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
“哪裡來的混賬東西?不知道這裡是大順王宮邸,還不速速退下。”
來人五短身材,面如活蟹,暴露着活魚一般的眼睛,扁鼻闊口,狀貌十分兇惡,大順王宮門口兩個守門的僧人反被對方盯得全身發憷,就在兩人準備張怒發飙的時候,對方朝兩人罵了幾句粗口,見好就收的轉身逃走了,讓兩人暗暗松了一口氣,宮門口這短短一個時辰之内前前後後來了不下三波這樣面目憎惡之人,對方動口不動手,根本就沒有闖宮的念頭,從這些人一身的窮酸青衣打扮上看,都來自一些苦寒人家的讀書人。
這也怪大順王辦事魯莽,再過一個月,便是金秋八月,今年可是讀書人最重要的一個日子,三年一度的秋闱即将到來,十年寒窗苦讀,就為了能夠考取個功名光宗耀祖,更能夠吃上官家飯。并不是人人都能靠蔭補、恩補混個一官半職,順順利利吃上官家飯,寒門學子也隻能靠熟讀四書五經,憑真本事過關斬将,獨占鳌頭,才能真正的在官場獲得一席之地,大展一番拳腳,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好的是讀書人都有機會,而且并不是說一說鬧着玩的,像範仲淹,王安石,蘇轼這些前朝大儒,哪個不是一朝成名天下知。壞的是皇帝太過于醉心于藝術,讓奸黨,閹人把持了朝政和軍隊,隻不過這依然阻擋不了學子們考取功名的熱情。
宋代的科舉有貢舉、武舉、制舉以及詞科四大類,好有國家級的醫、算、書、話等專門學校學習,通過相應的考試後,依然能當上公務員,有點像現在的藝術特招、成人考試,隻不過升遷的機會還是比進士統招小得多。
古時地方官府向帝王薦舉人才。有鄉裡選舉諸侯貢士之制,至漢始合貢、舉為一,而渾稱“貢舉”,名額一般隻有一兩名。武舉就不說了。制舉:即“制科”。曆代臨時設置的考試科目。唐朝科舉中的一種,通常分常科和制舉。制舉是皇帝為選拔“非常之人”而設置的特科,随時設科,名目繁多。最常見的有賢良方正科、直言極谏科、博學宏辭科等。唐文宗以後制舉始實際停廢。宋代制舉又稱特科,由大臣引薦,由皇帝直接考試。北宋許多名臣都應試過特科。詞科是什麼呢?就是選秘書,專門考古代公文,什麼诏書、表啦,蘇東坡後來就專門幹這個,還有檄、箴、銘、序等。有宋一代前後有宏詞科、詞學兼茂科、博學宏詞科、詞學科四種,且名額更少,每科最多才錄4-5人,終大宋朝也隻有一百多人被錄用。
醫學院、算學院、書學院、畫學院學有所成、名列優等,也能直接當官,醫官就别說了,差距實在太大,這必須得有真本事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算學院混得好,可以審财稅,混到軍隊裡面油水更多,底下的那些人打仗後要報銷軍費啊,吃拿卡要,分分鐘富甲一方。清代學這個的特别吃香,宋朝應該也差不到哪去,特别是童貫這種多報人頭吃軍糧的人,你在上面動點歪腦筋,好處自然也不少。書學院就沒什麼混頭了,就是字寫得不錯,當當抄寫員而已,雖然活字印刷已經流行,但必須得有人寫底闆啊,編撰一下前朝史書,反正是富不了,餓不死。畫學院和書學院應該也差不多,雖然趙佶本人是個書畫大家,隻是張擇端(畫《清明上河圖》那位)這樣的也隻混到了翰林待诏(文學、經術、僧道、書畫、琴棋、陰陽等各色人士以其專長聽候君主召見,稱“翰林待诏”。清朝以後,翰林院的主要職能是編修書籍,撰拟冊文,為皇室解經講史,以及充當科舉考官等,與政治了然無涉,屬于職清事簡的文人閑職),可見也就混口飯吃而已。
這些考試裡面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貢舉,也就是常科,是寒門學子一躍龍門的主要途徑。在北宋前期,貢舉考試又分進士、明經、諸科三種科目,其中的諸科有包括九經、五經、三禮、三傳、三史、學究、開元禮、明法等不同的級别和内容。王安石變法之後,隻剩下進士一科,明經、諸科漸漸被策論等取締了。
大宋朝可以說開士大夫之先河,不拘一格降人才,無論是皇親國戚,宗室子弟,販夫走卒,山野鄉民皆是來者不拒,但以下情況例外。
