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鄭老爺和鄭夫人怒了。
鄭夫人上前一把将鄭瑾瑜扶起來,冷眼看着鄭宏旭說:“旭兒,你真是太讓娘失望了。”
鄭老爺怒道:“你個逆子,看來兩天關少了。”
鄭宏旭再要說什麼,鄭錦繡和鄭宏琦急忙上前勸。
“三弟。”鄭宏琦沖他搖搖頭。
鄭錦繡低聲說:“三哥,瑾瑜妹妹向你行禮呢,快叫妹妹。”
鄭宏旭緊咬着唇,不情不願的道:“瑾瑜妹妹,是三哥的不是。你回來得太突然,三哥一時不适應罷了,你别放在心上,别生三哥的氣。”
聽到他這麼說,鄭冀夫妻那臉色才好看一些。
鄭瑾瑜微笑道:“三哥,我沒有生氣。突然有了這麼多家人,其實我也覺得挺突然的,也不太适應,不過我會努力的适應。”
這話說出來,就讓鄭冀夫妻覺得她比老三懂事多了。
是呀,事出突然,誰适應?别說老三了,就他們自己剛開始的時候也不适應。
他們至少一家都在,人家瑾瑜是一個人。
鄭瑾瑜繼續說:“若是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一定請三哥告訴我,我會盡力的配合三哥早些适應。”
鄭宏旭被噎在當場,他那些話不過是哄爹娘的場面話。
這鄉巴佬不簡單,故意這麼說,是想害自己被爹娘罵嗎?
果然,鄭老爺又開口了,“哼,看看你瑾瑜妹妹,再看看你自己。做哥哥得讓做妹妹的來适應,你這麼大了,還沒有妹妹懂事嗎?”
原本就覺得鄭瑾瑜裝,現在他又挨了罵,更是氣得不輕,心裡越發讨厭這個妹妹。
不過他暫時忍下來了。
隻要按計劃行事,早晚會讓爹娘看到她的草包真面目。
等她成為全家的恥辱後,看他們還怎麼喜歡她。
“兒子知道了,爹,娘,快吃飯吧,下午我和二哥就得回學院了。”
原本鄭冀還想再訓斥他幾句,不過被鄭夫人拉住了。
“算了,下午就要走了,一家人好好坐在一起吃飯。”
這天老太太沒出來,隻他們一家人。
等他們落座後,兩個妾室的庶子被下人領着坐到了屏風後的男桌。
女桌這邊,隻坐了鄭夫人與鄭錦繡和鄭瑾瑜,還有羅姨娘站在一邊給鄭夫人布菜。
羅姨娘聽說是鄭夫人娘家帶來的丫鬟,長得不錯,是崔家專程給女婿準備的通房。
雖然生下庶子後她擡了姨娘,但她依舊像丫鬟那樣伺候在鄭夫人身邊。
鄭夫人吃到什麼好吃的菜,就會讓她給兩個女兒布菜。
鄭瑾瑜看到羅姨娘那低眉順眼伺候鄭夫人的模樣,恍然間有些明白古代正妻對妾室不那麼仇恨的原因了。
哪有那麼多寵妾滅妻的?真正的妾室就是主家的财産。
況且羅姨娘對鄭夫人來說,是她娘家陪嫁的私産。
鄭宏琦與鄭宏旭吃完午飯就走了,鄭府裡,似乎一瞬間又恢複了平靜。
等鄭瑾瑜回了玉笙院後,春梅又在旁邊獻計。
“恕奴婢多嘴,二小姐應該多跟大小姐學學,抓住機會與兩位公子打好關系才是。奴婢聽說大小姐去送二公子與三公子了,她至少會送到十裡亭。”
鄭瑾瑜淡淡的看了這丫鬟一眼,雖然她牆頭草吧,但她确實有本事。
今年也不過十三十四歲,可聽說她六歲就在鄭家了,也待了好幾年了。
一個小丫鬟,鄭家裡裡外外讓她摸得清清楚楚。
“我現在去,不過是送上門被他們羞辱罷了。”
“這……”春梅說:“二小姐既然有本事讓老爺與夫人看中,也一定有本事讓二公子與三公子喜歡的。”
是啊,不過她覺得費事,可能還會吃力不讨好。
現在鄭家當家的是鄭冀夫妻,将來繼承家業的是鄭宏彥。
那兩個被鄭錦繡牽着鼻子走的草包,她不願意在他們身上費勁而已。
……
古代也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季甯教了她文化課,書畫課與音樂課也沒閑着。
然後季甯驚喜的發現她畫畫很有天賦,彈琴也學得很快。
她當天就拿着她畫的一副水墨山水去給鄭夫人交作業。
“夫人,您看,這畫怎麼樣?”
“這畫不錯啊,雖然少了些技巧,但很有意境。這是誰畫的?”
季甯道:“這是二小姐畫的,少了技巧是因為我還沒教,有意境這是二小姐的天賦好。夫人,二小姐前途無量啊。”
鄭夫人顫抖的手,激動的心。
她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女兒有多厲害。
可惜還不能,暫時還不行。
瑾瑜回來的時間不長,太多光環壓在一個小姑娘身上禍福難料。
這感覺讓鄭夫人憋得難受,卻又開心得無以言說。
“好,好啊,還是小季先生教得好啊。”
“來人,看賞。”
她一高興賞賜了季甯一錠銀子。
這天,鄭錦繡拿着一張請帖高興的來找鄭夫人。
“娘,王大姑娘發了請貼給女兒,邀請女兒後天去她家賞荷呢。”
“是嗎?那你好好準備一下,玩得開心。”
鄭錦繡說:“瑾瑜妹妹回來一個多月了,還沒有出去玩過呢。我想趁着這個機會帶瑾瑜妹妹出去見見市面,正好認識一些京城的大家閨秀們。”
鄭夫人正愁沒有機會炫耀小女兒呢,聞言高興的拍着她的手道:“難得你想到瑾瑜,好,你就帶她出去長長見識。”
“好的,娘。”
當天晚飯鄭夫人就告訴了鄭瑾瑜這事,鄭瑾瑜擡頭對上了鄭錦繡那張臉,那她壞壞的表情瞬間收回。
鄭瑾瑜便明白了,鄭錦繡想讓自己出醜的機會來了。
“好啊,那謝謝姐姐了。”
“瑾瑜妹妹客氣了,我們是姐妹,這是應該的。”
“那麻煩姐姐照顧我呀,我第一次去參加這種宴會,有些害怕呢。”
小樣兒,想讓我當衆出醜?我要出了什麼事,你是不是得擔個沒照顧t好妹妹的罪名?
鄭錦繡笑容有些僵,帶着一分尴尬說:“應該的。”
鄭夫人全然沒注意到兩人間微妙的氣氛,在她心裡兩個女兒姐妹和睦。
想起兒子對小女兒的挑釁,心裡默默加了一條。
還是閨女好,女孩兒家好相處,兒子就太糟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