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漢祚高門

0572颍川陳氏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5859 2024-01-31 01:10

  一天時間,眨眼即過。

  到了迎親這一日,沈哲子盡管從内心裡感到抵觸,但還是不得不換上那一身騷包到了極點的裝扮,頂着凜冽寒風,随隊出發前往迎接新娘子。

  郗家那裡盡管對庾曼之有些不滿意,哪怕貨不對闆,也要咬牙承受下來,婚禮這一日還是擺出了歡慶場面。整個廣陵城内外民衆聚集,處處也是懸燈結彩,許多邊地鎮将也都趕來參加婚禮,還算是配得上庾家擺出的這麼大的迎親儀仗。

  廣陵城街巷不及新建康城那麼寬闊,龐大的迎親隊伍延伸足足兩裡。一行人上午動身,繞城一周後吸引到了足夠的眼球,尤其隊伍中最顯眼的庾曼之,更是結結實實混了一個臉熟,滿面紅光,神采飛揚。

  隻是沈哲子苦不堪言,這麼寒冷的天氣裡隻着單衣,四肢都要凍僵,臉色更是慘淡如霜,尤甚身上那纖塵不染的白衣。再看其他人,也大多沒有出發時的好狀态,一個個佝偻着身體搖搖欲墜,總算熬到了傍晚前往城内郗家大宅。

  庾曼之自去内庭拜見丈人、丈母,沈哲子他們則被安排在廳堂裡,各自抱着溫酒熱湯輕啜細飲,才漸漸緩過勁來。

  庾家如此龐大的儀賓隊伍實在太誇張,單單在陪客上就讓郗家犯了難。時下世族婚娶可不是漸漸單單湊在一起吃吃喝喝就罷了,即便是禮儀從俗,但雙方賓客身份也要大緻相當。若是士庶雜處混合,無疑是一種大大的失禮。

  高平郗氏雖然也是北地舊姓,不乏舊好,但因久鎮邊地戰區,來往方面自然也多近于武事。今日到來的賓客是不少,但多數都是行伍氣息濃厚的軍頭塢壁主,與建康城來的這些世家子弟們自然格格不入,安排在另一個廳堂,彼此沒有什麼交流。

  就連有份出席的曹納,也隻是匆匆來拜見了一下沈哲子,然後便退去。軍頭與這些世家子們之間,本身氣質已經格格不入,意趣更是殊途,混雜在一起已經不是彼此輕視的問題,無形中就有一堵厚實的無形高牆阻隔開。

  客至門庭,當然也不能置之不理。郗家這裡也湊起了二十多個陪客,隻是分散在幾百個傧相之間,不免杯水車薪。不過這些陪客們,各自也都有不凡之處,一時間不至于讓局面完全冷落下來。

  譬如早年曾經在京畿混過一段時間的沛國劉惔,因其高标風雅,尤其清談辭麗清妙,名氣不低。隻是因為京畿動蕩,退居京口,與郗愔交情匪淺,今日也有列席。眼下在其身邊便聚起了數十年輕人,正在進行一場即興的清談。

  另有一位大袖飄飄的中年人,名為盧铖,乃是天師道的一位師君級人物,而且據說乃是範陽盧氏宗人。如此一個家世身份,那就是時下的天王巨星級人物,身邊自然也聚起了一大批人談笑風生。

  在沈哲子身邊,也安排了專人作陪,一個中年人名為陳規,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名為陳逵。言道家世那也是了不起,兩人俱為颍川陳氏、三國陳群的後人,彼此乃是叔侄關系。因為颍川陳氏中朝爵封廣陵郡公,南下之後自然寓居廣陵。

  颍川古來多名士,陳氏乃是其中佼佼者。且不說漢末黨锢之禍的領袖級人物陳寔,三國時期的陳群首議九品官人法,在皇權和世族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彼此達成一種默契,無論此法是好是壞,所獲得的政治影響力那是無與倫比的。

  而坐在沈哲子席畔的這個少年陳逵,便是這一代的廣陵郡公。小小少年自然不足挂齒,但是其父陳眕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中朝時名列金谷二十四友,與石崇、潘嶽、劉琨等人交往密切,更是深刻介入到八王之亂中,聯合東海王司馬越反對成都王司馬穎。

