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高僧為使
待後涼、南涼相繼滅亡,西秦也逐漸籠罩在一片恐慌氣氛中。
丞相出連乞都、禦史大夫史悌眷、立義将軍越質诘歸、左仆射邊芮、民部尚書王松壽、右仆射秘宜、兵部尚書杜宣以及侍中方弘、麹景等,正站在王宮大殿上交頭接耳。
“杜尚書,爾身為兵部尚書職責所在,不知能否向我等透露些信息,也省得大家人心惶惶胡亂猜測。”
杜宣滿臉苦澀之色,向周圍同僚拱了拱,歎息道:“諸位高看在下了,局勢變化太快,宣也不知具體情形。”
“在下隻聽說南涼秃發利鹿孤已正式向河西遞表降書,如今大都護衛朔正分兵清剿各地羌亂。”
“唉,沒想到河西軍恐怖如斯,隻用了一個月竟相繼滅掉南涼、後涼,如此一來西秦危矣。”
“誰說不是,将來一旦河西軍兵鋒東指,也不知守不守得住黃河防線。”
“不是老夫說風涼話,當年烏亭大戰的結果,就已定下了今日之危!”
聽得周圍同僚們竊竊私語,丞相出連乞都與左仆射邊芮互相對視一眼,同時歎了口氣。
唉,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大王駕到!”
正當衆人竊竊私語時,屏風後面傳來内侍叫喝,大殿上登時安靜下來,衆人紛紛肅穆而立。
乞伏乾歸陰沉着臉走到王座前站定,向左右掃視了一眼,又從袖中掏出份文書。
“諸位,寡人已得太子急報,眼下南涼、後涼已亡,河西軍不日将兵臨城下。”
“什麼?!南涼真亡了?!”
“完了,完了,這下真完啦。”
“怎麼會這樣?”
“大王不是已派出援軍?怎沒聽說援兵血戰消息?是不是大軍畏懼不前?”
“對對,對,肯定有人畏敵如虎,以至于錯失良機。”
“我等向大王請命,将那些畏敵者盡數拿下問罪。”
“最好将其抄家滅族,非如此不能以儆效尤。”
南涼滅亡的消息一經證實,大殿上登時亂成一團。
甚至有人将還将責任推到乞伏轲殚頭上,認為是他沒盡到職責,才導緻了南涼滅亡。
見各臣屬不思盡忠報國,反倒互相推诿指責,尤其還大肆指責乞伏轲殚,乞伏乾歸終于忍受不了了。
他冷哼一聲道:“行了,都瞎胡咧咧什麼?!”
“寡人再告訴爾等一個不利消息,省得胡亂指責。”
“那個被爾等指責、謾罵的乞伏轲殚将軍,早已身死殉國。”
“啊?”這下朝臣們一下子傻眼了,紛紛心虛地低下頭。
雖已震懾住朝臣,可乞伏乾歸也沒心思再追究衆人。
他掃了一眼衆文武,心情頗為沉重道:“諸位,今局勢危急,稍有不慎西秦将步南涼後塵。”
“今後當何去何從,還請諸位教我。”
“大王,今大都護衛朔如日中天,麾下将士如雲、謀臣如雨,我西秦如何是其敵手?”
“更别說南涼、後涼相繼滅亡,河西再無後顧之憂。”
“臣以為除了投降外,再無其他出路。”
看着大殿上力主投降的世家大臣,乞伏乾歸騰地一下湧起滿腔怒火。
“投降?爾等知道投降意味着什麼嗎?”
“不光寡人會失去權力,你們也别想好過。”
“還記得當初衛朔是怎麼對待世家?所有田産、部曲、佃戶都将被統統收繳。”
“沒了這些東西,你們拿什麼去享受榮華富貴?”
