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老兵不死

0406川人從未負國

老兵不死 玗石頁 2493 2024-01-31 01:13

  0406川人從未負國,今有難,國人亦不負川!

  【抗戰時期川軍建制及長官名錄。】

  【川軍出川前,在成都少城公園舉行出征誓師大會,全民同仇敵忾,各界人士前往鼓勵歡送。圖】

  【“鋤頭給我,你拿槍去!”當年川省抗戰宣傳畫。】

  【用日本飛機殘骸制作的戒指,贈予獻金救國人。】

  【四川人家家戶戶離不了的泡菜壇子,也燒制上了抗戰到底的誓言,抗日川軍瓷帽徽排列成的壯丁。】

  【一位普通父親送子參軍的手谕: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隻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囑從軍之子“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新華日報一九四五年十月八日社論,濃筆重墨感謝川軍和四川人民在正面戰場的偉大貢獻。】

  展館内一件件藏品勾起了王亮的記憶,那是一個他熟悉的時代。

  很多時候,他閉上眼睛,總是能夠想起過去的那些人和事。

  王亮是真的想再重新走一遭啊。

  再和那些好兄弟們同仇敵忾,多殺幾個日本鬼子。

  對于當今的六零後,七零後,乃至八零後,總有一段特殊的記憶是另他們懷念一輩子的。

  從戰争年代走過來的王亮也是一樣。

  川軍抗戰館的參觀已經進入尾聲,在結尾處,抗日戰争後期川軍的表現。

  簡單一句話概括:戰争後期,川軍自認是雜牌隊伍,是配角,抗戰積極性消磨殆盡。

  王亮清楚,川軍抗戰積極性消磨殆盡的原因有很多。

  1938年1月20日,川軍主帥劉湘病逝。

  川軍随即失去主心骨,然後逐漸被拆分,然後再邊緣化。

  無論是武器裝備、後勤保障還是獎懲,更無法與中央軍和晉綏軍等實力派相比。

  抗戰中後期,川軍的抗戰熱情也被中國軍隊内部的這種不公消磨殆盡,消極情緒開始滋生。

  在後期的大型戰役中川軍表現平平,遠不如初期出色。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川軍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钰。

  抗戰初期,李家钰的47軍頗具戰鬥力,特别是東陽關之戰和固守長治城戰時表現不俗。

  然而,據第三十六集團軍參謀長張仲雷回憶。

  到了抗戰後期,李家钰對抗戰變得十分消極。

  一九四四年春的豫中會戰中,李家钰集合總部及第四十七軍上校以上軍官開會時曾說道:“這個戰事,要看湯恩伯的戲。鑼鼓打響後,看他怎樣唱。他部隊大,辦法多,也容易建功。我們不過是這個戲的配角而已!”

  王亮很清楚李家钰說出這番話的原因,心已經被傷透了。

  李家钰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與川軍同病相憐的黔軍将領陳鐵的一番話徹底點通了他:“要是蔣委員長的嫡系部隊,如湯恩伯、胡宗南他們,要錢、要武器,不管要什麼東西,都會給他們。如果是有力量的雜牌隊伍,像閻老錫之流,蔣委員長怕他們搗亂,也要給他們一些好處。隻有我們這些人,既非嫡系,又不是有力量的雜牌隊伍,所以辦法就很少。”

  沒過多久,李家钰,這位集團軍總司令就拿這番話和手下的各個軍長、師長去談。

  正是因為這種消極的态度,緻使李家钰不願意采納部下多個主動阻擊的策略,最後在戰敗西逃過程中殉國。

  1944年5月21日,李家钰率集團軍總部官兵左右沖突,在秦家坡陷入日軍伏擊圈。

  在日軍密集火力射擊下,總部官兵二百餘人全部殉難。

  李家钰頭額及左腋被子彈和槍榴彈破片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王亮打抱不平道:“因為不是嫡系,又沒有一定的力量,在作戰中,川軍總是被安排沖鋒和殿後的任務,被當做是一文不值的炮灰來用......”

  “八年抗戰中,川軍除第22、23集團軍外,還有兩批川軍出川抗戰,分别是:第29集團軍王攢緒總司令轄兩個軍,第30集團軍王陵基總司令轄兩個軍,第36集團軍李家钰總司令轄兩個軍和李宗鑒旅長的獨立第35旅。”

  “抗戰八年,出川抗戰的川軍在四十萬人以上。這不包括以後各部隊自行補充數。川軍三期出兵抗戰,參加了正面戰場上幾乎全部大的會戰。川軍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在戰鬥中為國捐軀的有二十六萬三千多人,負傷三十五萬六千多人,失蹤兩萬六千多人。”

  “在抗戰中饒國華、王銘章、許國璋、李家钰等川軍高級将領殉國。”

  這是王亮眼中的八年抗戰,抗的是日本人。

  四十萬川軍隻是川人抗戰貢獻的一小部分,四川為抗戰貢獻的兵役勞役、糧食、稅收等也是全國最多的。

  抗戰中由于兵員損失嚴重,各地兵員征集任務随之加重。

  “八年抗戰,全國征兵總數一千四百多萬,四川征兵三百二十萬,占五分之一。素有勿川不成軍。”

  如果讓王亮坐下來講,光是川軍抗日的事情,他能連續講上三天三夜。

  八年的抗日戰争,三天三夜哪裡能夠啊。

  三天三夜怎麼能夠講完三百萬川軍的故事呢?

  已經走出了川軍抗戰館,但王亮還是不甘心:“此外,八年抗戰期間,四川還大量征用民工進行國防工程建設和地方建設。當時以四川為基地而搶修的川陝、川滇、川黔、川湘、滇緬等交通路,前後從四川征工總計在二百五十萬人以上。”

  “全川又新建空軍基地三十三處,前後征工共計九十萬人。兩項合計征工在三百四十萬人以上。”

  “不僅是出人啊,四川為抗戰出錢也最多。抗日戰争打得最困難時期,四川負擔了國家财政總支出的百分之三十。”

  王亮繼續道:“八年抗戰國家總計支出一萬四千六百四十億法币,四川就負擔了四千四百億元。”

  “四川出糧也最多,僅僅1941年至1945年四年間,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萬市石,占全國征收稻谷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九。”

  這些數字王亮永遠都記得,記得一清二楚。

  “四川人民對于正面戰場是盡了最大最重的責任的。川人從未負國,今有難,國人亦不負川!”

  2008年5月12日亦是如此。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