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北魏革新
翟钊見大勢已去,立即逃歸滑台,翟遼得知大軍潰敗的消息後,登時吓得一命嗚呼。
翟钊甚至來不及給父親辦喪事,匆忙帶上妻子、孩子,與部分幕僚逃亡西燕。
在這股逃亡人群中,唯崔宏、崔逞兩人神色平常,沒有任何擔憂,眉宇間反而隐隐有幾絲興奮之色。
崔宏、崔逞皆是清河崔氏出身,不過并非同族近親,隻是祖上有些關系。
崔逞六世祖(一說五世祖)乃曹操謀士崔琰,是崔宏六世祖曹魏司空崔林從兄。
崔逞雖然不像崔宏從小才名遠播,但同樣才華出衆。
曆史上,崔逞出身于官宦世家,初仕前燕政權,負責撰寫前燕國史《燕記》。
後曆仕前秦、翟魏、後燕三朝。後燕發生内亂時,崔逞攜家人投靠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任命他為尚書,總領三十六曹,不久改任禦史中丞。
崔逞繼承了先祖崔琰剛正不阿的性格,後來因言辭傲慢以及草拟對東晉請兵的答覆信不合道武帝心意,而遭道武帝賜死。
崔逞之死,在當時是一件大事,使得南方士族就此對北魏寒心,甚至促使東晉宗室司馬休之等轉投南燕,而使得道武帝對此心生懊悔。
不過,這一世因河西橫空出世,間接地改變了崔逞原有命運。
他沒有在翟魏被滅後投靠後燕,反而在族兄崔宏建議下,有意轉投河西。
當初被翟魏俘獲後,幸與崔宏相識,他又通過崔宏了解了不少河西情況。
特别是當朔方大捷傳至中原後,崔宏、崔逞兩人一直在尋找機會脫離翟魏。
而今翟魏被慕容垂擊破,兩人終于等到絕佳時機。
……
翟钊逃到西燕後,受到慕容永熱情款待,還封其為車騎大将軍、兖州牧,東郡王。
翟魏的滅亡,讓後燕的勢力拓展到黃河以南地區。
翟钊統治的七郡三萬八千多戶民衆,也都落入後燕之手。
慕容垂任命章武王慕容宙為兖州、豫州二州刺史,鎮守滑台,又将靠近東晉邊境的七千多戶徐州民衆,遷到黃河以北的黎陽,并任命彭城王慕容脫為徐州刺史,鎮守黎陽。
公元391年,七月,慕容垂從南方前線回到邺城。
他又以遼西王慕容農為都督兖州、豫州、荊州、徐州、雍州五州諸軍事,鎮守邺城,看護着後燕南大門。
解決掉南部威脅後,回到中山的慕容垂将目光對準了一山之隔的西燕。
這讓慕容永感到壓力倍增,為此他急忙遣張騰為使,前往河西求援。
……
公元391年,夏,整個北魏依舊沉浸在朔方之敗中,無法自拔。
拓跋珪帶着人四處巡視,以安定各地人心。
除了核心部族外,時時刻刻,都有牧奴和奴隸在逃亡。
為了阻止低賤牧奴和奴隸逃亡,各部落青壯全被動員了起來,到處抓逃奴。
“該死的河西!”拓跋珪吃了一口幹糧,低聲罵道。
他當然有理由痛罵河西了。
因為,北魏如今遭遇的一切困境,全是河西人導緻的。
先是朔方大敗,損失了數萬精銳騎兵,導緻北魏實力大損。
緊接着後套平原又被占去,讓北魏少了一塊水草豐美的草場。
特别是今年開春以來,河西在朔方搞什麼計口授田,吸引了大批牧奴、奴隸逃亡。
更讓拓跋珪感到為難的是,河西軍不斷在河套進行軍事演練。
每次當他派出軍隊警戒時,河西軍總是演練一下就離開,毫不理會對面魏軍。
以當下北魏國力,絕不可能将有限物資浪費在這上面。
假若北魏不管不顧,誰知河西軍會不會趁勢偷襲?
