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于飄萍之末
此時,梁家族人中微有騷動,秦浩明眼中利芒一閃,大喝道:“注意防範,但有亂動者,立即斬殺!”
風大雨急,滲入青磚的鮮血已經凝固。
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梁庚,斷斷續續的配合回答秦浩明的問題。
他現在隻求一個痛苦,不然臨死前的千刀萬剮,足以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之前妄想保全梁家幾百人的想法,被秦浩明的霹靂手段無情擊得粉脆,再也不複返。
隻不過他心裡還有一個念想,家主聰明睿智,在大明手眼通天,便是大清那裡也如魚得水,斷然不是一個武官所能撼動。
如果不是自投羅網,換個場所,便是自己也不是一個三品武官可以任意拿捏。
至于說和大清存在交易,這在大明已經是半公開的秘密。不然那些王公大臣喜歡的東珠和百年老參從何而來?
關鍵還是走私糧食給大清,頗為棘手。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自己遭受酷刑在場所有人等都看在眼裡,隻要脫身,大可運作,他又沒有證據,屈打成招,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最後一個問題,你們來趙縣的目的?
大戰在即,多少人躲都躲不開,你們卻緊巴巴的湊上來,意欲為何?
不要跟我說是被鞑虜逼迫,你們的交情好着呢。”
與剛剛親耳聽見梁家勾結建奴,正鐵青着臉的張松榮和戚綱相比,秦浩明的意态就風輕雲淡許多。
晉商對鞑虜的貢獻,後世人人皆知,不足為奇。
便是他們此次過來的目的,十有八九是為鞑虜刺探情報,否則,值此春節來臨之際,他們斷無可能莫名其妙卷入兇殺之地。
他不過是想讓周邊所有人明白,今後要對晉商提高警惕甚至……
梁庚喉結上下滾動,眼光掃過遠處被看守的家丁族人,遲疑片刻方才緩緩說道:“我的隊伍裡有三名遼東漢人,跟随我混入趙縣。”
秦浩明的目光瞬間陰冷,被勾起傷心事,心中悲憤莫名,怔然無語。
說到遼東漢人,就必須提野豬皮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對待漢人的政策。
努爾哈赤開始占據遼東的時候,對漢人是實行盡量屠殺和掠奪的政策。
每當占據一城,先毀城,遼東漢人被殺者數以萬計。
他們不僅在遼東草菅人命,而且大肆搶奪搜刮民财,有史記載,“奴酋據遼陽,封貯府庫,民間金銀缯绮搜取一空”。
在正式放搶之前,努爾哈赤下令,規定大家富戶隻許留下衣服九件,中等人家準許留下衣服五件,下等人家準許留下衣服三件,其他的财物一律交出。
這一命令使遼東漢人家家破産,室室皆空。後金當局把以這種方式強搶的衣服聚集在遼東的教軍場上,供給女真和蒙古的貴族們取拾享用。
被俘的漢人則按照以往,強迫剃發易服,且多被編入女真人家為仆役、或編入農莊為農奴,許多漢人不堪奴役,起而反抗。
屢屢激起的民變,被大明抗金名将毛文龍充分利用。
毛文龍将軍開鎮東江八年間,派遣了大量人員到後金統治地區刺探情報,擾亂人心,鼓舞遼民反抗。
當時,毛文龍派遣的細作,時達遼沈,飛書遍投。使得後金方面疑懼益甚,凜凜終日,天天追殺毛兵細作。
甚至專門制定了法律,對于毛文龍所遣來的細作檢舉者重賞,包庇者嚴懲。
毛文龍還常投書于投降鞑虜的漢人官員、将領,又故意洩露之,以造成後金的猜忌、殺戮,借敵之手以滅敵。
并且屢派精兵解救遼東漢人,這些虎口餘生的百姓,以青壯年居多,苦大仇深,紛紛要求參軍攻打後金。
毛文龍見民心可用,遂将這些壯丁編成隊伍,共計有三十五隊。
之後攻打金州,一舉而下。随後,又乘勝收複了遼東半島南端的要塞旅順,以及望海堡和紅嘴堡,使得遼南數百裡之土地,重歸于明朝。
此後,寬奠、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一時間數百裡之内,望風歸附。
