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也是具有藝術美感的。
無論是現代多彩缤紛的智能産品,還是如今黑白為主色調的蒸汽機械,都有自己的魅力。
如今的大明第一輛蒸汽機車“和諧号”就是如此。
黝黑的外殼如勇士健碩的肌肉,冉冉噴出的煙霧猶如白衣女子一般在棱角分明的機車上翩然起舞。
柔美與剛硬完美的融合,蔓延開來的鐵軌也給草綠色的原野增添了一絲硬朗。
“陛下,您請上去,扶好欄杆”,年過古稀的宋應星顫顫巍巍地拄着拐杖走了過來。
同宋應星一樣,也已成為大明聖學領域泰鬥,蒸汽機車與鐵路總設計師的方以智此時也跟了過來,期待着朱由檢對他制造出這樣的機車而表示贊賞。
“朕知道,要說坐這火車,朕可比你們熟悉”。
朱由檢笑着就登上了蒸汽機車,一進入車廂内,便見裡面有竹制座位,在兩邊各有兩排,車廂隻有兩節,前一節是座位,後一節是卧鋪,中間有廁所與酒台。
朱由檢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而帝國随行官員也陸陸續續地坐了進來,前來體驗新型機車的各界代表也坐了進來。
“可以開始了”,朱由檢說了一句。
彼時,朱由檢的話一落沒多久,大明的第一輛蒸汽機車便開始啟動。
先是一陣急促的汽笛聲傳來,嗤嗤的白色煙霧越來越多,緊接着便能聽見機器傳動時傳來的轟隆聲和叮當聲,以及軸承傳動時的咔咔聲。
一股濃烈的機油味傳來,但車廂裡的大明官民們都沒有覺得不适,反而興奮地喊了起來:“開動了,開動了,真的動了耶!”
幾個錦衣衛都已經忘記了帝王還在身邊,完全不顧及形象,忍俊不禁地探出腦袋看着外面的機車車頭。
此時,外面的圍觀的百姓們也很激動,都指着機車喊道:“動了,真的動了,沒有馬拉,他真的能動!”
“真是太神奇了,這麼一鐵疙瘩,他是怎麼動起來的!”有百姓驚訝地問道。
朱由檢笑着看着這一切,窗外的百姓們不顧危險地拼命跟着火車跑,月台上的士兵也不禁露出了豔羨之色,宣武門的城牆在往後退着,前面的樹木猶如幻燈片一般一張張地出現在窗前,但也很快消失。
不過,事實上,大明的蒸汽機車速度并不快,一個時辰隻能跑個四十裡左右,給朱由檢的感覺比後世的綠皮火車還慢,但對于大明的官民而言卻是這個世界上最快的非人力畜力交通工具。
新的内閣首輔張煌言就在朱由檢身後感歎道:“陛下,這實在是太快了,微臣着實沒想到,靠燒煤的鐵疙瘩還能在鐵軌上跑這麼快,聖學還真是一門奇特的學問,若不是陛下推崇,微臣隻怕永遠也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會有火車。”
“這還僅僅隻是個開始,要是這樣的機車再多幾輛,多加幾節車廂,把鐵軌鋪的道路更遠些,鋪到漠南與東北去,這樣我大明就能一次性就能用火車運輸步兵上萬過去,這比以前讓步兵們跑步去關外要快得很多,到時候征伐漠北也不怕後勤不濟,直接運一車糧食過去,難道還擔心不夠吃?”
朱由檢這麼一說,宋應星也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是,有了這樣的鐵路,我中央王朝也好管控地方,士兵以及糧食還有大宗貨物的運輸都不再是難題,尤其是北方水路不發達的地方,所以微臣覺得接下來幾年得趕緊借此機會多修些鐵路才行。”
“嗯,這個就列進你們内閣這五年的計劃内,張煌言,你剛剛執掌内閣不久,正好拿這件事做做政績,當官不能隻留下财和名,得也有自己的作品”,朱由檢說道。
“微臣遵旨”,張煌言剛點頭稱是,就聽見呲的一聲刺耳巨響,似乎列車關閉了氣閥,列車速度開始慢慢減了下來,最終停止在護城河邊上一新建的月台旁,此時,方以智走了過來:
“陛下,下車歇息會兒吧,前面是終點站大明工業學堂機械分校,已經有内廷的人在裡面準備了禦膳。”
“放到食堂,讓朕和這些參與火車制造與鐵軌鋪道的功臣們一起吃吧”,朱由檢用“功臣”二字形容制造蒸汽機車的技術人員讓方以智聽了很是歡喜,也知道皇帝陛下對于自己大明工業學堂的成績是很褒揚的。
朱由檢進入大明工業學堂就像是進入一鋼鐵森林裡一般,在這裡,他看到的是各種高爐與黑白雜糅的欄杆,還有敲敲打打的聲音從水泥房傳來,黝黑的溪流在蓄水池裡打轉,冒出各種刺鼻的鐵鏽味,穿着黑色大褂,帶着黑色西瓜帽的技術人員陸陸續續走了出來:“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朱由檢笑了笑,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大明已經有這麼多機械人才,他走了過來,想熱情的和這些人打打招呼:“你們辛苦了,大明因為有你們的付出,才有今日的強盛。”
所有的人都露出了微笑。
朱由檢和這些機械技術人員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而在這以後,大明便開始進入了鐵路建設時期。
第一條在宣武門外的鐵路,朱由檢沒有讓大明工業學堂拆除,而是允許民間所有人可以通過購票乘坐這輛車進出内外城。
甚至,朱由檢還着令内閣成立了鐵道總局,并命令各省設立鐵路分局,而宣武門的鐵路則由順天府鐵路分局管理。
朱由檢允許民間投資建設鐵路,允許其運營某條鐵路線,以此達到激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建設。
但最初的時候,除了從南京到北京以及北京到沈陽兩條幹線由大明官府負責營建外,民間資本還不太信任鐵路運營帶來的效益,還比較謹慎。
但當有一個叫秦征的商人賣掉了家裡的礦修了一條從南京到杭州的鐵路而賺得盆滿缽滿後,開始引起了民間資本的極大興趣。
而這秦征又開始投資松江到南京以及武昌到南京的鐵路,一時間成為大明聞名遐迩的鐵路大王,成為新時代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