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撤離遼東
p
十二月中,等高湖從河西返回,才發現遼東形勢已然大變。
魏軍在内應幫助下,不僅攻破龍城,還殺死了燕王慕容會。
隻因高句麗虎視在側,拓跋珪沒有急于南下攻打遼西走廊,而是繼續向與高句麗對峙。
值此關鍵時刻,高湖帶着河西水師抵達了遼東。
剛一上岸,心急如焚的高湖便打馬向臨渝關方向疾奔而去。
而此時關内人心惶惶,遼西王慕容農也沒了昔日風采,隻一味躲在府内飲酒消愁。
自從龍城陷落後,慕容農已不再奢望什麼擊退魏軍、保住國祚。
眼下他過一天是一天,專等魏軍來攻時,戰死殉國了事。
這天,慕容農像往常一樣獨自在府中喝悶酒,忽然走進一員小校。
他醉意朦胧道:“何事?是不是魏軍打來了?”
“禀大王,高刺史帶着河西援軍回來了。”
“援軍?呵呵,哪裡有什麼援軍……”慕容農苦笑道。
“大王,誰說沒有援軍?”
話音未落,隻見高湖昂首步入大廳。
剛進來,頓時一股刺鼻酒味兒直沖鼻孔,不由讓他眉頭緊皺。
高湖擺擺手,将小校打發出去。
“大王,雖然眼下局勢危急,可您也不至于頹廢至此吧?”
“若讓關内将士看到您這樣,這軍心、士氣還怎麼維護?”
“軍心?士氣?呵呵呵,早沒了,沒啦……呃!咕咚!”
“高刺史,你怎麼回來了?我……我還以為你不回來呢?!”
高湖上前搶過慕容農手上酒壺,盯着對方眼睛道:“大王,你要振作起來!”
“關内數萬将士、百姓,可全靠您指條明路呢。”
“嗚嗚……”
慕容農埋頭恸哭,邊哭邊道:“我對不起父皇,對不起兄長,沒有保住侄兒,也沒保住大燕。”
看着眼前萎靡不振的遼西王,高湖恨不得一刀砍死對方算了。
但他深知,接下來能不能順利撤離遼東,還得靠慕容農配合。
想到這兒,他強壓下内心不滿,上前拉起遼西王,與對方保持面對面。
“大王,臣這一次出使河西,有幸見到了雍王,并将遼東困難當面向其一一禀明。”
“雍王慷慨,雖明知遼東局勢不可挽回,卻還是派出水師來助大燕一臂之力。”
“雍王仗義出手,農銘感五内,然眼下局勢已不可挽回,區區河西水師又有何用?”
“大王所言甚是有理,河西水師也确實不足以挽回大燕頹勢。”
“但是,有了河西水師,關内數萬軍民便有了一條退路。”
“退路?什麼退路?”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今燕國大廈将傾,大王若繼續坐困孤城,恐難逃敗亡。”
“不若随河西水師南下避難,等日後機會成熟再反攻遼東、收複舊土。”
這時,慕容農情緒已漸漸穩定下來,同時也搞清楚了高湖真正目的。
什麼日後反攻了遼東、收複舊土,全他娘的是屁話。
不出意外,高湖肯定得到了雍王保證,想從海上撤往河西。
如果這事發生在龍城陷落前,慕容農十有八九會把‘吃裡扒外’的高湖抓起來大卸八塊。
可如今事已至此,連段矶、段速骨、段誼等段氏族人都投降了魏國,更何況漢人高湖?
今北燕已是破船一艘,是個人都想尋機脫離它。
哪怕不用派人調查,慕容農都能猜到城内肯定已有不少人暗通魏軍。
如今高湖想去投靠河西,自然也沒什麼可指摘的。
隻不過,慕容農早心存死志,對所謂逃亡一事根本不感興趣。
當下慕容農略微沉吟一下便道:“若我所料不錯,高大人是不是已轉而效忠長安?”