  沈哲子也算見過不少高門人物,就連琅琊王氏子弟都被間接搞死一個、搞殘一個。但就算是琅琊王氏,論起舊望來,在颍川陳氏面前那也隻是悖而無禮的新出門戶,難以相提并論。

  能夠被颍川陳氏子弟親自作陪,老實說沈哲子心内是不乏些許興奮,倒不是對颍川陳氏另眼相看,而是這個家族身上所凝聚的那種厚重的曆史感,讓人難免遐想叢生。

  但無論家族怎樣崇高的舊望,凝聚着怎樣厚重的曆史,人總要活在當下。沈哲子這個武宗土豪的出身,面對堂堂的颍川陳氏族人,那就是鄉下窮小子,土腥味都還沒有洗去。可是因為當下際遇的不同,這一對叔侄在面對沈哲子的時候,也實在擺不出什麼高姿态。

  那個小廣陵公陳逵還倒罷了,年紀雖然不大,但已經顯示出來不俗的教養。沈哲子在席中問起颍川陳氏的舊事,也都回答的條理有序,彬彬有禮,看得出其人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深為家世感到自豪。

  至于陳逵的叔父陳規,在面對沈哲子的時候,态度要更熱切一些,傾席笑談,言笑之後甚至不乏有些低姿态。

  一番笑談下來,沈哲子才知道原來這個陳規居然也是隐爵人員,而且級位還不低。如今隐爵在沈哲子的整個資源網絡構架裡,其實已經漸漸被邊緣化。

  本身便不是一個健康的模式,内中成員也是魚龍混雜,既有陳規這樣的舊姓人家,又有許多流民帥軍頭,成分太複雜,各自心迹也都不相同,很難進行徹底有效的改造。所以如今整個構架已經是半殘着,除了跟商盟還有對接以外,無論是沈哲子還是庾條,都已經漸漸抽身出來。

  言道隐爵,陳規可謂神采飛揚,對沈哲子更是連連盛贊:“早年與庾幼序談論隐爵事宜,常聽幼續驸馬規劃之建策。往年雖然無緣得見深談,但我等諸多南來舊姓人家,能得豐衣足食,穩立客鄉,實在承惠驸馬良多,怎樣感謝都不為過。”

  對于颍川陳氏這樣的老高門,沈哲子也是不乏了解。其家雖然尚有廣陵郡公爵位傳承,但其實如今爵位如何也就那麼回事,不必當真。像沈哲子的烏江侯裂土實封,那是江東獨一份,人地俱有。

  大多數爵位,雖然各有食邑,但如今就連朝廷賦稅都征收不齊,兼并那麼嚴重。各地自有土宗豪門把持,根本就不知道你是哪來的一份人物,拿着一份輕飄飄的封令诏書,就想堂而皇之以領主自居?那是做夢!

  當然如果封爵之人在勢位上,大可以與封地上的官長勾結,大肆圈圍湖澤山地,營建産業,就像沈哲子在興男公主封地上玩的那一套,自然也能大收其利。而沈家的爵位之所以更瓷實一點,像是老爹沈充本身便是東揚州刺史,封地就在臨海郡,連中間環節都可以省略。

  颍川陳氏爵位雖然高,但這些條件都不具備。上一代廣陵公陳眕過江後還算是個中朝老資曆,得以官任幽州刺史,但隻是僑置,連一寸實際的治地都沒有,隻是在淮地節制一群幽州舊籍的流民和亂兵。

  就連這樣一個水到了極點的刺史,陳家也沒能保住。後來劉遐率領冀州殘軍南來,同樣屯守在淮地,平滅王敦之亂後因有大功,将淮地完全掌握起來,一時勢大無當,更不是陳眕這種徒具舊望的老名士能夠匹敵。

  彼此之間難免會有沖突,陳眕自然是節節敗退,過不多久便憂憤而亡。

  由這一點也能看出青徐僑門強烈的排外性,陳眕在中朝時那是能與東海王司馬越平等對話的人物,過江之後隻是一個虛職刺史就給打發了。甚至就連其病死,都沒能激起什麼波瀾,可謂是被冷落到了極點。

