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的交手,李典憑借着豐富的戰陣經驗以及欺騙性陣型包括對敵将潘璋心理的利用為燕雲軍的攻擊赢得了先機,但他亦不得不承認對方接下來的應對和表現絕對是可圈可點。壹看書?這隊荊南軍士卒無論是訓練經驗戰陣配合與燕雲軍士卒相比都有着一定的差距,加上在蘊縣這個局部他還有着兵力上的優勢,因此即使計算上長途奔襲之後的疲勞李典也有極大的把握快速拿下蘊縣,但這個目的并未達到。
潘璋的親自上陣極大的振奮了荊南軍士卒的士氣,在那陣面對敵軍王牌的初始緊張過後他們也逐漸将自身的戰力和對地形的熟悉發揮出來,也許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是經過長途奔襲的燕雲軍的對手,可擊敗這樣的敵人即使是燕雲軍也要耗費不少的時間。而就在他們全力出擊即将擊潰對方的時候,荊南軍援軍到了。
兩千騎軍,七點半千步軍,為首的将領乃是潘璋的好友陳武,荊南軍近幾年冒出的一員悍将,打仗勇不畏死,臨陣調度亦自有法度,很得周瑜的欣賞,此時他還能分出這等的兵力便足見他對蘊縣的看重。以張文遠的兵一旦得悉軍情有極大的可能先行消除隐患,蘊縣之處隻有潘璋的六千人馬,以燕雲軍的戰力隻要人數相當他們絕非對方敵手,對于敵軍動向與戰力的判斷周瑜還是十分慎重的。
其實定下決堤放水之策對周瑜而言也是一件頗為痛苦的事情,假如還有一點辦法可以應對劉毅趙雲的聯手攻擊他都不會如此,那可是數萬百姓的性命,放在公瑾身上他甯願與趙雲拼個死活也絕不願出此下策,可在他的身上卻背負了整個荊南的成敗與兄長的重托!在得知軍情洩露的那一刻周瑜很奇怪的沒有感覺到精心布置遭敵破壞的那種氣惱,内心深處卻是有着一些輕松的感覺……
陳武領軍及時趕到為潘璋穩住了即将崩潰的陣腳,生力軍的加入帶給荊南軍士卒的絕不僅僅是戰力的提升,更有信心意志的極大加強。??對李典而言就是他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了,那種功虧一篑的感覺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燕雲軍的信心,不過對李典而言現在還沒有到失敗的程度,以他對手下這些士卒的了解他們還可以撐下去,隻要在天亮之前擊潰眼前之敵對方的騎軍就發揮不出優勢。
鄭定和最後一批千餘燕雲軍士卒就在此時加入了戰團,這是李典為了對付敵軍可能會有的伏兵而留的最後底牌,他們的出手代表李典是真正的全力以赴了,假設如此他們還不能在天亮之前拿下蘊縣的話,荊南軍的騎軍就能給筋疲力盡的燕雲軍帶來極大的殺傷,眼下這樣得局面李典也顧不上許多了。
戰陣之上的交鋒很多時候都是看誰的底牌更多,誰能将最關鍵的力量用在最關鍵的時候。高手之間的對壘假如一方能逼得另一方先行絕招盡出那麼他離勝利就近了一大步。當然在此中也要有一個前提,順利的應對對方的絕招。
僅僅是這一千餘士卒的加入,陳武潘璋立刻就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不要說潘璋手下那些已然厮殺了大半夜就要到達自己極限的士卒,就是陳武剛剛帶來的生力軍也擋不住他們的沖擊!娴熟的戰術動作,猶如本能一般的戰陣運用,彼此之間默契十足的配合,短兵相接之時一往無前的氣勢!這就是漢軍王牌燕雲軍真正戰力的展現嗎?陳武潘璋知道這多半就是事實,大戰開始已然有數個時辰了,李典将底牌留到現在,得到充分休整的他們已經可以展現漢軍王牌的風采!
