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沖洗着大地,在地面彙集成河,流入汪洋大海。
明軍大營,一隊隊士兵在雨中肅立,雨水自天而降,打在士兵們鬥笠上,順着蓑衣流在地面上。
陳越同樣蓑衣鬥笠,站在指揮台上,向着雨幕中的山海關望去。
風雨聲中,隐隐有厮殺聲傳來。
“報,張參謀帶兵成功殺上南面城牆,正在攻打南翼城!”
“報,我軍成功占領南翼城,張參謀帶兵順着城牆攻向山海關,正在和清軍激戰!”
消息先後傳來,張煌言帶兵偷襲成功,陳越微微颌首。不愧是另一個時空和鄭成功為東南兩柱的張蒼水,不論是謀略和領兵之能在明末都極為優秀。在陳越看來,張煌言的能力還要在鄭成功之上,這從另一個時空在合兵攻打南京時,張煌言和鄭成功的表現都能看到。
“王爺,是不是該出擊了?”見陳越一直在思索,一旁的李彥直提醒道。張煌言帶兵攻上了城牆,這邊應該強攻支援才是。
陳越道:“再等等。”
雖然張煌言成功攻上城牆,但除非清軍崩潰放棄抵抗,他想從城上打下山海關很難。城牆上太過狹窄,兵力根本排布不開,兵力再多也沒多大作用。清兵隻需要派出數百士兵封堵城牆,便可輕易擋住明軍攻擊,除非把擋路的清軍全部殺光。
所以現在清軍遠未力疲,有充足的兵力阻擋自己攻城。而這種雨天攻城,隻能采用雲梯強攻,自下而上的攻擊,傷亡必然慘重。所以陳越在等,等待從北側突擊的陳岩率兵攻到。
山海關北面一片石,距離山海關城五裡,處于山嶺上的邊牆缺口,前幾日金鑫便是從這裡翻越邊牆到達關外。
金鑫帶領一千五百親衛營抵達這裡,沒有選擇越過邊牆到達關外,而是選擇了從邊牆上發起進攻。
狹窄的邊牆上兵力根本布置不開,從牆上進攻難度很大,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行。在北翼城那裡,清軍砌了數道牆,徹底把邊牆截斷。這種情況下隻要有十幾個清兵把守,想攻下北翼城很難。
然而這是大雨天,清軍萬萬沒想到明軍會在這種天氣下進攻,更沒想到明軍會從缺口爬上邊牆,從牆上進攻。
駐守北翼城的清軍同樣躲在城樓裡避雨,絲毫沒有察覺一隊明軍爬了上來。等到翻越最後一道牆時才被一個出來尿尿的清軍發現。
“啾”一支短矢插在他的兇口,屍體倒下的聲音驚醒了城樓裡的清軍,紛紛拿着武器出來,而此時十幾個明軍已經翻越了最後一道牆,距離北翼城近在咫尺。
“啾啾啾”箭矢穿越雨幕,射向倉促迎擊的清軍。雨天弓弦受潮威力不如以往但勉強能夠使用,而更重要的是,清軍沒有想到明軍突然攻來,大部分人身上沒穿铠甲。大雨天氣,潮濕的很,厚重的铠甲穿在身上很不舒服,整天穿着根本不可能。
十幾個明軍手持弩弓封鎖着城樓出口,更多的明軍翻過矮牆躍了過來,然後向着城樓殺去。
一方早有準備盔甲兵器齊全,一方來不及穿盔甲随手拿起武器倉促應戰,戰鬥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雖然守山海關的清兵都是八旗老兵,作戰經驗豐富,很多人打了一輩子仗。但人老了氣力就不足,自然無法和生龍活虎一般的明軍相比,陳越派出出擊的是他身邊親衛營,是平南軍老兵為骨幹,從數十萬軍隊中精挑細選而來,哪怕是和最精銳的八旗兵相比也不落下風,更不是這些老兵殘卒能比。
沒費多大功夫便攻下北羅城,陳岩立刻帶兵順着城牆向山海關進攻。
這些年來,陳岩一直負責統率陳越的親兵,是陳越最為親信的人。其領兵作戰的能力無法和吳平李奕等人相比,可是若論個人武力,在諸将中可謂首屈一指,是許褚一般的人物,隻能拿來當做護衛使用。不過現在強攻山海關,陳岩的武力終于派上了用場。穿着厚厚的闆甲,全身被鋼鐵包裹,手中的武器是一把狼牙棒,高大的身軀如同兇神惡煞,剛剛的戰鬥中狼牙棒下至少倒下五六個清兵。
