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鐵血鑄新明

第二百八十一節難道血已冷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 2479 2024-01-31 01:13

  第三卷揚帆于大明朝野

  “崇祯三年首輔周廷儒少有才學,萬曆四十一年,會試高中第一,獲會元。

  一月後參加殿試,又一舉奪得一甲第一名,成為狀元,時年二十一歲。

  許是第一次當首輔沒有經驗,後又遭溫體仁陷害,故而被當今天子罷免。

  然才學不缺,又經心性磨難,若再度起複為相,改弦易轍,或可挽回大明頹勢?”

  張溥言語懇切,終于緩緩說出自己的心思。

  這是他近期一直在謀劃的事情,若是能說動秦浩明這個封疆大吏幫助,那麼,不僅周廷儒起複為相的事情簡單快捷許多,便是自己,作用也更加凸顯。

  此事若是能成功,在他看來,這是三赢的事情,大家都得利。

  想秦浩明如此聰明人物,肯定不會拒絕。

  面對張溥殷切的眼神,秦浩明無奈的苦笑一聲,心裡斟酌着說辭。

  說句實在話,他大可敷衍一番。随着他的到來,曆史已經改變,嶽托和阿巴泰之死就是明證。

  可張溥和楊廷樞不是别人,他們不僅是複社的領袖,更是他到大明的朋友之一。

  當然,這其中也有他的私心。

  張溥的影響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裡都是萬人空巷,擁趸粉絲無數。

  而且,這些粉絲都是時下學子生員,代表着大明的讀書人。在沒有媒體的年代,他們擔負這喉舌的作用。

  說一套做一套簡單,但隻能蒙騙一時,蒙騙不了一世,終究會被察覺。

  若此,欺瞞他們,便交惡張溥和楊廷樞,影響自己名聲,得不償失。

  更何況,他還想讓複社學子為其所用。

  此時,他們尚為踏入官場,還有這一顆赤子之心,想為國為民請命,屬于大明的精英階層。

  當然,他們的部分想法必須改變,才能為他所用。

  他相信一定可以慢慢影響身邊的人,譬如張溥推薦的洪迪新和許傑就是最真實的榜樣。

  “乾度兄,不知你們是否知道?”

  思慮良久,秦浩明方才對着張溥和楊廷樞緩緩開口說道:“周廷儒得崇祯帝重用之後,沒多久,就要推閣臣。

  周廷儒跟溫體仁兩個人,為了當上首輔,不惜結成政治聯盟,殘害忠良,最終的結果是周廷儒當上了首輔。

  當他掌握一朝權力之後,就開始急切地安插親信,想要重用自己身邊的人。

  例如孫元華、張廷拱等人都是他的親屬,甚至他還把自己的哥哥周素儒,予以冒牌的錦衣衛身份,并加封為千戶之職。

  最為可笑的是他把自己的親戚周文郁任命為副總兵,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國事上,周廷儒擅長的不是改革創新,而是玩弄權術,使那些不服從自己的百官罷官,或者是無聲地處理掉。

  在生活作風上,他過着腐朽糜爛的生活,貪圖酒色,他的惡行受衆人唾棄。

  由于他的家人都是他所提拔,深受他的影響,也變得橫行霸道,受到百姓的指責。

  周廷儒當上首輔,不是想着替帝王分憂,而是一心沉迷權力帶來的快樂,自認為自己老謀深算。

  不料,被自己親手提拔上來的溫體仁暗地裡陰了一把,将其陷害,導緻其罷官回家。

  如此私德有虧之人,作為大明首輔,你們認為真的合适嗎?”

  秦浩明的語音不大,好像沒有任何感情,隻是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

  可愈是如此,卻讓張溥和楊廷樞面紅耳赤,張口結舌,一句話說不出來。

  周廷儒的德行,作為大明的精英人士和弟子,他們如何不知曉?更甚至,許多事情秦浩明都沒有說全,已經算是相當公允。

  半饷,秦浩明誠懇的對他們繼續說道:“破虜做事,說一是一,但求無愧于心,絕沒有政敵黨派之間,希望二位理解。”

  “無妨,是乾度造次,沒有思慮周全,怪不得破虜。”

  張溥起身行了一禮,臉上神情非常狼狽。

  “其實,破虜還想問二位,爾等猶記得當日初心否?”

  秦浩明站起來還了一禮,目視二人,滿臉沉重沉重問道。

  不等他們回答,仿佛是在緬懷一樣,自顧說道:

  “婁東二張,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猶自得天啟四年,與郡中名士結為文社,稱為應社。

  時有張采、楊廷樞、楊彜、顧夢麟、朱隗、吳昌時等十一人,後來遍及全國。

  超過三千人,以文會友,兼又評議時政,一城出觀,無不知有複社者。

  天啟六年,乾度兄二十六歲,憤而作《五人墓碑記》,風神搖曳,正氣浩然,矛頭直指權勢滔天的閹宦。

  二十七歲入太學,目擊朝綱不振,醜類猖狂,與京師士子結成燕台社,作檄文揭發閹黨罪行。

  二十八歲召集尹山大會,乾度兄倡導南北士子組成複社,關心大明政事和民族興亡。

  崇祯六年,兄三十二歲時,召開著虎丘大會,山左、江左、晉、楚、閩、浙以舟車至者數千人。

  當時,秦某聞兄之事,激動不已,曾和好友浮一大白以賀。

  壯哉!真乃大明好兒郎!

  一介書生,在大明風雨飄搖之際,兄滿懷一腔熱血,繼東林而起,聯合正義之士,欲隻手撐起大明搖搖欲墜的漢家天下。

  特别是兄一掃“甯坐視社稷之淪胥,終不肯破除門戶之角立”的大明士習,打破門戶之見,以國家為重。

  就是在那一刻,破虜立志以兄為榜樣,誓不讓乾度兄專美于前。

  故而,方有破虜隻身北上投軍,為的就是重挽大明于狂瀾。

  如今,破虜熱血依在,難道諸兄血已冷乎?難道真要和朝廷屍位素餐的衮衮諸公一樣,為己不為國乎?”

  秦浩明的目光毫不掩飾無盡的悲哀,此刻,是他真實的心情。

  年輕的張溥在閹勢熏天的日子裡,不計危殆,挺身而出,振臂而呼,樹起了以文會友的旗幟,來绾結天下士人的心。

  他匡扶正義的勇氣,歆動天下。

  然而,随着時間的過去,名聲增大,漸漸介入肮髒的政治。

  妄想在幕後操縱朝政,反被周廷儒利用,聰明反被聰明誤,抱着遺恨而死,年僅四十歲。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