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之我為唐王

第67章 王鉷的政治眼光

重生之我為唐王 豬拱拱 2823 2024-01-31 01:14

  “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大唐帝國之内必有一場大動亂!”王鉷說的話很是鄭重,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

  聽到身旁一臉憨厚的中年男子如此驚濤駭浪的一番言語,饒是李清已經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此刻還是被震懾住了,因為李清清楚地記得,若是曆史的軌迹不發生改變的話,安祿山舉兵反唐正是發生在天寶十四載冬季的時候,而現在正是天寶四載。

  想及于此,李清原本深邃如星辰的黑眸微凝,緊緊地注視着王鉷,此刻的李清甚至都懷疑坐在身旁的這位與自己一樣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穿越大衆中的一員,李清又從王鉷的談吐中清楚地知道面前的這位并不像自己一般。

  他有此番言論,完全是結合如今的大唐的國情再加上自己的預測

  話語簡練,卻十分清楚的表現了王鉷非同一般的政治眼光,幸虧房中别無他人,若是有外人在此的話,單單是這簡短的一句話,就能震撼住無數人。

  這幸虧是大唐帝國,文化繁榮,政治開明,隻要不犯皇家忌諱,文人雅客可以自由談論當朝政事,而不用擔心因此入罪,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李太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張狂與豪邁!

  若不是如此,以王鉷謹慎的性格是不會在大唐嫡系皇族壽王面前談論如此敏感天下之事,即使身旁的壽王兇懷再是寬廣,若是放在之後的明清兩朝,王鉷說的這些話,絕對是有死無生,若是一個不行,九族夷滅,那都是有可能的。

  “不瞞先生,此次李瑁已被父皇任命為劍南道節度使,此次之所以經過岐州,不過是在赴任的途中,至于先前的所謂的“京畿道觀察使”完全是本王為了應付岐州刺史,不得已而為之,若不是如此的話,本王能不能出得了刺史府都成問題!"李慶很是尴尬的說道。

  聽到李清剛開始的一番話原本還能強自鎮定,畢竟大唐自開國至今皇子遙領地方節度使或大都督一職已經成為慣例,不過由于當今得玄宗皇帝子嗣衆多,而天下州、郡畢竟有限,所以說目前的衆多皇子中僅僅隻有為數不多手握實權的皇子才能夠遙領地方重要軍事重鎮。

  比如如今的當朝太子忠王未當太子之前,就曾遙領過隴右節度使一職,隻不過自從繼任大唐儲君之後,為了避嫌,玄宗皇帝同樣也為了防止當朝太子與邊将聯合搶班奪權,撤去了太子的隴右節度使一職,有自己的親信将領皇甫維明擔任。

  而壽王作為曾經的儲君候選人,能夠與曾經的忠王爺一較高下的皇子,自然也有着自己的遙領之地,正是如今的劍南道,雖然說單論軍事力量放眼全國十大節度區,劍南道根本無法與隴右節度使一較高下,但是川蜀之地自古就是聞名遐爾的”天府之國“,物産豐富,經濟富饒。

  如今的大唐正處于太平盛世,節度區内兵力太多反而遭人忌憚,相比之下,能夠遙領這麼一個肥的流油的節度區,足以看出當初的武惠妃花費了多大的力氣····

  如今雖然對于玄宗皇帝将壽王的遙領變為實授,雖然讓人不解,但卻并非是不可接受。但是讓王鉷始終想不到的是身旁處事一向進退有據少年老成的青年此次竟然敢假傳聖旨,王鉷是真的沒有想到!

  看着身旁青年雖然略顯尴尬但卻沒有絲毫後怕的神色,王鉷真的想問一句,"難道你真的不知道假傳聖旨的代價嗎?"