沒有太多的猶豫陳武親自帶人頂了上去,無論燕雲軍的實力多麼可怕他也隻有頂住這一條路走,撐到天明騎軍一旦可以形成沖擊他們就能反敗為勝,而在這裡能擊敗張遼的萬餘偏師的話,都督那裡就會輕松許多。?其實再想想眼下的情況已經不算差了,保持完好戰力的敵軍不過千餘,倘若一開始他們面對的就是萬餘這般的燕雲軍,恐怕就算有兩千騎兵這蘊縣也早就落入對方手中了。
時間在雙方的高呼酣戰之中不覺流逝,現在心急如焚的變成了李典,天色已經在漸漸變亮,可自己的最後殺手卻被前來援助的那員敵将付出巨大代價之後擋住了,雙方還在相持不下的混戰之中,固然有着一定的優勢對方的韌性也是極為堅強,想要在短時間之内擊敗對方近乎不能,更要命的大堤上又有敵軍蹤影了。
再度全力與潘璋交換一招,李典啐出了一口血水,潘文珪的武藝還在他的統軍之上,自己很難沖破他的阻擊,此時在曼成心中無比的懷念兩個人,兩個與他曾經同生共死的戰友,虎癡惡來!假如他們還在的話這樣的激戰中都是屬于可以憑借一己之力改變戰局的人,嗯,應該還要加上那個擊倒了典韋并阻止了自己自刎的那個白袍小将,要是他也在的話眼前的潘璋絕不是他十合之敵。
白袍染紅、雄偉如山、虬龍百煉、魯王劉信。當渾身浴血的典韋最終倒下之時就是劉信扶住了他,沒有留下任何的言語惡來力盡而亡,不過李典記得典韋最後合上了雙眼,似乎最後能與如此的對手一戰已然足夠欣慰。而劉信之後的一切表現也足以讓李典心服,難怪所有的漢軍士卒都會對他如此崇拜!
“當...”又是一次全力互擊李典與潘璋都是踉跄退開,用力的甩了甩頭将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從腦海中趕走,李典揮動雙戟再上,虎癡惡來也好,魯王劉信也罷他們都絕不可能出現在此處,一切還要靠自己全力去拼殺。
蘊縣的拼殺一直打到了黎明時分,李典率領燕雲軍士卒終于将陳武潘璋二人的荊南軍壓制到了大堤附近,隻要再給他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李典就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将敵軍徹底擊潰。可惜就在此時隆隆的馬蹄聲傳來,荊南軍的騎兵終于加入了戰場,潘璋陳武疲憊的神情一掃而空眼中露出興奮的神色,而李典卻是一臉的決然,戰況到了此時已然是最壞的情況,長途奔襲一夜苦戰,兩次在最關鍵的時候為敵所阻,即使強如燕雲軍也是有極限的,敵軍的騎軍時機抓的亦極為巧妙。
如此的境地用最壞已經不能形容了,應該可以說是絕境,不過在燕雲軍的詞典中是從來沒有放棄這個詞的,就算沒有勝利的可能他們還能争取與敵兩敗俱傷,至少能盡力将時間拖下去,一切還是李典率軍奔襲之前的那句話,隻要張遼率領的燕雲軍主力可以免受水患之危,他們全軍覆沒都是值得的。
“今日有死而已,我死友存,殺!”用盡嗓門的一聲大喝,李典揮動雙戟再度前沖,燕雲軍士卒則是自覺的分成兩隊,一隊跟随将軍奮勇而上,另一隊則是轉向面對正飛馳沖鋒而來的敵騎,他們要用血肉之軀來阻擋對方。
這個變化讓陳武潘璋面上的興奮之色立刻就消去了大半,對視之下他們在對方眼中看到的也是驚訝的神色。原本燕雲軍能夠撐到現在還能壓制荊南軍已經很是出乎他們的預料了,幸好在黎明到來之前他們在對方的神情中終于看到了真正的疲憊,這些鐵打一般的家夥終于累了,此時兩面夾擊當可勢如破竹!
可就是在戰場上優劣轉換之時,想象之中對方會有的慌張卻一丁點也沒有出現,相反再度沖殺上來的敵軍已經沒有了倦容,皆被一種決然所取代了。體力消耗殆盡,面對優勢敵軍的沖擊他們竟然還能自發的迅速布陣迎敵,雖然那個拒馬陣已經不夠标準嚴謹可這也超過了陳武潘璋一向的認知,真不知道這樣的士卒到底是如何操練出來的,而張遼的燕雲軍有六萬之衆,都督的合圍能夠成功嗎?
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去感慨敵軍的戰力或是擔心己方的戰局,一夜厮殺下來眼下就是最關鍵的時候,這已經是敵軍最後的瘋狂了,隻要他們擋得住,兩面夾擊之下敵軍就難逃敗亡的命運,可如果擋不住,二人與所部士卒今日也多半要交代在此間了,除此之外絕對不會有第三種可能出現!
平坦的地勢上兩千多步卒對抗兩千騎軍,怕就是劉毅也打不赢。而且此時兩千騎軍還是養精蓄銳待機出手,兩千多的燕雲軍士卒則是厮殺一夜體力消耗到了極限!假如再神完氣足之時他們還能憑借精心研究的陣型和精良的裝備與敵糾纏一番,可長途奔襲皆乃輕裝,對付騎軍的弓弩都少有攜帶,更因體力的損耗與敵軍把握時機的精準這拒馬陣也是草草布成,和平日絕不能相比。如此種種這一場騎兵與步卒之間的較量還會有懸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