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法顯西行
p
“殿下,原白馬寺高僧法顯欲攜四位同行,于五日後西行求法。”
四月下旬,衛朔正在處理政務,從侍衛康龍口中知道了這個消息。
在此次中原整頓中,除了世家豪強外,就屬佛教損失巨大。
不僅大量寺院田産被剝奪,連北方佛教中心白馬寺也成了一片廢墟。
法顯心中苦悶可想而知,但佛門煽動民亂乃不争事實,佛門藏污納垢也是他親眼所見。
失望之餘,法顯決定西行求法,以為東土帶來正宗佛法。
“嘿嘿,沒想到法顯還是走上了西行之路!”
衛朔放下紙筆,坐在那兒思索起來。
華夏民族雖然得天獨厚,占據了東亞最富饒的一片土地,并由此開啟了千年盛世。
但古語有雲:“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為了避免華夏走向原有命運,他覺得有必要開闊華夏民族視野。
更何況民族進步與發展,不能靠閉門造車、固步自封,必須對外展開交流。
衛朔來自現代,他的眼光要比當世任何人看得更遠。
當衆人隻顧盯着腳下這片土地時,他的目光已跳出了狹小中土,越過浩瀚大洋、無邊大陸投向了世界四方。
其中三個地方吸引了他最大注意,其一自然是西方羅馬帝國。
作為當前世上僅存的兩大文明古國之一,對華夏來說,羅馬好比是一面鏡子。
歐洲蠻人都能在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基礎上,誕生了文藝複興,開啟了現代文明,華夏為何不能更上一層樓?
除了西方羅馬帝國之外,美洲大陸與澳洲也是未來開拓目标之一。
前往美洲主要是為了尋找高産作物,至于澳洲則将來華夏最重要的移民地。
衛朔不是沒想過橫渡太平洋、殖民民美洲,但以目前航海技術而言簡直難于青天。
而澳洲相對來說簡單一些,可即使如此,沒有百十年估計也消化不了澳洲。
提起美洲,衛朔不禁又想起了現代網絡上或文史界曾廣為流傳的一個傳說。
周武滅商時,淮夷将軍攸侯喜帶領殷商遺民東渡“天之浮橋”,來到美洲并成為了後來的印第安人,即“殷地安人”。
當然了,這不過是一些人自欺欺人罷了,其實印第安與殷商人之間毫無關系。
但這不妨礙衛朔用之推動海外冒險。
畢竟在華夏傳統文化下,你很難讓古人像大航海時代西方人那樣為了錢去冒險。
可若是冠以尋找炎黃苗裔後代為名,想必定有不少人願意嘗試一下。
至于法顯,衛朔忽然很想見見這位高僧,最好能說服對方将沿途地理、民情記錄下來。
翌日一大早,法顯受邀來到了太極殿上。
法顯已六十歲了,能在這個年齡做出西行求法決定,可見他求取真經意志十分堅定。
今天把發現招來,衛朔已決定對其西行資助一二,以好方便他開口求人辦事。
“聽說大師要去天竺求取真經,可有此事?”
“阿彌陀佛,确實如此。”
“貧僧有感于佛門典籍殘缺不全,想去天竺求取真經,以此來完善佛門清規戒律。”
衛朔不管法顯去取什麼真經,反正取來也沒什麼卵用,日後華夏必是新天師道天下。
不過,他非常希望法顯在取經之餘,給他帶來中亞、南亞一帶地理民情。
“大師可知如何才可以到達天竺?”
“不知!”
“額?!”
這一句話差點兒沒把衛朔噎死,他凝眉看了法顯一眼,卻見其面上古波不驚。
如此看來,法顯是真的不知具體路線,當然了這也不算意外。
在當前這個年代,除了少數商人之外,估計也沒多少人了解西方世界。
想了一下,衛朔提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副草圖,這是曆史上玄奘法師西行時所走路線。
雖然路途遙遠了些,但在眼前這個年代,卻是一條很成熟的到印度的路線,也是被證明到印度可行的路線。
因為這條路線與有漢以來,商旅們走了數百年的絲綢之路,是一條路。
畫完地圖後,衛朔将其遞給了法顯。
“這是孤根據商賈描述大緻描繪出來的西行路線。”
“大師據此西行,隻要不是倒黴到半路丢了性命,幾乎可安全抵達天竺。”
“阿彌陀佛,多謝殿下!”