  當然了,憑着面前的青年的身份,也許不會被全家抄斬,畢竟皇帝就是他的老子,若是真的全家處斬的話,恐怕都要把皇帝算在内了。這種事情,無論誰是審判官,都沒有那個膽量。

  但是此事若是真的被當今的玄宗皇帝知道的話,幸運點的是,身旁的青年落個終身監禁的下場,若是不幸的話,壽王從此消失于人間,壽王府從此家破人亡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殺子玄宗皇帝并不是沒有幹過,這點,王鉷可是沒有絲毫的懷疑,雖然壽王是聞名京城的“十王之一”,但是要知道,當初被玄宗皇帝幹掉的皇子身份一點都不比壽王低上半分,真要算起來,其中身份最低的也能與如今的壽王平起平坐,要知道那三位可都是曾經的十王,其中有一位甚至是前太子李瑛,正是因為如此,若說,玄宗皇帝一怒之下,因為壽王假傳聖旨,除去壽王,那也并不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無論何時,聖旨都是一個皇帝行使權力的象征,這種權利不容任何人侵犯,即使是自己的兒子,玄宗皇帝也不允許,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無論是為了國家的安定,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玄宗皇帝都不容許任何人能挑釁自己的權威!

  不知不覺,王鉷已經開始為身旁的青年擔心起來了,隻不過這種心态,此刻的王鉷并沒有發現····

  原本還想向李清陳清利害關系的王鉷看到李清如此神态,倒也不好說什麼了,隻不過在内心暗自感慨一句:“終究是少年心态啊!無論一個年輕人如何成熟,有的時候,他們都會偶爾展現一下自己的那份天真,不為賣萌,隻為說明,自己還年輕着,并不蒼老。

  非凡的經曆或許會讓一個人的心智變得成熟,但是那份容顔畢竟是父母所賜,血肉之軀,它的蒼老需要時間的催化,容不得半點作假!這一切的一切,在上天造就人類的時候,就已注定,誰都不能改變!

  李清就是如此,兩世的經曆使得李清面對同齡人的時候,有着天然的優勢,畢竟歲月容不得半點作假,經曆的多了,見過的事情多了,對于心智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曆練,樂也好,苦也罷,隻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終究能成事,這也是李清一路走來始終沒有半點氣餒的真正原因。

  一旁的王鉷似乎想到什麼似的,隻見王鉷不自覺握了握手指,滿是好奇的問道:“王鉷與壽王殿下,素未謀面,王爺為何如此看重王鉷,要知道王鉷僅僅隻是如今岐州刺史手下一個小小的錢糧出納,放眼如今的大唐,像王鉷這般存在的多如牛毛!

  “以殿下的身份與權勢,想要找到王鉷這樣的人,豈不是要多少有多少?不知殿下,可否為王鉷解惑?”

  對于王鉷如此疑問,李清倒也早有準備,随手從袖中去取出一疊寫滿字迹的紙張,随手放在兩人之間的桌椅之上,一臉平淡的說道:“因為,你和本王是同類人,都有一顆不屈的心,都想讓那些曾經嘲笑過自己的人臣服在自己的腳下!”這點,本王很是欣賞。’

  聲音不大,但卻在寬闊的大堂中久久回蕩,經久不息!李清站起身來,走向門外,讓着正午的陽光照射在自己身上,一襲的玄衣,原本瘦削的身影秋日裡陽光的照射下卻顯得十分的高大!

  看着不遠處的那道身影,王鉷暗自言語道:“若是沒有當初摯友的邀請,面前的這位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夠放下身段招攬人才,定然是久懷大志之輩,如今的壽王兼有一王之尊,又領劍南道一道大權,若說還有什麼志向,那就很明顯了,王鉷不傻,相反還十分的聰明。對于身旁青年的志向,王鉷并沒有半點的排斥,反而十分的欣賞!

  畢竟男子漢,大丈夫,身處盛世,本就很難建立一番豐功偉績,而王鉷卻十分相信,跟随者面前的青年自己頂有出頭之日,隻是可惜,因為那件事,面前的青年,若不采取非常手段,此生注定與皇位無關!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