“哈哈哈,别告訴寡人,爾等打算就此隐居山林,過上普通人生活。”
乞伏乾歸從未想過投降,因為他十分清楚,投降即意味着乞伏氏數年心血将化為烏有。
這對于嗜權如命的乞伏乾歸來說,比殺了他還難受。
不過,乞伏乾歸比秃發兄弟奸猾,他深知僅靠他一人絕對不行。
隻有利用衛朔敵視世家,激起衆人同仇敵忾之心,方有望擋得住河西軍。
果然,當他将衛朔對付世家的過往一一講出後,投降派瞬間改變态度,叫嚣着與河西決一死戰。
“寡人明知河西強盛,也要堅持抗争,非為個人一己之私。”
“實因衛朔暴虐不堪,視世家為仇寇。”
“乾歸不才,為還西北朗朗乾坤,願與諸人一起共抗河西。”
“臣等願随大王血戰到底。”
接下來衆人也開始圍繞如何抵禦河西,紛紛獻計獻策。
“衛大都護,自高昌起兵,一路東來,縱橫數千裡,曆經戰陣從無敗績。”
“以臣之見,僅靠西秦絕非其敵手。”
“國主,若要對抗河西,唯有引入外援不可。”
“外援?邊尚書可是指後秦?”
“然也,目前來說,唯一有可能壓制河西者,隻有後秦。”
“另外,後秦也肯定不樂意看到河西全取隴右,那樣一來後秦将被河西兩面包圍。”
“邊尚書之意,是想讓寡人要向長安求援?”
“正是,不向長安借兵,僅靠西秦想要跟河西對抗,這是不可能的。”
邊芮斬釘截鐵道:“而且動作還得快,必須趕在河西出兵之前!”
“諸位愛卿,爾等說說派誰去長安為好?”
丞相出連乞都想了一下出班奏曰:“大王,臣聽說後秦皇帝笃信佛教,不如以鸠摩羅什大師為使臣前往後秦。”
“隻要大師在姚苌面前替西秦說幾句好話,求援一事将事半功倍。”
“啊?讓大師去關中?這……能不能換個人?”乞伏乾歸面露不舍道。
鸠摩羅什可是乞伏乾歸心頭肉,哪怕局勢到了眼前危局,他仍然不舍得放鸠摩羅什去長安。
當初鸠摩羅什離開姑臧欲往關中傳教,不料剛一渡過黃河,踏上西秦國土,就被當地軍士截留。
好在西秦國内崇佛,那些軍士并未為難鸠摩羅什,反倒在獲知他真實身份後,立即禀報給了乞伏乾歸。
乞伏乾歸聽說捉住了一個高僧,還以為普通大師,等見了面,才發現原來是鸠摩羅什。
他對鸠摩羅什與苻堅之間的故事早已有聞,且同樣崇尚佛教,于是便把大師留了下來。
鸠摩羅什原本是要往關中去的,見乞伏乾歸熱情地挽留,心想弘法不分地域,到哪裡都是度人,就安心留下來。
自從鸠摩羅什到了金城,很快就以精湛的佛法折服了西秦上下,甚至有時乞伏乾歸還會向他請教一些軍國大事。
而鸠摩羅什每此都以極高智慧給乞伏乾歸提出良好建議,這也讓他備受乞伏乾歸重視。
“敢問大王,弘揚佛法與保存國祚哪個重要?”
雖然乞伏乾歸心中仍不太樂意,可如今局勢危如累卵,也隻能忍痛割愛了。
……
西秦上下認真分析了當前形勢,一緻認為此次大都護衛朔舉重兵南下,其目的絕不隻是為了南涼、後涼兩個小國,很有可能是為了打開東入關中之戰略通道,進而圖謀隴右。
這從二涼滅亡後,河西軍不但未有撤軍迹象,反倒在黃河對岸布置兵力,即可說明其有一統隴右之意圖。
經衆人再三商量,認為眼下最要緊的是做好三件事。
其一,要立即派使臣到長安求和,隻要能讓後秦出兵,無論什麼條件也在所不惜。
其二,需盡快派遣兵力布防大河沿岸渡口,以防止河西軍偷渡黃河。
其三,派人通知乞伏益州暫且放棄攻打天水,立即率軍退守狄道。
随後乞伏乾歸以鸠摩羅什為使節前往長安求援,就這樣耽擱了近一年之久,鸠摩羅什終于如願前往關中。
于是,在乞伏乾歸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鸠摩羅什袈裟芒鞋,肩扛槐木禅杖,上面系一個小包裹,裡面放這一隻缽與幾卷經書,離開了金城。
這一次,他輕輕地走了,正如他輕輕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