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抗日軍與西北四馬之間的摩擦不斷,戰争一觸即發,
作為北方抗日軍的鄰居,山西閻老西還算不錯,跑過來關切一下。
“哎呀哎,這算什麼事哎,怎麼會與西北馬軍打起來呢?”
山西王關切北方抗日軍,一點也不出乎預料。
如今,形勢的走向越來越讓閻錫山意識到危險來臨,日本人兵峰直指河北,再明顯不過了。
河北之後,就是山西,閻錫山能不緊張嗎?
閻錫山老謀深算,與後起之秀封天厮混的關系不錯,有封天在,山西的北大門安然無恙。
誰知道,突然蹦出個西北四馬,與封天喊打喊殺,這不要人命嗎?
西北馬軍野蠻的很,封天是步兵為主,人家西北馬軍都是以騎兵作戰,封天雖然很能打,遇上騎兵,來去如風,恐怕也是要吃虧的。
更何況,像封天所說,北方抗日軍受到東西兩邊的夾擊,形勢的确不太好。
戰争短時間結束還好,如果打得久了,難保日本人不會借此機會從東部夾擊,這才是閻錫山最擔心的結果。
“呵呵,闫長官真是個熱心人啊,也就你還關心一下北方抗日軍。西北馬軍大概看北方抗日軍是一群流亡在外的東北人,感覺好欺負一些,撈一點西北馬軍的存在感也說不定,啊哈哈。”
這家夥到底年輕啊,都這樣了,還是樂滋滋的,不知道形勢很危險嗎?
“封主席,這恐怕不大好吧,現在日本人虎視眈眈,大有一口吃掉河北的架勢,萬一這一仗打完了,造成北方抗日軍損兵折将,對以後的抗日很不利呀。”
封天當然知道閻老西擔心什麼,害怕削弱了北方抗日軍的戰鬥力,那将會對山西的北大門很不利。有北方抗日軍在,山西隻需要把精力放在東部,派重兵防守,山西要安全的多。
“闫長官請放寬心,一個西北馬軍還放不在北方抗日軍的眼裡,真正的開戰之後,恐怕一戰就将他們打趴下,更不會影響到北方抗日軍的整體實力。”
闫長官心想,我放心個屁!
這家夥打了幾場勝仗,現在驕傲了啊。
年輕人不知道收斂,容易犯輕敵的錯誤。
不行,還是要提醒一下這家夥,毛毛躁躁的終歸不太好。
“不可太輕敵呀,你們面對的不是一個馬鴻逵,而是整個西北馬軍,實力不小呀。姓馬的可不是好東西,兇殘無比,曆史上多次出現過大面積的殺戮。封主席,還是謹慎為妙,不可小視西北馬軍啊。”
對于封天的豪言壯語,閻錫山還是不敢太輕信,畢竟西北馬軍騎兵力量很強大。
“闫長官,多說無益,還請你拭目以待,讓你看看西北馬軍是不是紙糊的軍隊。”
這家夥真是讓人無語了,竟然把西北馬軍當成了紙糊的軍隊。
閻錫山歎息一聲,這就是年輕人,自己也曾經年輕過,都會犯這種毛病,輕狂啊。
封天如此堅信自己的實力,閻錫山能怎樣說呢?
封天所在的戰略位置,對山西北大門實在太重要了,山西的閻錫山想不關注西北的這場戰事都不可能。
國内有識之士也同樣關注,尤其是一些愛國人士,他們已經把北方抗日軍當成了抗日的标杆,很不希望這一支軍隊消耗在國内的糾紛之中。
當封天的聲明發表之後,尤其是封天所說的形勢,的确讓人很擔心。
如果日本軍隊再從東部夾擊北方抗日軍,甲酸封天很能打,也扛不住東西兩面受敵。
愛國人士無不焦慮眼前的局勢,多少有點見識的人,很容易看出這場戰争的危害。
媒體已經有文章呼籲政府出面,調解西北四馬與北方抗日軍雙方的争執,盡量避免他們雙方發生戰事。
同時,媒體也呼籲西北四馬盡量保持克制,善待流亡在外的東北抗日軍政府和人民。
民國政府早已經注意到西北四馬與北方軍政府之間産生了摩擦,事态不斷擴大,雙方兵刃相見勢在必行。
雙方軍隊劍拔弩張局勢已經難以逆轉,何應欽來找姜委員長。
“委座,西北四馬有點過分了,東北流亡在外的人民正值最困難的時期,馬鴻逵此舉不利于西北局勢,政府是不是幹預一下?”