法顯拿着地圖很激動,他很清楚這份地圖的重要性,讓他對西行充滿信心。
然激動之餘,法顯不由暗暗嘀咕,雍王一向不待見佛門,為何會給他地圖?
在他心中,官府不阻止西行已是得天之幸,哪會想到有今天這一幕!
“阿彌陀佛,不知殿下……”
衛朔擺擺手,打斷了法顯道:“希望大師明白,孤對佛門沒有偏見,隻是對打着佛門旗号欺世盜名之輩不滿。”
“今後隻要佛門遵照河西規矩來,自可安然無恙。”
法顯聞言不由暗暗撇了撇嘴,别看雍王說得好聽,不會打壓佛教。
可新天師道背後有官府明目支持,佛教想要有所發展何其難也!
不過,雍王能如此表态,至少也讓他松了口氣,不用擔心河西滅佛。
正當法顯心思亂轉時,卻聽雍王又開口道:“孤給你地圖,其實還有一事相求。”
“請殿下明言,貧僧一定盡力而為。”
“雖然迫于身份緣故,孤不能給大師更多支持,隻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除了這張地圖外,孤還會讓内閣給你開具一份文書,以方便大師路上通行。”
“孤隻希望大師西行途中,将沿途地理民情記錄下來,尤其西域以西、天竺諸國。”
“隻是這些?”法顯有些不敢相信道。
“隻此一件!不過内容自是越詳細越好,不知大師是否應允?”
“阿彌陀佛,貧僧答應了。”
“好!孤預先祝大師一路順風。”
“多謝殿下,貧僧告辭。”
“對了,忘了提醒大師。”
“這條路被稱為絕路,大部分路段荒無人迹,而且各地戰亂不斷,希望大師好自為之。”
臨别時,衛朔又叮囑了法顯幾句。
法顯聽了衛朔講解路上艱難,并未露出絲毫畏懼之色,隻把西行當成一次長途旅行。
他牢牢記住了各種危險提醒和簡單的應對方法,并答應衛朔一定會記錄沿途山川地貌與人情風俗。
……
在法顯西行後不久,寇謙之從長安匆匆來到了洛陽。
顯然他聽說了有關法顯與雍王之間對話的傳聞,雖然寇謙之并不擔心雍王改信佛教。
但對于任何有可能降低新天師道在雍王心目中地位的事情,他都會重視起來。
“咦?寇天師?你怎麼來了?難得教中發生了變故?”
“不不不!此次貧道是專門來視察新天師道在中原傳教情況。”
“哦,那情況如何?”
“一切很順利,在各地官府、道長努力下,新天師道正以極快速度在底層傳播。”
“嗯,不錯!回去轉告你師父,替孤向他道一聲辛苦了。”
“這些年來,新天師道為穩定河西做出了卓越貢獻,孤不會忘記。”
“能為殿下做事,此乃貧道師徒榮幸。”
“若非殿下一力支持,我新天師道也不會今日之盛世。”
寒暄過後,寇謙之猶豫再三,忽然一咬牙問:“聽說殿下派了一位佛門高僧西行求法?”
“什麼?!孤派高僧去求法?這是誰說的?”衛朔皺眉道。
“如今外界都傳遍了,說殿下讓法顯大師前往天竺求取真經,還給了他一張地圖。”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傳聞?!法顯大師西行是其自發行為,與孤有何幹系?”
“不過,孤倒是真給了他一張地圖。”
原本寇謙之親耳聽到衛朔否認與法顯西行有關,不禁松了口氣,可後面一句卻又讓他把心提了起來。
見寇謙之一副心懷惴惴的樣子,衛朔不禁笑了,同時心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