  所以,如今的颍川陳氏也真是落魄得很,雖然名義上就封于廣陵。但是出門打聽一下,整個廣陵範圍内,可能沒有一寸土地、沒有一戶丁口是屬于他家的。

  陳家如今尚能在廣陵立足,應該也是多得郗鑒的照顧。畢竟舊望是那麼的輝煌,即便其人沒有一點時用才能,虛供起來遇到眼下這種場合,擺出來那也是足夠鎮場子的存在。

  沈哲子對颍川陳氏不乏好奇,不隻是因為其家舊有的曆史,更是因為在當下的影響力。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正牌的廣陵公在廣陵幾乎已經窮到要飯,但是在别處别人隻要捕風捉影拉上一點關系,就能混得風生水起。

  譬如說沈哲子上次前往塗中所見的那個塢壁主,梁國陳氏陳勉,據傳似乎便與颍川陳氏有些關系,因而姿态很高,哪怕客居塗中,仍是當地一霸,隐隐然要超過其他人家一頭。

  沈哲子未來要北伐,豫州必然是第一站。他家無論在江東有怎樣的勢位,過江後都要從零開始。如果能與颍川陳氏這樣的舊望人家扯上關系,那麼再去叩那些各自閉門自守的塢壁主家門,無疑要簡單得多。

  這是那些舊姓人家祖輩數代努力,給後人積攢下來的一份遺澤,是生來就有的優勢。是沈家這種新出門戶絕不具有的優勢。

  白手興家,創建偉業,更多時候隻是一種理想。任何落在實際的成功,細審之下都是借勢而成,或者更進一步幹脆借殼。小到借宗族之殼,大到借國祚社稷之殼。

  因為存了這樣一個念頭,沈哲子在席上與陳家這兩人也是談笑甚歡,這邊與陳規讨論隐爵、商盟等衆多興家治業的舉措,轉頭又與小廣陵公陳逵笑談都中趣事、沈園雅集。

  簡直就是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以至于當宴席結束,彼此要分離的時候,這叔侄倆對沈哲子都生出引為知己、相見恨晚的感覺。陳規更是親自将沈哲子送上了車,約定來日再聚,然後才依依惜别。

  眼下夜已經漸深,但整個婚禮才進行不到一半。一衆傧相們還要簇擁着新人再趕一場,庾氏之宗位于大江南岸的晉陵,所以今次婚禮也是依照沈哲子的舊例,在廣陵先進行卻扇,然後再返回晉陵全禮。

  郗家嫁女,妝奁也是豐厚,除了早先便給了庾曼之的鼎劵之外,在廣陵内外尚有數量頗多的田宅産業,以及大量工傭。單單看郗家新娘子車駕後幾百名莊丁仆婦,沈哲子就深為庾曼之感到憂慮。這小子有多少家底,沈哲子是清楚,未來極有可能往妻管嚴方向演變。

  東晉悍婦不少,那倒不是因為女權的張目,更多還是因為婦女有着足夠獨立的财權。抛開經濟基礎去談論什麼權益問題,那是耍流氓。有錢那就硬氣,這個道理,亘古不易。

  送走了庾家的迎親隊伍,整個郗家大宅陡然間變得冷清不少。一直到了這時候,郗鑒才從内宅抽身出來,禮謝前庭諸多賀客。

  郗家的賓客大多是武人,廣陵公之家如今盡管已經落魄,也不會與這些人混在一起。更何況,相對于别家舊姓子弟的高傲,可能在陳家人心目中,對于這些各自屯守一方的流民帥還有一種奪産之仇。畢竟廣陵乃是他家封邑,如今卻被軍頭們瓜分的涓滴不剩。

  所以在送走了沈哲子一行後,陳規轉回便攜侄子向郗鑒辭行,不再久留。郗鑒眼下也忙于禮謝一衆部将,無暇挽留,便吩咐親兵禮送出門。

  陳家雖然勢位不再,但名義尚存,廣陵公府邸便位于刺史府近畔,倒也無需行走太長夜路,陳家叔侄很快便回了家。

  整個府邸規模尚算宏大,但内裡人氣卻略顯蕭條。門前幾個老卒打着哈欠守夜,眼見家主車駕轉回,忙不疊打起精神下階迎接。

  進門之後,自有家人捧着炭盆迎上來,驅走周圍的寒氣。偌大府邸燈火寥寥,與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刺史府比起來,不免更加冷清。

  陳逵年隻十多歲,即便有些沉靜家教,但也免不了少年人愛熱鬧的性格。在郗家喧鬧一場,精神不乏亢奮,這會兒了無睡意,隻是庭門之内除了幾個遊魂一般午夜聽用待命的家人之外,所望卻是空寂無人,心裡難免有一些落差失望。