蔣委員長把手中的拐杖往地上敲了幾下,不高興滴說:“怎麼幹預?你讓我勸馬鴻逵收兵,還是勸封天收兵?
娘希匹,那樣的話,我蔣某人裡外都不是人。這些軍閥沒有一個好東西,就算中央政府出面,他們也不見得給面子,何必自找難堪?随他們折騰吧,折騰的差不多的時候,中央政府才好出面。”
蔣委員長顯然是在應付何應欽,心中有點埋怨何應欽多事。
雖說蔣委員長知道,封天是以第七旅這支部隊起家,而後收編了散落在東北的軍隊,規模上講還太小,不至于對中央政府構成多大的威脅。
但是,這一支軍隊竟然連續消滅掉四個日軍甲等師團,戰鬥力相當強悍,假以時日必定尾大不掉,這才是蔣某人最大的擔心。
老蔣重視的是封天其人,而非北方抗日軍這一支隊伍。
畢竟,這支軍隊從組建到現在,時間也不過才半年,北方抗日軍還成不了氣候。
但是,何應欽回來後,把封天如何消滅日軍的過程,轉述給蔣委員長聽。
封天領兵打仗,手法如此怪異,别人劍走偏鋒,封天就是超級偏鋒。
一種戰術,竟然接連使用兩次,連續毀掉日軍的兩個甲等師團,這等極端戰術,極少有人成功施展,這不能不讓蔣委員長毛孔悚然。
蔣某人坐在這個位置,肯定有識人之明,哪裡看不出封天非一般人可比,封天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蔣某人的心。
封天離着他太遠,與中央政府之間還隔着其他勢力,就算蔣委員長心中想搞掉封天,可也鞭長莫及。
更主要的是,目前封天在國内人心目中的聲望太高,風頭正盛,就算他蔣某人一國之統帥,此時也不好過分為難北方抗日軍政府。
現在,突然蹦出個西北四馬挑釁北方抗日軍,如果西北四馬與之交戰,消耗一下北方抗日軍的力量,蔣委員長心中高興還來不及,哪裡會趕着上前去勸架呀?
要不是北方抗日軍駐紮在荒涼的西北地帶,非中原富饒之地,再加上太偏僻,讓中央軍夠不着,蔣委員長心中肯定會有其他想法。
勸說封天歸順是第一步,若是識時務還好說,不識時務的話,那就不會客氣,蔣某人一定會找機會收拾掉這個剛剛冒頭的封天。
蔣某人走到這一步,手腕那是絕對了得,封天一個毛孩子,大概還放不在蔣某人的眼裡。
何應欽沒想到蔣委員長會是這種反應,心裡揣摩一會兒,大概揣摩到了老蔣的心态,又想來個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的故事。
何應欽是見過封天的中央大員,而且封天親口對他說過,北方抗日軍不會插手國内的事務,對中央政權也沒有想法,說明白了的話,就是沒有野心。
封天這種旗幟鮮明的表态,何應欽認為是真話。
畢竟,封天太年輕,想要修煉到政治人物還早。
而且,何應欽已經對老蔣轉達過封天的态度,看樣子蔣某人是不會相信的。
“委座,日本人對山海關虎視眈眈,兵鋒所指已經非常明确了。封天這一支軍隊位于山海關的北部,對日軍構成極大的威脅。現在這個緊要關口,削弱封天的力量,恐怕不是個好時機,還請委座三思。”
封天所在的位置的确很重要,至少對日本人是一個威脅。
作為國家的掌權人,蔣姜委員長會不明白這一點嗎?
當然明白,封天的确會牽制日軍的部分兵力。
但是,很重要嗎?
