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44章 公主選婿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瘋子161414 3233 2024-01-31 01:13

  不知何時,天子突發奇想,欲招衛朔為驸馬。

  司馬曜膝下長女晉陵公主司馬婉,今年芳齡十二,業已到了談婚論嫁之年齡。

  原本依照傳統,晉陵公主夫婿不出意外,應該是某一世家名士。

  甚至有傳言,天子已相中了陳郡謝氏子弟、謝安之孫、護軍将軍謝琰三子謝混。

  其實并非是天子看中了謝混,而是受天子之托,負責為公主選婿的王珣,舉薦了謝混。

  在衛朔沒來之前,司馬曜覺得謝混年輕有美譽,又出身名門,算是個不錯人選。

  可如今再看謝混,天子頓覺得不過如此。

  司馬家選婿向來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性,其中既有劉惔、王獻之這類世家名士,也有王敦、桓溫一樣的枭雄豪傑。

  司馬曜欲招衛朔為驸馬,并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天子雖然能力平平,可他并不傻,也清楚江東内部危機四伏。

  而更可怕的是,皇室下一代出了問題——太子司馬德宗又是個白癡。

  據史書記載:司馬德宗,孝武帝長子,“幼而不慧。”

  何止是不慧,有嘴不會說話,冷熱饑飽不能分辨,喝水、吃飯、睡覺、起床都不能自己料理。

  加上旁邊有個大權在握的司馬道子,司馬曜十分擔心再次發生‘八王之禍。’

  為了牽制司馬道子,司馬曜相繼提拔了王恭、殷仲堪等一大批心腹,出鎮地方。

  然天子也擔心晉陽王氏、陳郡殷氏,效仿琅琊王氏、陳郡謝氏那樣尾大不掉。

  為此,他甚至開始暗中扶持寒門出身的劉裕。

  如今他又看上了坐鎮大西北的衛朔,希望借助河西,來制衡朝中各派。

  考慮到衛朔已有妻子、兒子,司馬曜沒冒然下诏,先将王珣等心腹找來商議。

  “衛卿現在何處?還在京口嗎?”

  “回陛下,據最新消息,大都護一行已離開京口,正在回建康途中。”

  “那個京口卧龍也跟着一起離開了?”

  京口卧龍指的是劉穆之,随着衛朔三顧延請,使得劉穆之大名已傳遍江東。

  除了受到寒門士林追捧外,連朝堂上下、世家權貴也多有耳聞。

  不過,大多數世家依然看不上劉穆之,私下提起時也多用‘槟榔主簿’蔑稱之。

  “嗯,除此之外,尚有數名寒門子弟追随。”

  對于衛朔大肆招攬寒門人才的舉動,朝廷上下觀感頗為複雜。

  有的人對此不以為然,覺得衛朔此舉本末倒置,不足為慮。

  也有部分有識之士指出,若不加以制止,長此以往,寒門庶族人心将盡歸河西。

  “好了,大家不要吵了!”

  “朕既已答應衛卿,允其自行招募人才,哪能出爾反爾?”

  “今天把諸位找來,是朕有一件棘手事與大家商量。”

  司馬曜猶豫了一下,才向衆人和盤托出。

  “諸位當知,朕有一女,将到出閣年齡。”

  “環顧天下青年才俊,無有超過大都護者。”

  “故朕有意招大都護為驸馬,隻因其有妻妾子女,恐引起外界非議,以及大都護誤會。”

  “敢問諸位卿家,可有什麼辦法讓朕得償所願?”

  天子此言一出,在場王珣、徐邈等哪還不明白個中深意,知道這是朝廷慣用手段。

  晉室有靠籠絡世家名士和‘有才之士’維持統治的傳統,其中嫁宗室皇女是最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如之前桓溫、劉惔、褚裒等人皆是範例,眼下司馬家顯然又看上了雄踞西北的衛朔。

  衆人私下裡仔細一琢磨,忽然覺得天子這步棋走得極妙。

  雖然衛朔屬于一方諸侯,但因其偏居西北,不足以威脅江東安全。

  故無論衛朔再怎麼做大,朝廷、天子都不會坐卧不甯。

  反倒将其拉到皇室一邊,作為外在輔助力量,有利于天子掌控朝局、平衡地方。

  “啟奏陛下,臣以為不妨設左右夫人,以公主、原配皆為其正妻。”

  “左右夫人?曆代可有前例?”司馬曜不由一喜,若再能找到前朝故例,那就太完美了。

  “早在我朝武帝時,當時太尉賈公充先娶李婉為妻,後因李家出事,李婉被判罪流放而離異,又再娶郭槐。”

  “不久以後,李婉遇赦,武帝特許賈充娶兩個正妻,稱為‘左右夫人’。”

  “雖賈公懼妻子郭槐之威,最終辭讓了準置兩夫人的诏書,也足以讓後人依例行事。”

  “此言大善!”

