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的時候,蘇原等在學堂門外。
他看到那個學生出來,連忙上前見禮,道:“在下蘇原,見過天尊!”
“什麼天……?天尊?”那學生問。
“你就是天尊轉世的啊!”蘇原說。
“我叫道真,隻是個學生,天尊……哪裡敢當?”
“那前世的事情,你還記得一些嗎?”
“前世?你确定真的有前世嗎?就算是有,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這個……是神仙告訴我的,你是天尊下凡轉世。”
“我自己都不知道,神仙又如何知道?你憑什麼相信這麼荒唐的話?”
“因為……我也算是神仙吧!”蘇原有些說不過他。
“既然你是神仙,為什麼還要來問我?”
我……如果我不是看在你是天尊的份上,一腳把你踢到天堂裡,看你還相信不相信。但他畢竟是天尊,蘇原沒有那個膽子。
“那個……等你再長大點,也許就什麼都清楚了。我先告辭,再會!”
……
蘇原又找到智光。
“那個叫道真的學生應該就是天尊轉世,可是他不記得前世的事,怎麼辦?”蘇原問。
智光說:“道家不是講順其自然嗎?你急什麼!”
“可是時光魚将要毀滅所有的衆生,能不急嗎?”
“凡事都有定數,如果衆生有此一劫,誰又能救得了?”
“那……盡力而已吧!”
“他還是小孩子,哪會記得以前的事,你想打聽生靈源石的下落,要等到他開悟之後。”
“就是不知道他要到何年何月才能開悟啊!”
“來,聽段經文,靜靜心。”智光說。
蘇原現在沒事可做,聽完經文,心裡清靜下來。從此,就和智光一起修行。
每天早上,天未亮就起床。開始念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念誦的起止都配有歌贊。
《楞嚴咒》為上午一堂功課;下午以《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為一堂功課。
《楞嚴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長者。此咒有大威力,放大光明,能以佛之淨德覆蓋一切,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
《大悲咒》出于《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為利樂一切衆生而宣說,其利益功德廣大如海而歎莫能盡。無論是消障除難、得善遂願,還是究竟的覺證解脫,《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議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廣為利樂;
《十小咒》包括:“如意寶輪王陀羅尼、消災吉祥神咒、功德寶山神咒、準提神咒等十道咒的總稱。咒語凝聚了十方三世衆佛菩薩的很多功德能量,念誦十小咒可以修到很大的功德利益;
《心經》也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的重要經典。
下午,老法師會為衆僧侶講解諸經典奧義。其它的時間基本上都是打坐修禅定為主。蘇原這才對佛教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
不過他向來都沒有恒心,學了幾天又跑到奧裡羅城去看道真。
正好遇上道真放學回家,獨自走在田間小道上。隻見他邊走邊思考着,那神态已經到了忘我的境界。
蘇原心念一動,一陣大風刮過。大風吹斷一根樹枝,擋在小路中間,差一點砸在道真的頭上。可是那個道真對危險渾然不覺,慢慢地從枝葉間穿了過去。
蘇原想再試試他,又下起一陣雨,把道真淋得透濕。可他仍然在苦苦思索着,絲毫沒有覺察到已經在下雨這回事。
這孩子真是神遊物外啊!到底又在想什麼呢?蘇原手一揮,道真的衣服立即就變得幹爽起來。
“道真,你在想什麼?天快黑了還不快回家?”
“我仰頭看到日月星辰,低頭就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想不出來,晚上就睡不着覺。”道真回答。
“你别問我,我也不知道天究竟有多高,天外又有什麼!”蘇原頭疼地說。
“我問過母親,問過家裡其它的人,鄉裡有名望的人全都問過,可就是沒有人知道呢!”
“算了,我下次再來看你吧……再會!”蘇原感到非常頭疼。
他回到寺廟,繼續跟着智光修行。
這天,蘇原問智光:“天外之天是什麼?”
“是一真法界。”智光回答。
“這個我聽說過,那要怎麼去呢?”
“離妄歸真,涅槃!”
“那就是死……死的意思?”
“身體隻是外相,生死也是外相。涅槃是指達到無‘我’,歸于本‘性’,歸于‘空’;回歸沒有煩惱,脫生死的境界;是無所得,無執着的原始狀态;或者叫‘圓寂’,一切功德複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畢竟‘空寂’。”
好不容易修成永恒不死的真神,現在又要去涅槃……蘇原覺得這似乎有點冒險,還似乎有點傻……都是那個道真給鬧的,想太多那也是煩惱吧!
看到蘇原老是有點不專心,智光給他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
第一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孝經,講地藏王菩薩得道的過程,地藏王菩薩為救母親而願“衆生渡盡,我方成佛”。并講了因果對應的具體内容,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以及人的病苦如何救度、如何供奉佛像,能得到何等利益等。
第二步,讀《淨土五經》。
《淨土五經》分别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目的是知道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并逐步了解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怎樣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等。
第三步,讀誦《楞嚴經》。
《楞嚴經》是一部修行大全,涵蓋顯密性相各方面的道理;橫跨禅淨密律等宗派;修行上講解充實、圓滿。從心、解、行、證、悟,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心起,經破惑、見真、依性起修,開示一切凡聖境界,于聖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歧途。詳述六十位修證,令行者于菩提道上知所趣向。并廣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克服魔怨留難,圓滿成就。
第四步,讀誦《金剛經》。
《金剛經》又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的是空的智慧,前半部說衆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金剛乃是最堅硬的剛,比喻堅固、光明、銳利,能摧毀一切而不會磨滅的自性;般若指正觀的智慧;波羅蜜就是到達彼岸。意思是:身體像金剛一樣堅固,志願和心像金剛一樣鋒利,智慧像金剛一樣光明,以這等般若的妙理,身體力行,才能到達彼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