如今,就算日本人占領了東北,蔣委員長也沒有感受到威脅,畢竟,日本人離得太遠。而且,小日本國力有限,蔣委員長才不信日本人有能力吞并中國。
任何事情總要有個先後,擺在蔣委員長面前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之内,解決國内的問題。
何應欽想要借此勸說蔣委員長,以為肯定會有效果。
可惜,何應欽勸不動老蔣。
對于老蔣來說,天大地大,鞏固在國内的權利最重大,隻要是威脅到中央政府的權利,不管他是哪一方神仙,都是他蔣某人最大的敵人。
日本人是外敵,他封天在國内,除非明确表明,他封天歸順中央政府,服從老蔣的指揮。
否則,封天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
“不,這是兩回事。對于西北四馬與封天之間的糾紛,中央政府要保持公正,對雙方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就是因為不好開口,所以我采取沉默的手段應對。”
何應欽知道,老蔣是鐵了心地吃觀望态度,就算這兩家打死打活,也堅決不插手他們兩家的糾紛,要等到雙方戰争有結果的時候,才會出面。
掄起耍手腕,何應欽還差得遠,要不然他倆就會換換位置坐的。
還有何應欽不知道的事情,老蔣早已經有安排,命令手下軍隊讓開路,方便馬鴻逵從河南撤走軍隊。
否則,馬鴻逵能輕易地從河南抽腿嗎?
這是絕對不可能滴!
原本老蔣就沒打算讓馬鴻逵從中原撤走軍隊,要想走不要緊,他馬鴻逵自己一人回去,軍隊則要留下來滴。
老蔣是誰呀?
當年從廣州出發手中才多點人馬,你再看一看如今的勢力,中央軍已經是一軍獨大了。
發生在西北的緊張局勢,除了國内的關注,日本内閣和軍部也十分關注西北戰事。
犬養毅看到這則信息,終于舒了口氣,果然還是天皇英明啊,大日本帝國避免與北方抵抗力量正面作戰,讓他們自家消耗是最佳的結果。
支那人就是這個德行,内鬥不息。
北方抵抗力量根本不用帝國軍隊出兵對付,隻要給足時間,他們在國内一定會自相殘殺,北方這一支軍隊最終會自行消亡。
犬養毅急匆匆進了皇宮,面見天皇。
“天皇陛下,好消息呀,大好消息!”
“嗯,何來的好消息呀?”
“你瞧,北方軍封天與西北四馬發生沖突,即将開戰。還是陛下英明,這才幾個月的時間,封天終于加入到内戰的行列中去了。”
“吆西,的确是個大好消息。封天這個屠夫,本天皇不與你計較,自有人與你叫闆,毀了我大日本帝國那麼多軍隊士兵,早晚我會找你算賬的。”
目前,日本隻剩下了十三個甲等師團,日本天皇說什麼也不敢再下賭注,與封天這種狡詐之徒硬拼。沒有甲等師團的日本軍隊,戰鬥力将大幅度降低,還怎麼實現大東亞戰略。
日本天皇已經做出決策,避開封天這個不可測的對手,專門挑選軟弱的對手。
如今,這才過去多點時間,北方抵抗力量竟然陷入内戰的漩渦,日本人能不高興嗎?
“是滴,封天毀了帝國四個甲等師團,罪不可赦。陛下決策英明,暫時避免與封天發聲摩擦,久而久之,封天必然陷入内戰的困境。等到打日本帝國騰出手來,再算總賬。”
“吆西,打日本帝國不着急,慢慢等機會吧。犬養毅君,内閣計劃什麼時候能夠開采奉天的資源,那裡破壞的很嚴重嗎?”
“是滴,陛下,封天幾乎将所有的礦産資源全部炸毀了,想要恢複生産一時半會難以如願。
再說了,奉天已經荒無人煙,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資源以及财力。
盡管目前國内經濟很困難,内閣決定,還是盡量争取天氣轉暖的時候,争取投入一定的資金,及早挖掘東北的資源優勢。”
“這個封天大大滴壞了,臨走還把東北炸的稀巴爛,重建東北這得需要多少錢呀!”
一想到封天,日本天皇就恨得牙根疼。
但是,封天此人不好對付,手段神鬼莫測,連續吃過大虧的日本天皇,哪裡還敢再去招惹他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