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劍指漢中
p
公元214年,漢益州牧劉璋向劉備投降。
至此,蹉跎數十載的劉皇叔終于初步實現了隆中對中跨有荊益、鼎足三分的目标。
然而好日子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曹操大軍入漢中,張魯遁走巴西的傳聞。
一時之間,蜀地震恐!
史載:“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不能止。”
曹操克漢中為何給蜀地帶來如此大的驚慌?這要從漢中戰略位置說起。
漢中位于秦嶺之中,是漢水在秦嶺中形成的一片沖積平原。
其四面群山環繞,地形險要。
由漢中向北,有數條棧道險途通往關中平原,自西向東分别是陳倉道、褒斜谷、駱谷和子午谷。
向東沿漢水而下,可抵達上庸郡。
向西經武都,則連接隴右之地。
向西南經陽平關、劍閣、梓潼,可通往成都。
從整體上看,漢中是連接關中與蜀地之間的橋梁。
無論對于關中還是蜀地,漢中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屏障。
如果漢中掌握在關中勢力手上,蜀地即将直接面臨軍事威脅。
以至于蜀右将軍黃權大聲疾呼,稱:“如失漢中,則三巴不振也!”
由此可知,漢中對蜀地割據勢力的重要性。
此次河西攻伐蜀地,首先便要奪取漢中這塊戰略要地。
派出請旨特使後,衛朔并未傻等朝廷旨意,而是早早開始謀劃攻蜀大計。
在對蜀作戰會議上,除了王鎮惡、王買德、姜紀、崔宏、胡藩、桓振、朱齡石、毛德祖、沮渠男成等将參與外,還有當初從蜀地率流民北歸的牛壽被邀請參加。
這是牛壽第一次進入樞密院内,看什麼都稀奇,尤其當他看到那副巨大沙盤時,更是瞠目結舌。
他自知地位不高,今日有幸進來,不過是因他在蜀中生活多年,了解蜀中地理罷了。
因此一進來,牛壽便十分知趣地坐在了角落裡。
桓振等将看到有陌生人闖入,不由暗暗詫異。
須知雍王早定下鐵律,非軍士無故闖入樞密院者,等同于通敵、洩密大罪,而嚴重者甚至會被直接處死。
但大家看到牛壽并未遭到驅逐,遂想到其中必有内情。
一時之間,大家好奇地打量着牛壽,不知此人因何被請來參加軍事會議。
須臾,雍王虎步而入,衆人齊刷刷起身行禮。
大廳内一片寂靜,衆人将目光投向衛朔,等着雍王決斷。
衛朔掃了衆人一眼,同時也看到了角落中站着的牛壽,便向對方點頭示意。
“咳咳,大家可能很奇怪,孤為何叫一個不相幹的人過來。”
“爾等有所不知,仁卿回歸故裡前,曾在蜀地居住數十年,深知蜀中地理。”
“而欲破叛軍,須先明其地理。”
“接下來讓仁卿先給大家講講蜀中地理,而後再據此排兵布陣。”
“仁卿請吧!”
“哎呀,殿下言重了,何敢言請字?”
“請諸位将軍放心,壽一定知無不言,以助大軍盡快平叛叛亂、拿下蜀地。”
牛壽頓了頓,接着說道:“殿下、諸位将軍,據老夫了解,若要談西蜀地理,則不能不提到幾個關鍵地方。”
衆人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牛壽提了起來,紛紛将目光投向對方。
牛壽擦擦額頭緊張的汗水,指着地圖上一座關隘道:“第一個地方便是陽平關。”
“陽平關西控川蜀,北通秦隴,後依景山,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雲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于其間,極天下至險,可謂天下雄關。”
“其不僅是漢中西邊門戶,還是南下蜀地之關鍵。”
“經陽平關南下,過金牛道,将直抵劍閣。”
“劍閣乃蜀地北邊門戶,也是老夫要講的第二個關鍵地方。”
“從蜀漢丞相諸葛亮置關戍守以來,劍閣已成為漢中入蜀之第一險關。”
“當年,鐘會滅蜀統大軍十餘萬困頓劍閣之下不得寸進。”
講到這兒,牛壽忍不住提醒道:“若殿下攻打蜀地,不想走劍閣,則須繞道陰平。”
他長籲一口氣道:“當年,老夫曾詢問過許多當地山民,從陰平小道可直抵江油關。”
“隻要順利占領江油,劍閣便失去天險作用,而成都無險可守之下,将不日可破!”
