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314章 :官場大換血

重生明末當皇帝 夏烽原 4765 2024-01-31 01:13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在大明于印度地區進行擴張的時候,在美洲西海岸的殖民地擴張,也發生了一場戰争。

  不斷擴大的據點,與當地的印第安人發生了矛盾,雙方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争,住在在美洲西海岸的明軍成功擊敗了十幾個大小部落聯手的印第安聯軍,并将這些部落驅逐。

  金山灣地區,自此完全被大明占領。

  不過在這裡的移民速度卻比較緩慢,天啟十二年隻從本土送來了三千多人,金山灣的大明百姓隻有五千多人,外加兩千多名士兵。

  當前大明的海外移民主力,顯然并不在美洲西海岸,而是在南洋與澳洲。南洋地區還有很多島嶼沒有開發出來,澳洲同樣隻開發了沿海地區,内陸草場隻開發出了一小部分。

  移民速度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主要還是海上運輸力量不足造成的。也不完全是帆船不夠,而是船的噸位、運輸效率等方面出了問題。導緻很多大宗商品在付出運輸成本之後,就不太劃算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隻能選擇放緩移民速度。同時大力發展蒸汽船,天啟十二年第一艘兩千噸級的蒸汽船也成功下水,發展速度可謂神速,但是兩千噸級别的蒸汽船,實際上運力和兩千五百噸的帆船也差不了多少,還不足以大規模的從海外将煤礦、鐵礦之類的大宗原材料大量的運回本土。

  朱由校要求造船廠造出更大的蒸汽船。

  海外殖民地的軍事行動則依舊在持續不斷,除了印度和北美的明軍發生了戰争,在南洋和澳洲的明軍同樣也在忙着對付那些土著。

  各種小規模的軍事行動非常頻繁,大規模的戰争也隻有入侵印度,軍事開支方面還不算太大,保持在一個負擔比較低的水平上。

  最大的軍事開支還是新式裝備的制造方面,第一批十萬支新式步槍的訂單已經在不斷生産。

  機槍方面的訂單則達到了六百挺。

  鐵路也在修建,一切都在為親征蒙古做着準備。

  錦衣衛的情報人員經過一番堅苦的刺探之後。終于是确定了建奴餘孽确實正盤踞在伏爾加河下遊,并且吞并了土默特部蒙古。實力有所恢複。

  得到了确切情報的朱由校,終于是正式下定了滅掉林丹汗的決心,這家夥太不上道了,顯然還沒有完全吸取上次的教訓,心裡依舊想着要和大明為敵,可謂狼子野心。隻有消滅掉蒙古政權,才能徹底解決掉這個禍患。讓中華不再沉淪于異族之手。

  而在經濟方面,對印戰争的勝利,成立了接下來的一個增長點。印度市場已經打開,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這個時代的印度,人口達到了1.5億,每個人都要穿衣服,都需要紡織品,這市場是多麼的龐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意味着紡織品出口可以持續增長。同時鋼鐵以及其他商品的試産。也将出現了巨大的增長。

  當然,印度情況複雜一些,土邦比較多。商品暫時還不可能隻經過一道關稅就賣遍印度全國。很多商品可能在路過一些土邦的時候,會被重複的收取多次過路費。這樣的情況也大明在印度能掌握的商品市場變小了許多,但其市場依舊是非常巨大的。

  楊國瑞針對印度市場的變動,在天啟十二年秋季便組建了一直龐大的船隊,裝滿了各種商品運往印度,船隊中裝載了大量的紡織品。

  同時楊國瑞向朱由校提議,“陛下,臣以為既然成立了孟加拉省,大可在孟加拉省成立紡織廠,然後在印度收購棉花。将印度的棉花再孟加拉省紡織成紡織品再賣回去,如此一來效率就高多了。否則要将印度的棉花運回本土,再把紡織品運往印度,需要較大的運力。”