第一:和尚,道士不行。出家人‘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形之中’,是不應該再入俗世,再惹塵埃的,所以就有了這麼一條禁令。北宋時有個進士,父親是道士,母親是尼姑,自己卻照樣出來當官,出家人雖然出世,卻不妨礙後世子孫當官。
第二:吏不行,就是專門給官兒們寫文書,抄抄案卷,身在官府卻不屬于官兒的人士。宋元之交寫《文獻通考》的大牛馬端臨給出了這樣的原因:‘蓋惟恐雜流取名第,以玷選舉也’,這不用解釋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宋江這個‘筆墨小吏’,也就隻能喝醉後題題反詩,當個中二憤青,拉幫結夥,另辟蹊徑了。
第三:人品絕對不能有問題:犯過罪,坐過牢,臉上刻了金印,甚至不孝敬父母,和兄弟姐妹不友愛,危害鄉裡而惡名在外,甚至往上三代追溯,隻要有犯過重罪的,對不起,終身取消報考資格。
第四:身體不能有重大殘疾:聾啞弱智,四肢之一殘廢、腰背脊柱斷折和侏儒屬于廢疾;瘋癫絕症,兩個以上肢體殘廢,兩眼全盲稱為笃疾。廢疾、笃疾是不能報名參加科舉考試的。
第五:家裡有人亡故:官吏一般叫丁憂,就是必須回家服喪,學子服喪的期限是一年,或者至少超過三個月,才準許報考。
宋朝和之前的唐朝一樣,科舉考試有了解試和省試,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又增加了殿試。解試在京城由國子監組織,在地方則由州府和轉運司分别負責組織當地普通考生和地方官的家人親屬們參加。解試一般在秋天(農曆八月,所以也叫秋闱,具體考試的情況我已經在前面說過了,這裡不贅述了)進行,考試通過的被稱為解士,也就是要被解送到京城去的士子。而解士的第一名叫解元----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就被稱為唐解元,要不他陷入漏題的風波,他晚年不至于混得那麼慘,當然也不會寫出《桃花詩》那麼有深度的文章,算是有得必有失吧。明清的公務員第一級考試稱為鄉試而不是解試。
解士們被解送到京城,到第二年正月再參加省試(明清稱為會試)。省試結束,通常在二三月放榜公布通過考試的考生名單,然後就是最後一級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了。殿試結束後要最終給高中的進士們排名定次,也就是決出一甲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以及其他各甲名次。這樣三年一度的大比才算結束。
殿試之後錄取的進士,前期分為三甲,後來又分為五甲,和現在的擴招有點類似。一二甲為進士及第,三四甲為進士出身,第五甲最差,也算同進士出身。各名次排定,就要進行唱名賜第了。屆日,皇帝帶着宰相(中書門下平章事)和相關大臣們來到崇政殿(宋神宗之後為集英殿),殿試後封好的試卷放在禦座旁,專門有官員按照事先拟定好的名次依次拆開試卷,交給中書侍郎和宰相觀看。于是兩人同觀試卷,照字唱名,逐個宣布當科進士,這就是唱名,也叫‘傳胪’。皇帝也有親自唱名的,趙光義就親自幹過這特别嘉賓的活,以示對進士們的恩寵。那外面的學子怎麼知道自己的名次?韓琦就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東華門名唱方為好男兒’,東京城東華門這個地方就是用來公布成績的地方。
科舉考試後,進士們還要吃一頓飯,也就是皇帝的賜宴,也就是瓊林宴,南宋在禮部貢院裡賜宴。還要謝一次恩,叫謝朝,感謝自然要意思意思,最早的謝朝是要送銀子的,每人足足的紋銀一百兩。皇帝财大氣粗的,估計不太好意思,後來就不收這份謝禮了,改為讓大家寫一篇‘表’來贊美一下皇帝就算了。接下來還有慶典活動,包括祭拜孔子、孟子等天下讀書人的聖賢先師,進士們互相團拜分個尊卑長幼,還得立題名碑石,造同年小冊子等等,相當的熱鬧。
