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的荊州軍走了,正如他們悄悄地來,荊州軍錦旗飄揚,卻是遮住了天邊的雲彩。
江關城内,斥候已經偵查到荊州軍乘船離開的消息,陳政聞言以後,也不由長長松了一口氣。
他環顧衆人,頗為感歎的道:“不曾想,那龐士元果真讓關羽、張飛等人,設下了重重埋伏。”
“還好有張将軍出言勸阻,不然若是貿然出兵追擊,定逢大敗。”
這次荊州軍撤兵,可是真正的撤退,就連設下的伏兵也都離去了,巴郡這場戰事也終于告一段落。
縱觀整場戰局,除了張翼一開始被黃忠射殺以外,荊州軍幾乎毫無斬獲。
可是細細想來,這場戰事卻極其兇險,而且摻雜了太多巧合在裡面,這根本是一場不可複制的勝利。
隻能說,天佑巴郡。
龐統設下的計策屢屢無功而返,并不能掩蓋其出衆的才華,而且經此一役過後,想必益州文武對于龐統,将會十分忌憚。
須知,龐統隻是一人,就能屢次三番設計,讓益州衆人被動防禦。
龐統一開始就放出消息,聲稱荊州兵将會攻打武關,并且為了麻痹益州文武,甚至真的讓荊州兵猛攻武關半月有餘。
饒是如此,他還故布迷陣,讓司馬懿等人以為,自己很可能是明面上攻打武關,實則準備攻打漢中。
畢竟,漢中乃四州連結之地,又與武關相隔很近,隻要荊州軍沿着漢江逆流而上,就能直接殺入漢中腹地。
漢中地理位置實在太過重要了,漢中若失,整個益州都會成為一片孤地,荊州軍再與夷越叛軍南北夾攻,益州易主指日可待。
正是因為漢中如此重要,司馬懿與法正兩人,哪怕知道荊州兵在攻打武關,仍舊不敢有絲毫懈怠。
兩人甚至以為,龐統是在故意迷惑己方,想要出其不意奪取漢中。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錯誤的猜測,陳政才會悄悄派遣張任,率領大軍進入上庸,還讓徐晃、鄧賢也悄悄聚集到上庸。
這個時候,整個益州絕大多數兵力,都悄悄集結在了上庸,準備給荊州軍迎頭痛擊。
龐統在算計益州文武,司馬懿也在算計龐統,他故意讓陳政與自己虛張聲勢,領兵南下平定叛亂。
司馬懿覺得,龐統得到這個消息,一定會以為自己等人沒有看穿,荊州軍攻取武關是假,攻打益州是真的意圖。
如此一來,就很有可能引誘荊州軍輕敵冒進,自以為得計殺入漢中,繼而被悄悄埋伏好的徐晃、張任所破。
事實上,司馬懿舉動,也的确瞞過了龐統。
然而司馬懿與法正二人,雖然算到荊州軍攻武關是假,取益州是真,可是他們卻猜錯了龐統的進攻方向。
任誰也沒有想到,荊州軍居然會舍近求遠,一面佯攻武關,一面讓關羽等人帶領一部分人馬,跋山涉水先是南下進入荊州腹地,再從長江逆流而上攻打江關。
等到法正、司馬懿幡然醒悟過後,卻已經有些晚了。
第一次博弈,終究還是龐統棋高一招,甚至出其不意一舉擊殺張翼,差點奪下了江關。
然而世事無常,法正雖然後知後覺,畢竟還是與甘甯一起,在最緊要關頭抵達江關,而後虛張聲勢吓退龐統。
這一次以有心算無心,卻是法正赢了,并且暫時保住了江關。
可巴郡首府江州,距離江關實在太遠了,援軍想要迅速抵達江關卻是無比困難。
就在荊州兵猛攻城池,甘甯快要守不住的時候,徐晃卻是帶着上庸軍隊來援,再一次逆轉局勢。
這也不得不讓人感歎,他日之因,今日之果啊。
若非司馬懿、法正錯誤的以為,荊州軍将會攻打漢中,也就不會悄悄在上庸集結那麼多兵馬了。
若是上庸沒有重兵把守,縱然賈诩看穿龐統詭計,派人通知徐晃,他也不能迅速領兵前去救援江關了。
正是因為先有司馬懿、法正的錯誤判斷,在上庸悄悄駐下重兵,才有了後面戲劇性的轉變。
畢竟,上庸雖然在漢中,可是距離江關卻遠遠比江州近。
之後龐統更是屢次設謀,雖然每一條計謀都十分驚人,甚至能夠直指人心,可是他終究還是失敗了。
不是龐統不厲害,而是江關聚集了太多的人傑,龐統一人之力終有窮盡之時。
哪怕龐統設計能夠騙過幾個人,隻要有一人保存着理智,都能使得龐統之計化為泡影。
這一次龐統圖謀益州,陳政、甘甯、法正、司馬懿、賈诩、徐晃、張任、吳懿這些人缺一不可。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強大的陣容,才會使得龐統屢次受挫,最終寸功未立,無奈退兵。
龐統能夠以一己之力攪動天下風雲,哪怕處于敵對方,陳政等人對于龐統,亦是贊譽有加。