  “此事需要仔細考慮。”朱由校有些猶豫,畢竟紡織業是等工業是不想向外轉移的。盡管孟加拉地區已經被歸入版圖,屬于大明的一個省份,但那裡的印度人比較多,人工成本必然很低,在當地發展紡織業顯然是利潤巨大的,但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市場問題,容易影響到本土紡織業的發展。到時候誰都跑到孟加拉去開紡織廠,都找印度工人,本土紡織業發展個屁。

  後世中國崛起充分證明,一個國家不要過早的丢掉一些基礎工業,何況這年頭紡織業還是支柱産業。

  得知朱由校的憂慮之後,楊國瑞建議道:“孟加拉省的紡織業可以隻負責生産印度和周邊海外市場所需的紡織品。本土紡織品需求依舊在本土生産,距離本土比較近的海外市場,也依舊由本土紡織廠進行生産。如此一來,也不會影響太大,而且利潤頗為豐厚。”

  利潤确實很豐厚,如果用上先進的紡織設備,再加上低成本的勞動力來發展紡織業這種勞動密集型産業,那利潤确實給力。

  “那就在孟加拉省設立國有紡織廠吧!”朱由校最終同意了,随後補充道:“鋼鐵冶煉要放在本土。”

  “臣遵旨。”楊國瑞告退後,随即對産業分布進行了調整。

  此時大明的紡織業發展趨勢無非就是保留北方紡織工業的同時,新增産能開始向南轉移,為南方百姓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為改革做一些鋪墊。

  能夠向南轉移的工廠,都是國有企業的工廠。民企在南方,還購買不到蒸汽機。這個時代的經濟模式,是屬于工廠主的。發展工業擁有巨大的利潤,因為技術進步很大,成本也比較低,競争又不強烈,海外市場無法廣闊。

  最大的工廠主,依舊還是國有企業。民企工廠雖然多,但規模上完全無法和國企相比。

  朱由校允許輕工業在大明本土之外的省份發展,但并不允許冶金業之類的産業放到關外遠離本土之外的地方發展,一旦這些地方造反了,要麼被攻占了。那麼大明可就虧大了。

  掌握基礎工業,掌握工業體系。才是保障大明比其他國家更加強大的關鍵。科技越發展是越複雜的,那些無法跟上時代的國家,都将淪為打醬油的國家。

  一個強大的國家想要保持下去,并且成為世界霸主,關鍵還是看能不能熬。能不能熬的關鍵,還是看百姓是否勤勞。

  如果日子太好過了,自然而然會出現懶惰心理。

  後世歐洲人之所以衰弱。就是因為太懶了,在中國的競争之下,已經逐漸淪為三流國家紮堆的地方。

  大明要能熬,就必須做好宏觀調控,在保障好基本生存權的前提下,又不能讓整個社會的人感覺不要做事就能有飯吃,可以整天到處吃喝玩樂,将快樂完全在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痛苦之上,那麼用不了多久就會腐化。

  所以朱由校在工業發展上。高級的要發展,低級的也不丢。對外掠奪的利益,都是用在國家建設上。把民資大量排除在多外掠奪利益的門檻外。

  并且通過宏觀調控的模式,讓内部百姓處于一種競争的狀态。将财富和地位分配給那些願意吃苦上進的人,那些不願意上進的群體,反正國家隻保障他們的基本生存權。

  中國人本身就擅長競争,不像海外異族那樣好吃懶做,又不擅競争。華人在世界各地能混得開,就是因為擅長競争,肯努力,能吃苦。

  而一潭死水的國家,就是因為内部競争出現了問題。有本事的上不去,辛勤勞動的人掙紮在溫飽的問題上。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個國家就出問題了。

  反之,一個國家的人們不用怎麼工作,就能夠過上很好的生活,整個社會的懶惰風氣不斷滋長,這樣的國家也會出問題。

  如今朱由校搞的宏觀調控,就是搞好财富分配,讓那些付出汗水的百姓能夠收獲到勞動果實。

  工人待遇是要提高的,但必須付出相對應的勞動時間和工作量。

  此時新政地區的工人待遇經過宏觀調控,每個月的工錢已經調整到了5元左右,而工作量比較大的碼頭、工地工人,一個月的工錢則達到了8元以上。

  工人待遇的提高,頓時在北方新政各省加快了城鎮化速度。大量農民願意轉變為工人,并出讓自己的土地。

  圈地運動的速度開始加快,國有農業公司在銀行貸款的支撐下,開始大量圈地,并建設農業生産設施。

  至于民資農業公司,此時已經有不少陷入了債務危機,因為擴張得太快,導緻欠了銀行一屁股債,要是還不起錢就要破産,資産就會被銀行收走,然後進行拍賣處理。但是在這個掐死了貸款的情況下,還有幾個民資企業會出較高的價錢購買這些農業公司的資産?

