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繼鹹繼續給沈琏傳達着自己的指示:“你見到金聲桓後,就說本官說的,本官已得陛下允準,調新歸附之闖軍高一功、劉體仁部共計十萬人馬南下,同時還有三十萬近衛軍第一軍和第四軍高傑部西進,朝廷合計将有六十萬大軍殲滅左良玉部!同時再告訴他金聲桓,近衛軍第三軍與第一軍合計三十萬精銳已奉旨北上抵擋清軍多铎部,闖軍大部合計二十萬人馬則已奉陛下之命于荊襄抗擊阿濟格部;金聲桓再不反水,隻怕等不到清軍南下,便會和左良玉陪葬!”
沈琏很是贊同袁繼鹹所提,并道:“袁公這個可謂是撒下了一個彌天大謊,由不得他金聲桓不信,下官這就去照辦!”
“去吧,本官就在這等着,若金聲桓肯反水,你便命人往安慶城内發炮三響,若隻拿到了金聲桓的人頭便發炮兩響!”
袁繼鹹說完就來到城樓外觀風景。
而沈琏也乘着月色出了安慶城。
金聲桓此時心情平和了不少,雖說投清并不是多光彩的一件事,但也算是有了個明确的出路。
更何況,清廷對非農民軍出身的明屬文武官員投附向來是許以高官厚祿。
他金聲桓這輩子求的就是爵祿高登,封妻蔭子,自然不反對投清的。
隻是對着銅鏡,看着自己一頭的長發和頭上的束冠,他不由得對自己的愛妾問道:“你說,若老爺我剃了這三千煩勞絲,隻留一小撮,會是什麼。”
“除非金将軍想做鞑子!”
這時候,沈琏的聲音從屋外闖來。
金聲桓不由得大驚,忙站起身來,拿起手中之劍便跑了出來:“是誰!”
“鄙人沈琏,錦衣衛千戶,特奉袁總督之托前來拜訪将軍”,沈琏說着就很自然地走了進來,拿起金聲桓擺在桌上的剃發刀:“若金将軍真想做二鞑子,也不必剃去,何況若是真剃了,就真的沒有機會回歸朝廷了。”
“朝廷?”
金聲桓冷冷一笑:“你請回吧,本官已經說了,對回歸朝廷沒有興趣。”
“待下官說完,将軍就會有興趣的”,錦衣衛千戶沈琏說着便将一則署有袁繼鹹官名的奏疏遞給了金聲桓:“這是袁總督已呈遞朝廷的奏疏副本,将軍可以看看,袁總督已得陛下允準,急調闖軍高一功部十萬人南下協助攻擊左良玉部。”
“闖軍高一功,他怎麼會聽朝廷的令,難道說?”
金聲桓不由得感到大驚,忙奪過奏疏來,果然蓋了袁繼鹹的總督官印,而且已有批文,日期是半月前。
“沒錯,李自成被建奴所殺後,闖軍大部已歸附朝廷,下官可以給将軍透露一點消息,不隻是闖軍高一功部南下合圍左軍,陛下還采納了兵部尚書馬士英之言,調近衛軍第一軍與第四軍高傑部合計三十餘萬人西進,聯合靖南侯與袁總督麾下二十萬大軍,合計六十萬全殲左軍!金将軍覺得這種情況下,左軍能抵擋得住朝廷大軍進攻多久?”
沈琏說着便把錦衣衛千戶的銘牌放在了金聲桓面前。
金聲桓見此自然是更加深信不疑,直接就吓得坐了下來,連手裡的寶劍也握不穩,哐當一聲就落在了地上,口裡直念叨着:“六十萬大軍!六十萬大軍!近衛軍與闖軍啊!”
“将軍或許還在想有沒有别的出路,比如真的剃發做鞑子投清軍,下官可以實話告訴您,李岩已率闖軍二十萬得朝廷糧草軍械支持與荊襄一帶布防清軍阿濟格部,近衛第二軍和第三軍合計三十萬大軍也已奉命北上河南迎戰多铎部,即便清軍再厲害,要輕易攻到江右,隻怕也得數月後吧,将軍覺得貴軍能堅持到那時嗎?”
沈琏說着就起身背對着金聲桓道:“陛下已下旨,十日内全殲左良玉部,将軍自己看着辦,袁總督一片好意,還望将軍自己掂量這裡面的輕重!”
“告辭!”
說完,沈琏便頭也不回的走了。
而這時候,金聲桓也的确如袁繼鹹所料,忙起身喊住了沈琏:“且慢!”
沈琏停住了腳,心中暗自竊喜,但表面上還是裝的波瀾不驚:“怎麼,将軍有想法?”
“是在下愚鈍,險些辜負了袁督一片好意,金某很感激袁督能給罪臣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隻是如何反水,具體如何執行,還請袁公下令,金某遵旨便是!”
金聲桓說道。
“這也容易,到時候貴部纏白布,以“誅滅逆賊”為暗号,朝廷大軍自會放過,到時候你們直接向北攻擊羅岱部即可!具體進攻之日,下官得袁公之令後自會告知将軍!”
沈琏說着就笑着走到金聲桓的愛妾面前來,從其身後拉出一總角小孩。
“你幹什麼!”
金聲桓不由得大喊了一聲。
“将軍既然有意反水,但空口無憑,得有信物才是,嫂夫人與小少爺可否先讓沈某帶去安慶,請将軍放心,在将軍到安慶前,保管嫂夫人和小少爺安然無恙,吃好喝好。”
沈琏笑着說道。
金聲桓見此也知道他們是要人質,便點頭道:“也罷,務必隐蔽帶走,不可讓其他左軍發現。”
“我們錦衣衛辦事,您放心!”
……
袁繼鹹剛打了一個盹,便聽見三聲炮響,直接三串煙火直沖雲霄。
“事成了!”
袁繼鹹不由得一拍欄杆,忙對自己的随從吩咐道:“立即去請靖南侯來,決戰之日可以定了,金聲桓已決定反水!”
當夜。
黃得功與袁繼鹹也顧不得睡覺,便立即開始決議進攻時間。
“翁之琪部已進抵黃梅,完成對張元亮的合圍,我還把九州城的五萬守軍調去了黃州,制台之李時春也堵住了道興乘的去路,你守安慶的五萬人再一出城便可保無虞,現在劉總兵應該已經離左良玉中軍不到十裡,決戰之日就定在明日正午!”
黃得功說着就命人把消息快馬轉遞給劉肇基。
同時,袁繼鹹也不由得笑道:“靖南侯,你我也不必再待在這裡,何不如去陣前看大戲!擊鼓鳴鑼以壯軍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