  陳逵沒有什麼困意,進門之後手托着腮,沉默片刻,才對叔父陳規笑語道:“今日有見都内衆多人物風采,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尤其那個沈氏驸馬,本來我是覺得他南人識淺,時譽過甚,可是傾談一場,真是談吐不凡,意趣風雅,所識遠高于此鄉人物。”

  聽到侄子不乏條理的點評,陳規臉上也泛過一絲暖色,舊望途窮人家,所仰仗的無非是門内再生賢能,帶領家業重新興旺起來。這個侄子年齡雖然不大,但已經表現出許多早熟睿智的特質,可謂家門幸事。較之年在同齡的郗家次郎,簡直勝過太多。

  “阿奴能有這番見識,已是遠甚于同侪。我家如今雖有頹态,但隻要阿奴能長持此性,久則必彰,可以不負祖聲。”

  陳規先勉勵過侄子,繼而才感慨道:“方今世道雖有崩壞,但南北豈無一二識者?那位沈氏驸馬若真是庸質欺世,也不能久得南北盛譽。不因所出而有輕薄,阿奴已經算是明識。你所悉者,或止于雅趣一端。其人與我所言,多是濟世經用之學,所見尤深。吳中生此異才,難怪要被時人标作南秀翹楚。”

  聽到叔父也認同自己,陳逵不免笑起來,繼而又說道:“叔父,我真想往建康一行,去見識一下時下精萃。廣陵這裡,苦寒不說,多有流弊,實在讓人久居生厭。”

  陳規聽到這話,神色不免有些為難,若是可以的話,他何嘗不想陪侄子往建康去,也能争取到更多得用機會。但他年紀閱曆擺在這裡,是親眼見到兄長那般人物都被排擠出台中朝堂,冷置在廣陵苦寒之地,以緻郁郁而終。自家侄子雖然不乏聰敏,但如果真的身臨建康那個漩渦之地,隻怕也難久安啊!

  但是留在廣陵,于振興家業也是半點幫助都沒有。郗鑒雖然對他家也是禮遇關照得很,哪怕尋常衣食用度都照顧的無微不至。可是一旦言道實際,态度卻是鮮明得很。

  陳規很早便在郗鑒面前屢有暗示,希望能夠在刺史府謀到一二任事,但郗鑒那裡卻始終沒有表示,他堂堂颍川陳氏嫡系,至今仍是白身客居于此。這當中意味,未必沒有要将他家困殺于此的打算。

  在席中沉吟良久,回想沈哲子那親切不乏禮敬的态度,陳規腦海中靈光一閃,突然開口道:“阿奴,我家娘子阿珠也到将配之年,你覺得沈氏如何?”

  陳逵聽到叔父這麼問,先是一愣,繼而便忙不疊擺手:“叔父你是酒熱未醒嗎?且不說舊聲如何,我家阿姊怎麼能許給南鄉門庭!有悖鄉倫,這要讓人嘲笑我家啊!”

  “難道我家如今就能得許多青眼?終究時勢已經不同啊,阿奴!泥足深陷,寸步難行,若能借力疾騁于世,一女何惜!就連帝宗都要低就吳鄉之宗,即便有亂鄉倫,我家也非肇始……”

  這念頭一俟在腦海中産生,便在陳規思緒裡瘋長,揮之不去,任何一點思緒,都跟和沈家聯姻的好處有關。然而陳逵卻隻是搖頭,對叔父的勸告置若罔聞。

  “若隻我一人有見,即便心念再熾,我也不與人輕言自賤。可是阿奴你也有見沈氏驸馬才高,可知其家絕非卑下庭門。有此當家之選,來日之沈氏,未必不能成就吳中太丘家門啊!”

  為了說服侄子,陳規對沈哲子也不乏高贊,甚至攀到自家祖宗陳寔身上,可謂念切。

  陳逵在席中卻歎息道:“叔父所言,我都明白。可是郗家這新進婿子如何,叔父你也有見,一門之内,高低殊異。若阿姊配于沈侯,我是樂見。但隻恐其家靈秀隻聚一人,再為劣選,害了阿姊一生啊!”

  聽到侄子這話,陳規不免有些愕然。他是沒有想到此節,此時再回想早前席中有什麼沈家出色子弟,一時間卻沒有什麼印象。可是這個念頭卻越生越旺,一時間難以撲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