須知九原城以西是一馬平川的前套平原,騎兵隻需數日,即可兵臨北魏王城。
毫不誇張的說,失去了九原城,北魏西邊再無安全可言,直接暴露騎兵威脅下。
因此即便拓跋珪明知河西軍不太可能突襲盛樂,他仍然不敢麻痹大意,依舊向西派出騎兵保持警戒。
哪怕隻派出數千騎兵,人吃馬嚼,長時間下來,北魏依舊吃不消。
事到如今拓跋珪忽然發現,除非集中國力與河西抗衡,不然河西耗也能把北魏耗死。
可若要集中國力,則必須打破原有部落制,像中原學習,推行郡縣制,改革民政。
以前拓跋珪在燕鳳、張兖、許謙等漢族官僚協助下,曾試着對北魏進行革新,但因受到拓跋貴族抵制,最終不了了之。
“不行,必須盡快推動改革,不然……”拓跋珪在心裡暗暗打定了主意。
正當他想着心事時,忽然一騎南來,一個騎兵在馬上喊道:“大王,朔方急報!”
騎兵跑到拓跋珪跟前,翻身下馬,跪在地上道:“禀大王,剛剛得到消息,河西要在朔方推行均田制,對牧民編戶齊民,搞得朔方諸部頭人和貴族紛紛反對,有人暗中請大王出兵為其主持公道。”
“還有這等情況?”拓跋珪聞言,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這時,旁邊張兖出言道:“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河西向來敵視世家、部落貴族,其推行之政策多為限制世家、部落貴族。編戶齊民等于是将部落頭人、首領控制的人口解放出來,成為受官府直轄的納稅戶口。”
拓跋珪聽到這兒,登時眼前一亮。
眼下其正想方設法削弱國内貴族實力,以彌補國家不足,正好河西為他指明了方向。
“長史,你說北魏可效仿河西嗎?”
“大王有意進行深徹變法?”張兖作為拓跋珪心腹,對其心思自然是了若指掌。
“知我者,洪龍也!不錯,寡人确有此意。如今北魏事事被河西壓了一頭,若再不想辦法強大邦國,未來隻有滅亡一途。”
“大王既有此雄心,臣敢不竭盡全力輔佐?”
“好,寡人有洪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接下來拓跋珪與張兖将全部精力用來讨論各種新政,對出兵朔方一事毫無興趣。倒不是拓跋珪忘了朔方之敗,也不是他不願收複朔方,實在是眼下北魏力有未逮。
最關鍵的是,朔方諸胡經過北魏、河西再三修理後,實力大損,根本無力推翻河西。
北魏冒然插手,很有可能是白白犧牲罷了。
“以長史之見,在國内有推行均田制的可能嗎?”
“若是在朔方大敗前,臣絕不贊同大王改革。可如今不一樣,經過朔方之敗,國内各方早已痛定思痛,認為到了非變不可之地步。”
張兖這話的确不錯,隻有身處絕難之境,人們才會反思過去錯誤,才會想着要改革。
北魏改革除了人心思變外,更因為河西為衆人樹立了榜樣。
正是經過一系列改革,河西才一步步從弱小走向強大,因此誰也不能忽視河西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登國六年(公元391年),拓跋珪在各方支持下,開始效仿河西推行新政令。
每天都有新政令貼在盛樂城東門,立時圍來衆人觀看。
新政内容大緻包括:一、大魏國民,無論貴賤,均按人頭分田置地。
二、分田置地民衆劃定居住區域,造屋建房居住。
三、按人口數量,地域廣窄分别設立州(郡,府)縣,亭。
四、各州(郡,府)縣均設學堂,分工,農,兵,商,儒等科目。
五、外部人入我魏國以大魏子民對待。
六、國家量才取人,不以出身貴賤而論……
北魏這場改革影響深遠,加快了内部漢化速度,促使拓跋鮮卑由遊牧民族,向農耕民族轉變,并極大地增強了國力,為日後與衛朔争奪北方霸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