  有武帝、賈充之例在先,當下司馬曜再無顧慮,立即就要下旨冊封。

  最後還是王恭等人攔住了他,大家一緻認為最好找人先探探大都護口風為好。

  “衆卿以為派誰去為好?”

  衆人互相看了一眼眉頭緊皺,一時間沒有好人選。

  此人既然代表皇室,地位自然不能太低了,同時還得跟衛朔有點兒交情,不至于去了無法開口。

  過了好一會兒,卻見王珣欲言又止。

  “陛下,臣倒有一人選,卻不敢明言,擔心陛下懷疑臣别有用心。”

  “哦?不知是何方神聖?請愛卿明言,無論是否合适,朕都不怪你。”

  “諾!此人乃吾四叔王劭三子王谧,其少有美譽,拜秘書郎,現已過繼給三叔王協。”

  一聽是王谧,司馬曜立馬就明白王珣為何會顧慮重重。

  王谧跟别的王家人不一樣,此人一向跟桓玄親近。

  而天子又一向跟桓家不對付,怪不得王珣欲言又止。

  “陛下,堂弟王谧在江陵時跟大都護有一面之緣,雙方私交不錯。”

  天子左思右想,發現朝野上下竟再也沒有比王谧更合适人選,隻好命其去會衛朔。

  ……

  太遠十七年臘月初,一支約數百人的車馬隊仗,在官道上匆匆行進。

  車轍壓在厚達半尺有餘的雪層上,發出嘎吱嘎吱脆響。

  時已午牌,人馬行至山巒陰壁,漸近建康都城。

  忽然有馬蹄聲哒哒從後隊朝前隊奔來,馬上一人年約三十開外,瘦削臉龐,頭紮兩棱角巾,身着一件寬領刺文長袍,雙目炯亮有神。

  有侍衛低聲道:“讓開,讓開,右司馬來了!”

  被衆侍衛稱為右司馬者,正是新加入河西的劉穆之。

  為了考較劉穆之,離開京口後,一路食宿安排衛朔皆交由劉穆之負責。

  雖然都是些細微小事,許多名士大才也常常不屑去做。

  殊不知,細小之處見成敗,小事做好,大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果然,劉穆之不但沒有對此感到不耐,反倒将各種事情安排地井井有條,憑借自身才華赢得衆人一緻贊歎。

  隻見劉穆之翻身跳下馬,看了一眼滿臉疲色的侍衛們。

  “連續趕了兩個時辰,大夥兒都乏了吧?”

  “多謝右司馬挂念,都他娘是老軍伍了,吃這點兒苦不算什麼。”

  “想當年在下随大都護東征朔方,也是這樣寒冷的冬天,大軍曾連續行軍一天一夜,未吃一口幹糧,滴水未進,愣是搶在魏軍前列陣布防。”

  “這些侍衛都是從廂軍府兵中挑選出的精銳,何曾懼得這點行程?!”

  劉穆之滿意地點點頭,大半月來,讓他感觸最深者,莫過于吃苦耐勞的河西将士。

  也難怪大都護在西北威名赫赫,有此雄師勁旅何愁天下不定?

  “大都護有令,先讓大夥兒停下休息一刻鐘,等下一口氣趕到建康。”

  “全隊就地歇息,不得四處走動。”

  大隊人馬迅即原地站定,刀不離身,缰不離手,就近或坐或卧,喝水的喝水,啃幹糧的啃幹糧,一望便知為一支訓練有素、軍容嚴整的軍隊。

  剛剛安排好前隊,劉穆之正要回身去向衛朔彙報。

  忽然從遠處官道上傳來一陣馬蹄聲,隻見約莫有數十騎遠遠朝這邊馳來。

  為首者年約五十多歲,身長八尺,身穿道袍,面容清矍,颌下三縷長須。

  寒風吹過,袍袖、胡須徐徐飄動,仿佛神仙再世。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