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夙秦

第六十五章 :軍事

夙秦 Mr雷 2211 2024-01-31 01:14

  第二日,曲曼和莫姬果然送來了一些财物、糧食,共計三千金,糧草一千石,而且,曲曼還說後面還有一大批糧草送來,到時候會有一些墨家子弟過來。

  趙凡對此很樂意,墨家的思想、探究方向在這個社會顯得格格不入,但對于他來說确實非常需要的“科技人才”,例如發明、制造各種武器,以及農耕等科技,都需要他們進行發明創造。

  而且,墨家思想不像儒家,同樣是王道,儒家是純粹地愚民,而墨家卻是提倡銳意進取,人不犯我不犯人。

  所能夠法家治外、儒家治民、墨家治國,隻要合理運用,必然能夠相輔相成。

  不過現在去考慮這些還早了點,畢竟趙凡當務之急是将剛剛打下來的地盤鞏固一番,再廣納賢才,築牆屯糧、練兵成軍,進而能夠應對各大勢力等人。

  這兩天從鹹陽方向傳來消息說章邯率領大軍與陳勝的軍隊在函谷關激戰,趙凡雖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到來曆史發展是否有所改變,但目前來看天下格局除了上谷郡之外并無多大變化,也就是說,章邯會如曆史上那般擊敗陳勝的大軍,進而東出函谷,剿滅諸侯。

  而曆史上,章邯在經過函谷、陳縣、宛縣幾次大戰過後,便直接揮軍北上,圍攻趙國,繼而爆發了著名的巨鹿之戰,雖說距離那時候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而且也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到來這中途會不會出現變故,但有備無患。

  在将南部諸縣穩定過後,趙瑞便命令所有會打鐵的青壯去了工部作坊,再動用了幾千人在那邊開石挖煤。

  因為正值春耕,而且還要加固各處的城池、關隘,所以趙凡也不敢調動太多人,甚至還抽調了一部分軍中的人,好在做工有報酬和足夠的飯食,除了實在抽不出身的青壯外,大多數人還是很高興能夠做勞力,還能補貼家用,甚至做的好了,還有獎勵。

  剛剛吞下半個郡,需要新的人事任命,人才奇缺,這時候貴族們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了,由他們起草向吏部提出,或者直接推薦給侍郎,經過考核過後便可以直接上任了。

  而至于縣令的職位,則必須要趙凡親子過目批準才行。

  南部諸縣的官吏空缺補上過後,再加上那裡的饑荒得到救濟,在短短一個月内上谷郡就呈現出一副蒸蒸日上,百廢俱興的景象。

  而這個時候,趙凡便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勢力,拿下一個郡,擁有數萬兵力,這個時候他完全有了和其他勢力一較高下的實力,甚至話語權也已經不弱,不過現在各大勢力之間的關系雖不至于堅若銅壁,可誰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此時一旦内讧,便會再現二十多年前的場景。

  趙凡自然不會去犯這個傻,對于他來說,現在能夠得到一郡之地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在秦朝滅亡過後有的諸侯都沒有一個郡的地盤,現在急于擴充并不是什麼好事。

  因為章邯的大軍就要到來,發展自身實力才是當務之急,比如軍事,比如農業,再比如經濟。

  現在夏國最大的優勢在于不同于其他勢力的騎兵,而且是中原除了大秦外擁有馬匹數量最多的勢力,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眼饞趙凡的馬。

  而燕地的韓廣,趙國的趙歇也在試圖打通與塞外的合作,甚至派遣軍隊去塞外強搶,趙國北部都是匈奴人的地盤,從趙武靈王時期起,再到後來的大秦,以及現在的趙凡,他們對中原人的恨意愈來愈濃,交易之事根本不可能。

  而韓廣那邊倒是與東胡人建立了貿易,可大部分都被趙凡壟斷了,最後也就一次能夠交易到一千匹戰馬,組建成騎兵隻有五六百人。

  趙凡在擊敗匈奴左将軍過後,東胡一掃數年來的頹勢,大大小小的部落都與趙凡建立了聯系,因此之前趙凡便用多餘的糧草、布匹交換到三千匹馬,以及不少的羊羔和耕牛,按照這麼下去,隻要多餘的糧草足夠,趙凡每年都能得到這麼多牲畜。

  之前的繳獲,幾乎是好幾個部落整個都被滅掉,所以趙凡又得到了上萬匹戰馬,牛四千頭,羊五萬隻。

  挑出數百種馬留在上谷關外的草地上讓專人放養,趙凡便将其0他的雄馬都閹割,待日後可以用來擴大騎軍。

  而軍械制造那邊除了制造大量武器、馬具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鎖子甲的制造上邊,因為人手充足,所以效率提高了十幾倍不止,估計要不了半年,趙瑞的士兵便能夠全部穿戴上鎖子甲。

  四月小滿,連續幾日天上下着大雨,好不容易才雨過天晴,趙凡便從閑來無事中變得忙碌起來,各地的耕作已經陸續結束,那些南部的青壯經過一個月的調養也恢複了不少,當即趙瑞就建議趙凡下令征兵。

  現在夏國有士兵共計三萬三千人,其中有五千騎兵,趙瑞打算将騎兵擴充到一萬人,而南部諸縣共計四萬戶人,但有一些家中已經沒了青壯,所以按照一戶一人,而且有幾千戶是北部安排過去的人,所以隻有二萬五千戶出了一丁參軍,使得還有近萬青壯在家務農。

  這其實正好符合趙凡的心意,這些人完全可以在家耕作、操練、勞役,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才上戰場。

  總共五萬八千人,上谷郡如今總共是七萬五千多戶人,若按照一戶出一丁來算确實不多,但經過兵禍,去歲到今年就戰死了一萬多青壯,以及不少人都亡于戰争、饑荒,現在整個上谷郡也不過隻有二十三萬人口,一比四的比例,即便是在古代,也是屬于窮兵黩武了(注:戰國、秦朝的全民皆兵指的是一戶一丁,這個時候一戶大概是五到十人,正常兵民比為一比七),除了大秦而昔日的趙國,夏國已經算是數百年來将兵源利用得最緊張的了。

  PS:六月一号上架了,大家可以支持一下,給個首訂啥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