江關城牆上下,雖然沒有一具屍體,仍舊有着許多暗紅色血迹,訴說着戰争的殘酷。
陳政站在城牆上,微風拂面而過,他感受到了長江的氣息,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隻要能夠守住益州,他就已經滿足了。
并非陳政不思進取,而是陳政知道,如今關中地大物博,人口衆多,時間拖延的越久,其他諸侯與關中的差距就越大。
“公子,荊州軍雖然退去,我等也不能太過大意,這次是我失算了,若非有着各種巧合因素在裡面,江關很有可能已經失守。”
陳政轉過頭去,卻發現法正不知何時,已經來到自己身旁。
他臉上不由嚴肅了一些,問道:“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法正道:“荊州軍退去,夷越叛亂依舊,公子後面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平定夷越叛亂。”
“可是難保荊州軍不會卷土重來,公子應當讓甘甯将軍,親率五千人馬駐守此地,并且廣派斥候偵查敵情。”
“除此之外,也要防備漢中會遭受襲擊,主公可以讓徐晃将軍領兵駐守上庸,與甘甯将軍在江關遙相呼應。”
“如此一來,隻要小心謹慎,避免荊州軍突然發動襲擊,則荊州軍再也不足為慮。”
陳政聞言暗暗點頭,繼續問道:“此次平定夷越叛亂,我帶上什麼人比較好?”
法正思索了一陣,道:“張任将軍久居益州,對于夷越叛軍也非常了解,此次平叛定要将其帶上。”
“某雖不才,卻也在益州居住許久,願随公子一同出征。”
随後,陳政召集益州文武,商議一陣之後,就讓甘甯領兵五千駐守江關,徐晃領兵兩千返回上庸。
雖然徐晃率領大軍過來,可上庸仍舊有鄧賢領兵一萬駐守。
這一次,哪怕徐晃隻率領兩千人馬回到上庸,上庸守軍也有一萬兩千,守城足矣。
說到底,上庸的重要性,仍舊要遠遠超過江關。
将事情安排完畢,陳政征調了法正、司馬懿、張任、吳懿,率領四萬餘人前去平亂。
若是與鎮守南方的益州軍彙合,陳政平亂兵馬甚至要超過六萬,完全不懼夷越之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龐統設下計策,以為可以引誘益州軍來追,卻不想萬般設計終究還是變成鏡花水月。
無奈之下,劉備隻得依照龐統先前計策,直接退回荊州。
劉備剛剛進入荊州境内,就得到使者來報,說是張繡出兵攻打荊州,兵鋒直指襄陽,當即吓得劉備亡魂大冒。
他忍不住失聲叫道:“陳文昭被七路大軍讨伐,怎會還有餘力攻打荊州?”
任誰也沒有想到,一直沒有進取之意的張繡,居然會如此膽大妄為,直接率領武關守軍殺入荊州。
信使答道:“秦公兵強馬壯,不僅在武關駐守了兩萬大軍,蒲坂還留有幾萬軍隊。”
“主公遠征巴郡之時,蒲坂就已經再次派遣兩萬軍隊進入武關,就連高順也帶領陷陣營過來。”
“高順率領陷陣營守城,張繡卻是親率四萬大軍,一路勢如劈竹,在荊州境内橫沖直撞,不日即可兵臨襄陽。”
此時,不僅是劉備駭然失色了,就連龐統亦是臉色蒼白。
哪怕他智計百出,也沒想到關中在這種情況下,還敢出兵攻打荊州。而且張繡的所作所為,與他性格頗為不符。
看着驚慌失措的劉備,龐統急忙安慰道:“襄陽有元直把守,料那張繡根本沒有可能破城。”
龐統腦袋飛快轉動着,想到了徐庶以後,這才感到有些心安,随後就開始考慮其他的事情。
劉備知道徐庶才華,聽龐統這麼一說,也是長長舒了一口氣。
可他仍舊說道:“荊州乃吾根本,不絕對不容有失,還是盡快領兵回援為好。”
龐統點了點頭,繼而又搖了搖頭,道:“回援之事乃是必須,可張繡出兵荊州,未嘗不是我們的一次機會。”
說到這裡,龐統眼中閃過了一道睿智的光芒。
劉備心中大奇,問道:“軍師何出此言?”
龐統道:“若那張繡據城死守武關,我們亦是毫無辦法,他此次出兵荊州,主公若是能夠将這四萬兵馬全都消滅,也是一場空前的大勝利。”
PS:第四章奉上。
有書友說,總是在最後關頭大逆轉,會産生視覺疲勞,而且也太巧合了。可是無巧不成書,真要所有事情都規劃完畢,然後戰局按照規劃方向行走,又有什麼可讀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