之後就是正式的賜官了,大宋朝,科舉進士的前四名基本上立馬封官:狀元最大,可以做到将作監丞(從八品)或大理評事(正九品),榜眼和探花也可以做大理評事或者到地方去幹個文秘工作鍛煉鍛煉,有點類似于現在的秘書長。剩下的一甲進士及第這全有官職,好的時候甚至直接去當知縣,也下各等也能分到個工作。隻有第五甲要‘守選’,也就是等着考核,考核通過有了空缺才能正式工作。
從進士出身當上的官,升遷很快。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呂蒙正中狀元,他六年做到副宰相(參知政事),十一年做到宰相(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于現在的*****,當時他才42歲,簡直如同坐上了火箭。而且大宋朝的公務員中進士絕對占大多數,宰相和副宰相更幾乎十有八九都是進士。
再談一談當官後的福利,先說一說假期,過去可不是像我們現在實行雙休,人家是十天一休(唐宋,秦漢是五天休一天,稱作休沐,就是休息沐浴,放大家回家洗個澡),叫旬休,即每旬有一個休息日,每月十日,二十日,三十日(遇到小月則為二十九日)休息,記住,過去是按農曆計算的,沒有三十一天。
這樣看似乎休息日有些不夠,那說說其他的節日,上元(元宵節)、夏至、中元(七月十五)、臘八節都是三天。正月初七人日,二月初一中和節,春分,春社(為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戍日)等十七個傳統節日和節氣,加上十月一日授衣日(就是給官員們發放棉襖--工作服冬裝的日子)都是休一天,總共全年可休息八十七天。到宋徽宗趙佶時整整達到了一百多天。婚假,自己結婚九天,兄弟姐妹和兒女結婚五天,堂兄弟姐妹三天,堂侄(女)兩天,堂侄孫(女)、曾孫(女)一天。
喪假則有點不太人性化,丁憂守孝三年,不用上班,卻沒有工資拿。武官也至少有百日假期,上不上班随便。
病假:感冒小病自然必須得堅持上班,下午一般不用上班,上午應該能堅持下去。病得實在嚴重,就必須得‘尋醫’了,直接給一百天,還帶薪的。一百天沒治好,沒關系,可以續假,接着治療,隻不過這次不帶薪的。
事假,北宋沒什麼限制,大家可以随便請假。南宋高宗有了限制,三年可以累計請假兩個月,兩年可以請假一個月,但一年内不準請假,有點像現在的年假制度。
除了這些人生大事,上任之前有任假,畢竟長途跋涉的可不像現在飛機,火車幾天就到,定期還有探親假,這根據遠近程度來規定假期,皇帝生了皇子、娶了妃子一高興也會放假,功臣立下大功、将軍凱旋之日難保不一起慶祝慶祝。
薪酬:根據元豐年間标準,文官中等級最高的開府儀同三司月入100貫;特進為90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大夫:60貫;一直到最低等級的從九品承務郎差距有點大:7貫。這隻是寄祿官的标準。(寄祿官,宋代的一種官階,有官名有待遇,但沒有實際職事)其實真正的大官開工資根本不受這個限制,比如王诜曾經的節度使每月就達到過400貫,宰相300貫,樞密使(現在的軍區總司令)、參知政事為200貫。
在京官員,除了本俸(基本工資),還有其他名目繁雜的額外收入和補助,其中最重要的是添支,也叫職錢、貼職錢,有正式工作職務的。這份工資一般很高,比如開封府尹每月有100貫,至少也有80貫,就連正九品太常寺奉禮郎也有十六貫,比他的基本工資(八貫)整整高了一倍。這是在京官員的額外工資,對于那些不在京的官員,分職田,根據職務的高低和管理州縣的大小配給相應面積的土地,從中分租金,獲得糧食或者變現。這等于給有職事的官員們加了雙薪,和未‘出官’的确實差别有些大。
在職公務員還有米、面、養、随從夥食費、馬匹草料、酒、茶、炭、誤餐費、茶湯錢等各種補貼,這些是制度性的,絕不是想給就給。大宋朝完全是在高薪養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