而在陳岩的身後,同樣是穿着闆甲身軀高大的鐵甲兵,刀盾槍矛俱全,因為雨天的原因,沒有火铳兵,統統拿着刀槍等冷兵器,跟在陳岩身後如同一陣旋風一般向着山海關殺去。
因為繞到一片石爬上邊牆,陳岩這路走的路程比乘船走海路的張煌言要遠。不過為了兩路都能成功,出發之前經曆過時間的仔細計算,雖然張煌言比陳岩早片刻攻上城牆,時間也相差不多,南面的厮殺根本沒有傳到北翼城。而陳岩帶兵從北翼城殺向山海關之時,于半路上遇到了跑來報信的清兵,看着城牆上蜂擁而來的大批明軍,這名清兵吓的掉頭便跑。
“不是讓你給北翼城送信讓他們堤防明軍進攻,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看着去而複返的手下返回,清軍佐領不悅的道。
報信的清兵跑的喘不過氣來,彎着腰劇烈的喘息着,右手指向遠處,佐領順着他的手看去,就見到城牆的拐角處,大批的明軍突然出現,正順着城牆蜂擁而來。
“禮親王,北翼城陷落,明軍從北面殺過來了!”一個清軍沖入山海關正門敵樓,單膝跪地禀報道。
代善臉色鐵青,聽着一個又一個的壞消息。雖然實現做了防備,堤防明軍冒雨攻城,但代善萬萬沒有想到,明軍沒有選擇從正面強攻山海關,而是從南北兩側爬上城牆,順着城牆來攻。
“王爺,我去殺光明軍!”都統翁阿岱站起身來,請令道。
“慌什麼慌!”代善怒斥道,老态龍鐘的臉上射出熠熠精光,“明軍順着城牆進攻,隻需要數百士兵便能堵住他們,咱們現在要做的是防備正面的明軍攻城!”
在代善看來,從城牆上攻來的隻是明軍的偏師,為的是牽扯住清軍的精力,真正的殺招是正面。
因為城牆上地形的原因,再多的兵力也沒法展開,所以想順着城牆道攻克山海關根本不可能,代善的這種想法很正常。
但是代善沒有想到的是,從牆上攻來的兩支明軍是數十萬北伐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戰鬥力強悍無比。
親衛營士兵之間相互配合默契,完全是按照鴛鴦陣操練而成,又有鐵甲兵為中間,都是身強力壯的壯士,手中拿着斧錘鐵棒這樣的重武器,戰鬥力實在驚人。
而前面說過,代善部下都是八旗老兵,這個老是指年齡老,所有士兵年齡都在四十以上,大部分都五六十歲,這些人年輕時都是八旗中的勇士,而現在早就過了逞血勇之氣的年齡。代善帶着這些老卒守山海關,就是想犧牲這些老卒換得滿清幾十萬軍民安然撤退。
這樣的老卒,根本無法抵擋身強力壯的親衛營士兵。沒多長時間,負責阻擊明軍的清軍老兵傷亡慘重,被明軍殺得節節敗退,消息報送到代善這裡,更使得代善臉色鐵青。
這樣下去,不用明軍從正面攻來,光是從南北兩翼城牆上殺來的明軍就能攻到關城之上了。
代善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兵力,去阻擋明軍的攻擊。然而山海關本來隻有四千多清兵,守南北翼城的數百人又被明軍殲滅,再抽調兩千人去阻擋兩翼殺來的明軍,守山海關城牆的士兵數量就不會多。
雖然關内外兩側的明軍還沒有發動進攻,代善卻知道,距離關城陷落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此時的山海關外,一萬明軍在楊小磊的帶領下冒雨向山海關外東羅城逼去。接到陳越派快船送達的軍令,楊小磊便立刻部署進攻。四面強攻拿下山海關,這便是陳越傳給楊小磊的軍令,而他負責的是攻打東羅城。
大雨還在下着,行進中的明軍沉默無比。十幾個人一架雲梯,向着東羅城攻去,數十架雲梯搭在城頭,明軍士兵冒雨攀爬。
城頭箭矢磚石不斷抛下,不時有明軍士兵被砸落雲梯。後面的士兵卻繼續攀爬而上,繼續強攻。
軍令既下,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必須沖上,經曆了半年多的曆練,北伐軍已然有了強軍的模樣。