聞言王鎮惡眉頭微蹙道:“陰平小道盡是高山峻嶺,怕是不易通過。”
“且鄧艾舊事不遠,谯縱又是蜀郡大族,豈會不知蜀漢是如何亡地?”
“他隻需派少數人馬扼守險要,則我等恐插翅難越摩天嶺。”
王鎮惡顯然早對巴蜀山川做過研究,其完全不同意牛壽建議。
他連連搖頭道:“此計過于兇險,不宜實施。”
牛壽尴尬地站在那兒,頗有些手足無措,顯然他也意識到自己剛剛孟浪了。
但作為世家名士,他也有功名利祿心,如今有機會在雍王面前露臉,自然不願放過。
好在衛朔并未怪罪他,而是溫和地安慰了牛壽幾句,繼續向他詢問蜀地、漢中情況。
接下來牛壽不敢再胡亂提意見,而是老老實實地把定軍山、天蕩山、褒城等漢中險要地理詳細介紹給衆人。
雖然牛壽極力想表現,但衛朔并不信任對方,隻将其當成一般顧問罷了。
等牛壽離去,衛朔這才與王鎮惡、王買德、姜紀、崔宏等人密議攻蜀大計。
“據牛壽描述、加上斥候探查,臣等已大緻摸清了漢中防線。”
“大體上來說,漢中形成了以棧道隘口為第一防線;以城固、沔陽兩城為第二防線,以南鄭、陽平關為第三防線的縱深防禦體系。”
“其中陽平關乃重中之重,不僅扼守漢中西大門,還是由漢中南下蜀地之關鍵。”
“故臣等以為,當下我軍應趁敵人不備,即刻發動突襲,先拿下漢中外圍防線。”
……
公元396年十月,從建康降下一道诏旨,命雍王率軍征讨西蜀。
消息傳來,西蜀上下一片震恐,蜀王谯縱忙召集衆人商議對策。
“老夫早提醒過爾等,不要背叛朝廷,不要背叛朝廷。”
“可你們各個野心勃勃,偏偏不聽良言相勸。”
“現在好了,禍事來了吧?!”
“嚇……嚇,大禍臨頭、大禍臨頭啊!”
雖然谯縱平日裡為人平和,但老實人發起怒來尤為吓人。
面對谯縱大聲咆哮,谯道福、侯晖、陽昧等叛軍将領全低着頭,不敢發出一絲響動。
“主公且息雷霆之怒,如今再後悔為時已晚。”
“唯今之計,必須馬上調派兵馬馳援劍閣、陽平等各地關隘。”
“隻要守住關隘,将河西軍擋在外面,哪怕雍王再厲害,又能奈我何?”
正當西蜀上下惶恐不安時,忽聽角落中有人慨然而起,講了上面一段話。
此人非旁人,乃谯縱族人谯道福,谯縱入主成都後,将其提拔為輔國将軍。
谯道福算是谯縱麾下最有能力的部下,不僅足智多謀,領兵打仗也頗有一手。
如今谯縱早心亂如麻,聽見谯道福開口講禦敵之策,頓時來了精神。
“道福,你可有退敵妙計?”
“大王,想要退敵怕是很難呐,臣隻能勉力而為。”谯道福苦笑道。
“河西大舉南侵,雖然打着平叛幌子,但觀其行事,顯然雍王早已盯上蜀中。”
“除非雍王占得蜀中,不然其不會輕易退兵。”
“而今隴右、關中盡為河西所屬,使得子午道、褒斜道等入蜀棧道悉數向其敞開大門。”
“别看朝廷才剛給雍王下旨,但臣懷疑河西大軍恐早已開動。”
“甚至不排除對方已拿下陽平關等棧道上各處要隘,打開了南下漢中之門戶。”
“什麼?!道福是說漢中已然失守?!”谯縱滿臉駭然道。
“若臣所料不錯,十有八九會如此。”
“眼下我軍唯一可仰仗者,便是劍閣天險。”
“以劍閣之險,足以擋住河西兵鋒!”
“大王無須慌亂,隻要守住劍閣,哪怕漢中丢失,也無損大局。”
“至于說退敵之策……”
“臣不主張主動出擊,力主堅守關隘,坐等河西軍不戰自潰。”
“好!就依輔國将軍之議行事。”
當下衆人計議已定,谯縱以谯道福為大軍統帥,統三萬兵馬北上,以抵禦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