歸順的遼東漢民,絡繹不絕紛紛逃離而來,使得全遼震動,引起後金方面的極大恐慌。
東江鎮建立後,毛文龍一面招撫因戰火而流離失所的遼東百姓,前後接濟安置百萬餘人。
一面遣将四出,不斷深入後金腹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逐漸成為後金心腹大患。
後金官員稱: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甯。
毛文龍在時,後金對明朝軍事行動都很短暫,也不敢走遠。
而毛文龍被殺後,島上的将士在失去主帥後,漸漸地散了心,越發不可征用了,直至背叛投敵。
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
毛文龍的死讓後金欣喜異常,彈冠相慶,史載清主大喜,置酒高會,後金首領皇太極立刻起傾國之兵入關直撲北京,史稱“己巳之變”。
此後一直到明朝滅亡,後金(清)時常直犯中原,如入無人之境。
保定、濟南、兖州、高陽、固安、良鄉等許多城市被屠城,數百萬百姓遭到擄掠,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毛文龍的作用,但為時已晚。
皇太極繼位後,接受教訓,一改努爾哈赤屠戮漢人的政策,而代之以“恩養”。
同時内部滿、漢、蒙幾十萬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都聚集在遼河東、西。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間、滿族統治者内部等等各種矛盾都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加上後來又數次入關擄掠了上百萬人畜,遼東漢人一下子幾倍于滿人。
如何穩定漢人的民心幾乎成為後金勝敗存亡的關鍵。
不得不說,雖然是敵手,但秦浩明還是佩服敵酋皇太極的手段和做法。
在他即位之初,就強調“滿漢人民,均屬一體”,特别注重消彌和緩和遼東滿漢民族間的矛盾。
此後,皇太極下谕旨,主要政策有:
一,強調寬待遼東漢人,“我國中漢官、漢民,從前有私欲潛逃,及今奸細往來者,事屬以往,雖然理應斬首,但此後一概不論”。
二,強調滿漢一體,“凡審拟罪犯,差徭公務,毋緻異同”。
三,下令禁擾漢人,“有擅取莊民(指漢人)牛、羊、雞、豚者,罪之”。
四,明确規定“漢人分屯别居,編為民戶”。他實行屯田制,頒布“計丁授田令”,屬民平時自耕自産,戰時為兵。
當然,鞑虜不可能做到。在處置部分人後,皇太極屢次谕其臣下,對于“凡新舊歸附之人,皆宜恩養”,把故意擾害漢人的行為視為“隳壞基業”。
并規定“管轄漢民各官,以撫養之善否”作為“分别優劣”的考核标準。
再三申谕“今後來降之人,若諸貝勒明知而殺者,罰民十戶;貝勒不知而小民妄行劫殺者抵死,妻子為奴。”
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十月興師伐明,皇太極再三申谕“歸降之明人,即我民人,凡貝勒大臣有掠歸降地方财物者,殺無赦,擅殺降民者抵罪。”
皇太極“恩養”遼東漢人及其它一系列政策,當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争取穩定遼東漢人民心的作用。
随着時間的流逝以及建奴軍事上的節節勝利,遼東漢人終于漸漸歸心,并且為鞑虜所用。
“将軍饒命,将軍饒命。我等三人妻兒老小均在建奴手中,實在不得已而為之啊!”
被梁庚指認的三個遼東漢人跪伏在秦浩明面前,磕頭頓首,前額血迹斑斑。
“鞑虜沒有讓你們剃發嗎?”
望着他們和大明普通百姓一緻的發型服飾,秦浩明搖搖頭,索性閉着眼睛幽幽問道。
外邊的風聲雨聲聲聲敲打着着他的心房,正如此時他複雜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