  最後無非就是被國有農業公司買走這些資産,從而完成農業公司之間的土地兼并。

  在對民資進行收割的時候,國企就開始發揮出保就業的功能了,不像二戰前美國财團的收割活動,造成了數千萬美國人民失業,上千萬人被餓得皮包骨。

  同時改革的深入,也切斷了很多利益集團的利益輸送臍帶。處于社會中上層的階級,日子變得不是那麼安逸了,像過去那樣坐在家裡不用做事就能弄到錢的生活,也逐漸遠去。

  另一方面,沒有勳位的商人在婚嫁、生活中的規格限制,也讓社會風氣穩定了一些。浮華的社會風氣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各省司法部門也在天啟十二年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司法網絡,治安系統也遍布新政各省各鄉鎮地區。

  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已經快速上升,達到了大明開國以來最強的階段。官場整頓則是這些年一直持續的動作,不斷補充新血液、淘汰不作為官員,懲治貪污**官員的風氣越來越嚴。

  漢皇黨發展迅速,因為吸收了大量的新血液,已經成為了新政地區絕對的政治主導力量。

  上到封疆大吏,下到基層公務員,到處都是漢皇黨的身影。

  傳統的政治黨派正在快速瓦解,什麼東林黨、齊楚浙黨,如今在朝堂上已經不見蹤影,不是被收編到了漢皇黨,就是被排擠了出去。

  漢皇黨制定的新的遊戲規則,要想加入遊戲,必須遵守這個規則。這個風暴正在向地方蔓延。

  漢皇黨開始大肆排斥、打壓異己,天啟十二年新政各省官員出現了較大的變動,那些不屬于漢皇黨陣營的官員紛紛落馬、辭官。過去那些官員,沒幾個底子是幹淨的。

  有些說是底子幹淨的,實際上都是商人階級出身,而在改革之後,經商不能為官,這群官員已經被首先踢出了官場。剩下那些沒有商業背景的官員,除了少數真正清廉的官員,真沒幾個底子是幹淨的。

  于是在外人看來,天啟十二年的反腐風暴極為猛烈,大批官員因為被查出了貪腐,過去的那些陳年舊事被扒了出來。實際上這些官員都是非漢皇黨的官員,要麼是能力太渣,要麼就是理念不同。

  政治理念的不同,代表的利益階級不同,是造成黨争的根本原因。既然誰也說服不了誰,那就隻有把另一派徹底打倒。

  政治,向來就是争權奪利。

  以朱由校為首的漢皇黨,在天啟十二年全面露出了獠牙,在新政各省官場攻城略地,大肆排除異己。

  那些加入漢皇黨的官員,也有被查出貪腐的,但比較少。會被查貪腐的,都是那些加入漢皇黨之後還搞貪污的,被查出來之後,連帶那些陳年舊事也一樣被扒出來算賬。

  如果加入漢皇黨之後不再繼續亂搞,朱由校基本上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前那些不幹淨的底子就當沒看見。

  就好像是诏安土匪一樣,以前殺人放火不追究了。但诏安之後還敢到處殺人放火,按就是大罪了。

  朱由校在親征蒙古之前,需要完成新政地區的中央集權。所以漢皇黨加快了清理官場的速度。

  黨内可以有不同的聲音,但這種不同的聲音是在黨内規章制度裡走的。漢皇黨相當與是給那些官員制定了大原則,類似于一家公司的規章制度,朱由校則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

  不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的員工,自然是要裁撤掉的。

  為了中央集權,天啟十二年的新政官場,正在進行一場大換血。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沖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