慕容農把話挑明後,頓讓高湖不知該怎麼回答。
原本他打算以南下投靠慕容德為由來忽悠慕容農,可沒想到卻被慕容農窺破底牌。
高湖斟酌了一下,決定毫不含糊地向慕容農表達自己态度。
在這種時候,與對方坦誠布公,顯然比隐瞞事實更為有利。
雖然這樣做有些冒險,但高湖深思熟慮後,依然下定了決心。
“大王猜得沒錯,在下确實有意轉投河西。”
“若是大王對此感到不爽,在下深表歉意。”說着高湖對着慕容農深深一揖。
“呵呵……果然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呀!”慕容農滿臉苦澀道。
“不過,我能理解高刺史選擇。”
“如今連慕容子弟都忙着投降索虜,我又何必苛責高大人?”
“多謝大王理解。”
兩人講開後,不知該說些什麼,一時間竟陷入沉默,
過了半晌,慕容農方問:“你準備帶哪些人走?”
“這,這……這個要看個人意願。”
原本按照雍王交代,高湖除了帶自家人離開外,還将帶走城内工匠、漢人。
但眼下慕容農既然知道了撤離計劃,原先計劃恐怕很難實現。
果然,隻見慕容農重重冷哼一聲道:“你若把人都弄走了,孤拿什麼禦敵?”
慕容農雖然已心存死志,卻也沒想着束手待斃,還打算多殺幾個索虜出口惡氣。
如此一來,他肯定不願撤離計劃影響到臨渝關城防。
“這樣吧,在下把城内工匠、漢人全部帶走,剩下的人留下助大王守城。”
“那你怎麼保證不走漏消息?一旦有絲毫風聲傳出,留下來的人還不得炸鍋?”
“那……那總不能隻讓臣一家離開吧?”
“這樣不行嗎?”
“當然不行!我可是跟雍王打了包票,一定要把城内漢人帶走。”
“再者,大王既已決心殉國,您又何必拉着無辜者陪葬?”
高湖這話說得很直白,他需要用城内漢人作為投效河西的見面禮。
但慕容農卻擔心消息走漏,破壞他死守臨渝關、與魏軍血戰的大計。
“哼!若是沒有本王允許,你們能順利離開?”
高湖不理會慕容農威脅,繼續勸道:“大王,您即使把我們留下,也不會有任何意義。”
“我高家幾代人為燕國效忠,而臣也不過是在大勢不可違下,才投靠了河西。”
“大王為何不能看在往日情面上做個順水人情?”
慕容農被說得啞口無言,過了許久,面色終究和緩了下來。
“并非是寡人不通人情,實在是此事關系到臨渝關城防,寡人我不能擅自放任爾等離開。”
“除……除非大淵想出一條兩全其美之策,不然休怪本王不念舊情。”
高湖雖然不忿慕容農絕情,可他眼下别無他法,隻好開動腦筋思考解決辦法。
忽然他眼前一亮道:“有了!在下想到了。”
慕容農不由一怔,他沒想到高湖這麼快就想到了對策。
不過,他知道高湖這個人很有才華,曾備受其父慕容垂器重。
“說來聽聽。”
“過些日子,大王不妨以防禦龍城魏軍南下為由,令臣率部曲北上肥如。”
“如此一來,關内将士定然不會受到影響,而臣也可借機帶人離開臨渝關。”
“大王以為如何?”
“嗯,不錯!好吧,就按此計實施吧!”
搞定了慕容農後,高湖立即回家與兄長高韬商議具體撤退計劃。
誰知,當天晚上他正跟高韬彙報河西之行細節,忽然仆人來報,稱苻谟求見。
高家人全是一愣,搞不明白苻谟為何深夜來訪。
原本高家不想節外生枝,但考慮到苻谟與高湖有交情,當年兩人曾一起出使河西。
加上苻谟跟雍王夫人東平公主有親,考慮再三高湖還是将對方迎入府中。
原來苻谟來到臨渝關後,得知高湖去了河西,便一直暗中關注高家動向。
當他得知高湖已順利歸來,立即跑來打探消息。
結果隻用了三言兩語,苻谟便察覺到了高湖撤離計劃,遂一力要求帶上他。
最後沒辦法,高湖隻好答應下來。
接下來沒用多久,高湖便做好了撤離準備,随後在慕容農‘嚴令’下,離開了臨渝關。
高湖離開時,還受到不少胡虜嘲笑,認為他這次北上與送死沒啥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