言兩語就把這久懸未決的尊稱給定下來了?這楊首輔能幹嗎,他還不得追皇上追到乾清宮去啊?

  在場的文武百官,有一個算一個,但凡是搞清楚了是怎麼回事兒的人,全都看傻眼了。

  “皇上…”果不其然,如百官所料,楊延和哪裡肯幹啊,開口喊了一聲,然後便想追上去。

  “皇上請留步,微臣還有事要說。”可是哪曾想,李缙緊随楊延和之後,竟然也開口挽留起了朱厚熜。

  朱厚熜聽到李缙喊他,詫異地停住了腳步,轉過身來問李缙:“李愛卿,你還有何事要說啊?”

  李缙往前走了兩步,回答說:“啟禀皇上,是莊田的事情。”

  朱厚熜會意說:“哦,是這個事情啊,現在朕的父母親的尊稱也解決了,朕會重新考慮莊田的事情的,你就等着朕的旨意吧。”

  朱厚熜說完這話,看了看楊延和,然後才将身子轉了回去,繼續走他的路。

  而楊延和也沒有再追趕朱厚熜,因為他要再去跟朱厚熜争什麼禮儀,這清查莊田還田于民之事就又得泡湯了,那他不就像李缙說的那樣真的誤國害民了嗎,但要是想讓他按朱厚熜的話去做,那也是不可能的,雖然朱厚熜已然下了口谕,可他不照辦,拖着不拟定尊稱,朱厚熜也拿他沒轍,總之他有辦法應付朱厚熜就是了,所以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追上去,跟朱厚熜雞頭白臉地非得争個短長。

  李缙在朱厚熜走了以後,也施施然地離開了這朝會百官集聚之地,也就是奉天門,在下朝回衙門出皇城的這段路上,文武百官都躲着他走,他今天大大地得罪了楊延和,還有小小地得罪了蔣冕和毛紀等閣臣,百官怕沾了他的邊,跟着吃瓜落兒,挨楊、蔣、毛等人的收拾,雖然不至于會丢官神馬的,但滋味肯定好受不了。

  李缙對此也表示可以理解,因為其他那些官員,沒有他這麼硬的靠山,所以自然會怕楊延和等人,換句話說,就是他知道他得罪了楊延和等人,楊延和等人也奈何不了他,不然他也不會傻了吧唧地去得罪楊延和等人,那純粹是在給自己找不自在。

  四、五天以後。

  都又上了一次早朝了,楊延和等人還沒有将尊稱拟定好。

  在上朝的時候,朱厚熜問起尊稱的事情,楊延和說還在商議,也沒說在商議什麼,一句話就搪塞了過去,主要是朱厚熜沒追着問,他怕楊延和會說是在商議,是該尊他的父母親為皇考、聖母,或是皇叔、皇叔母,他要是把這話追問出來了,那一切就又回到原點了。

  至于清查莊田、還田于民的事情,楊延和這邊沒拟定尊稱,朱厚熜那邊也沒松口,另下什麼旨意,因為這也算是他的一個籌碼,有籌碼在手,總比胡鬧扔出去,變得兩手空空要好。

  之後,又過了兩三天,李缙覺得等的也夠久的了,于是扛着他事先親自動手釘做胡制的一塊上面寫有‘抗議!!!強烈要求内閣快速拟定皇帝親父母之尊稱!以換取皇帝另行下旨清查莊田還田于民!’字樣的牌子,又去了文淵閣。

  這回他去文淵閣沒有找哪位閣臣,也沒有見到哪位閣臣,就死皮賴臉地拽着人家硬聊,而是盤腿坐在文淵閣的正門前方,舉着牌子,搞起了抗議靜坐。

  楊延和聽說了這個事情以後,到門外瞧了瞧,氣的不得了,心說我還沒收拾你呢,你就又來找事兒了,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輩還真是張狂啊!

  楊延和立馬就想命人将李缙趕走,将李缙驅逐出皇宮,可蔣冕卻把他給攔住了,沒有讓他這麼做,因為蔣冕懷疑李缙來此鬧事,是小皇帝指使的,要是将李缙趕走了,小皇帝沒準還會想出什麼别的幺蛾子,讓人更加難以應付,還不如就讓李缙在那坐着,他們不搭理李缙也就是了,這樣耗着或許會更好一些,至少他們能應付得來,不會被搞得焦頭爛額。

  因此,李缙就沒有被趕走,在文淵閣門外留了下來,然後在一個人堅持了兩天以後,他終于有了夥伴,樊繼祖和夏言也來了文淵閣,陪他一塊搞起了抗議靜坐。

  樊繼祖和夏言來搞抗議靜坐,目的很純粹,他們是為了莊田的事情而來的,要想還田于民,就得讓皇上改主意另行下旨,而想讓皇上改主意另行下旨,就得先落實皇上親父親母的尊稱問題,所以樊、夏二人,他們本着一心為民的想法,甘冒罷職丢官的風險,便跑到文淵閣這裡跟李缙一塊兒對抗衆閣臣來了,并且不止如此,他們兩個人每天在抗議靜坐結束以後,還四處奔走,去拜訪鼓動其他一些官員也來參加抗議靜坐,緻使李缙所帶領的這支抗議靜坐隊伍慢慢地壯大了起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