楊小磊站立陣後,指揮着攻城,一隊隊士兵被派了出去,接替傷亡慘重的不得不撤下的攻城隊伍。
終于,有士兵沖上了城頭,和清軍厮殺在一起,然後被人數衆多的清兵殺死在城上。雖然沒有在城頭立住腳,但也使得更多的明軍看到了攻上城頭的希望,攻勢更加的猛烈了。
山海關内,聽着山海關城牆上隐隐傳來的厮殺,當得知楊小磊也已經帶兵從另一面攻城時,陳越知道強攻的時刻到來了。
軍令傳下,一隊隊的士兵沖出營地,向着山海關攻去。
無數的雲梯架起,無數的士兵攀爬着,向着西羅城發動了總攻。
山海關東西有羅城在,隻有攻破東西羅城,才能直接威脅山海關。山海關、東西羅城、南北翼城,五座城堡相互連接構成一個完備的防禦體系,這使得山海關防線固若金湯,清兵五次入關搶劫都無法越過山海關而不得不繞道蒙古走山路從薊州破關而入。
但在完備的防線也得有兵力去守,昔日關甯軍十多萬,光是守衛山海關的士兵便有數萬,而現在,整個山海關隻有清兵四千多人,分到每一個城堡不到千人,平均每個士兵要守數個垛口,整個城牆上稀稀拉拉,如何防禦過來這麼長的防線。
而且,李彥直和陳岩帶精兵從兩翼城牆發動了強攻,明軍的攻勢勢不可擋,為了封堵這兩路明軍,代善不得不抽調大量的軍隊,防守東西羅城的清兵數量便有限的很。
大雨的天氣不利于作戰,但偏偏明軍選擇這個時候發動了強攻。在不計傷亡的攻擊下,東西羅城先後被明軍爬上、攻陷,最後的清兵退回山海關城。
東西羅城和山海關之間有城牆相連可以選擇從城牆上進攻山海關,也可以進入羅城,直接攻擊山海關。在正對羅城的山海關上修築有四座兩層高的箭樓,不論是從城牆進攻還是從羅城内強攻,都會遭到箭樓上居高臨下的猛烈攻擊。
兩個箭樓正好對着通往山海關的城道,當明軍從羅城沿着城牆攻擊之時,箭樓裡火炮猛烈的轟鳴起來。箭樓足以擋雨,雖然空氣有些潮濕,但火炮勉強能夠使用。于此同時,箭樓内的清軍弓箭手對着城道上的明軍展開猛烈的射擊。
一時間城牆上的明軍被射的橫屍遍野,死傷一片。
“盾牌手!”負責指揮的營正高呼着,百十個盾牌手被調到前列,舉着盾牌發起了猛攻。
盾牌足以遮擋箭矢,卻無法抵擋火炮。但火炮裝填需要時間,這個時間足以使明軍跑過這段空地,殺到箭樓入口。而這個時候,清兵也不得不選擇出箭樓,在城道上和明軍厮殺。
雖然這個年代熱兵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威力遠不能和後世的火器相比,很多時候戰争的結果要靠短兵相接才能分出勝負。
在以往的戰争中,明軍的短兵肉搏能力遠遜于清軍,所以很多次厮殺,明軍都是失敗的一方。
陳越從一開始領兵,便十分注重士兵個人的戰技,昔日西山軍的時候,便在練兵時注重個人戰技的考核,通過考核的士兵,軍階待遇都要高于他人,這在陳越的軍中形成了傳統。哪怕後來裝備的火器火炮再多,軍中個人戰技的考核從未停止過。所以即便陳越手下軍隊肉搏能力不如八旗兵,卻也差的有限。而連番的勝利更使得他們士氣高漲,不懼和八旗兵的厮殺。
各處城牆上,明清兩軍激烈的厮殺着,一方是連勝士氣高昂的精銳之師,一方卻是走投無路垂死掙紮。
但人數和士氣的高低最終決定了這場戰争的結果,在總兵力十倍的明軍四面強攻之下,任是清軍八旗老兵再不顧生死,再經驗豐富,也抵不住明軍的攻擊。
身邊一批批士兵被派出阻擋明軍,到後來代善身邊的士兵已經派出一空,而厮殺聲卻越來越近,距離代善所處的主城樓已經近在咫尺。
在最後一個戈什哈的幫助下,代善披挂起了兩層铠甲,手提鋼刀走出了城樓,向着沖來的明軍殺了過去……
是日,經過數個時辰的激戰之後,明軍攻克了整個山海關。清軍自禮親王代善以下近五千士兵,全部被格殺,通向遼西走廊的大門對着明軍徹底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