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第七十二章 文之大者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漫渝 2294 2024-01-31 01:15

  考上大學的可以去上大學,但對于這麼多女學生來說,讀個幾年書就行了,早點找個好人家嫁了才是正道。所以阮玲玉說她們一班,已經有一大半已經找好人家,隻有少數幾個說要上大學的。這場考試結束意味着,大家就得分開了,所以臨别的時候有幾分不舍,相約來拿畢業證書的時候再聚。

  “小阮,你以後可是要成為大明星了。”

  “可别忘了我們呀。”

  阮玲玉道:“我怎麼可能忘了你們,你們可是我的好朋友啊。”

  “真羨慕你呀,小阮,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還沒好好玩幾年,馬上就得嫁為人婦了,等有了小孩,更加麻煩。”女學生們對自己的未來很迷惘,似乎已經看到幾十年後的自己,讀了這麼多年書,可是馬上就要忘掉了。

  “沒事啊,自己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也别顧及太多,自己開開心心的最好。”阮玲玉安慰道,自己也不會知道自己的路,現在能做演員混點飯吃,但以後呢?演員能當一輩子嗎?但表現出來還是很灑脫,不然大家可都得抱在一起哭哭啼啼了。

  “行,我結婚的時候,小阮你可要來呀。”

  “我結婚的時候,也是。”

  “還有我。”一群女孩叽叽喳喳,阮玲玉很無語,她們都要結婚了,感情也有所歸宿,應該是最幸福的人了。反倒讓自己這個啥也沒有,一清二白的人安慰,世道真是變了。

  阮玲玉道:“好啦,好啦,肯定去。”

  婚前,焦慮、恐懼。阮玲玉自然是不明白這些女孩的感受的,很快出了校門,阮玲玉就看到前面嚴先生等着自己。

  “嘿嘿,你跟嚴先生辦喜事的時候我們肯定也去。”幾個女孩看到嚴不聞後笑道。

  “像嚴先生這樣的好男人已經不好找了。”

  “還來接你,像我要嫁的那個男人,隻有定親的時候見過一面,然後就沒來找過我。”

  “咳咳,小阮,好好把握呀,我們就不打擾了。”

  “先走一步了。”女孩們笑着,一同回家,留下阮玲玉一人。阮玲玉一張嘴說不過他們好幾張嘴,也沒有辯駁,看到嚴不聞過來,阮玲玉還是挺開心的。

  回去的途中阮玲玉一直在想給女朋友們送些什麼禮物,給老師送些什麼禮物,禮物要符合每個人的想法,能讓她們都喜歡。大緻确定好後,決定這兩天去商場選一下,還有幾天就可以去拿畢業證書了,那時候送給她們。

  “送老師送手套合适嗎?”

  “男的,女的?”

  “女的。”

  “挺合适的。”

  “那我就這麼決定了,送給女老師的蕾絲邊的白手套,送給同學們的一些小玩意,筆、本子、小包什麼的。”阮玲玉拿起筆記着。

  又過了兩三天和葉清輝老先生有了一次碰面,葉先生有事去城裡面公司一趟,正好路過興隆報社就下來看了一下。此次為何急急忙忙前往城裡、乃至租界内,原因隻有一個,長時間的罷工,讓市場的活躍程度大幅降低。包括之前總工會、總商會、上海市民等因“五卅慘案”提出的主張并沒有完全落實,但從去年一直到今年幾經波折,終于得到部分解決,也算可喜可賀。

  這次各大工商行為了救市,也開始鼓動工商界的朋友捐款,上海這邊的杜姓老友也發電報過來,讓葉清輝葉老做個表率。除此之外,還需要開會,商定如何安置無業人員。商讨了幾天,有了結果,隻是這市場的蕭條依舊讓十萬的工人生活上出現困難。

  隐藏在葉清輝背後的勢力頗大,從和杜姓好友,以及各大名家的交情,也可窺見一斑。而且這次為了救市,葉清輝直接捐了十萬元,是為市場盡到自己一點綿薄之力。

  “葉先生真讓人敬佩。”嚴不聞贊歎道,在其位謀其事,葉清輝已經退隐,還關注生民,就憑這點就足夠稱贊。

  “常年軍閥混戰,平民受苦。上海這邊雖然安逸,但也能餓死人。既然自己知道,就不能不理會。”葉清輝言道。

  之後談到南方的戰事,葉先生說道自己有位侄子也去參了軍,來信說不會多久就會将這些無為軍閥殲滅,到時候必定來上海拜見葉先生一番。葉先生提到這個侄子,也是頗為自豪,畢業于廣州的陸軍軍官學校,時任中校軍銜,為第4軍第13師38團中校團附。

  “葉先生乃是人中龍鳳,侄子必然不同凡響。”

  之後和葉先生探讨了一下南方的戰局,之後聊到國外,對嚴不聞某些見解很是驚豔。

  葉清輝笑道,說以嚴不聞的資曆也可以去當一位參謀,為國為民,豈不美哉。嚴不聞則是笑着回應,自己不懂軍事,隻好比古代的趙括,紙上談兵行。

  葉清輝直言可惜,但也不多問,面前這位青年有自己的想法,為國為民不一定非要參軍,戰争隻是最後一種極端的辦法。其間諸如文化傳承,思想啟蒙,市場維護這些都需要有人,如同一座危樓,已經沒有修補的必要,直接強拆了就可以。但也得有人,在強拆之後,安頓好危樓裡面的原住民,這就需要工商學農四界共同努力。

  文之大者,為國為民。各行各業,概莫能外。現在的文人已經不局限于國文,有分文、理、工三科,文科傳文化、扶社稷、新思想、創經濟、活政治;理科學數學、研物理、知化學、明生物、理邏輯;工學造橋梁、設建築、開水利、測氣象、重機械。三科興,則國興。從一開始的庚子留學,到之後的留法儉學,無不攜帶了新文化、新知識回國,促使各類學科百花齊放,各類高校紛紛建立相關學科。但目前變化隻處于資産階級,有點名不副實,為中華貢獻有,但是不能改變根本問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此一來中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廣大農民生存問題。嚴不聞此番言論,讓葉清輝有點似乎明白的意思,朦胧中好像抓到了什麼。嚴不聞說自己随口亂說,還望葉先生不要介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