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明末當皇帝

第471章 :持續改革

重生明末當皇帝 夏烽原 4860 2024-01-31 01:13

  天啟十五年的大明,到處都是雞飛狗跳,朱由校調入關内的十幾萬中央軍,配合着在地方上建立的武警、公安,到處收拾那些抗拒改革的地主、商人,不少地主豪強土皇帝的日子當習慣了,突然朝廷不再允許地方自治,一時半會還看不清楚形勢,上串下跳的折騰得很,結果馬上就被收拾了。

  這場改革,是以行政改革為首,所有出自于經商家庭的官員一律清退,同時朝廷從中央空降一大批官員、公務員下來,然後再派出中央軍使這批到任的改革官員擁有足夠強硬的暴力機器。

  到任後,又組織建設當地的武警、公安。

  同時将各個地方部門建立起來,不再如同過去那樣隻有一個衙門,經過多年改革之後,改革後的地方行政體系已經有了十多個部門,這些部門各司其職、權責明确,哪裡出了問題找哪個部門麻煩。

  行政改革完成後,地方上的新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稅收,改革之後沒有什麼免稅特權一說了。收稅前要做的就是登記工商、丈量田畝。

  所有從事經營活動的商人,除了那些小攤販之外,全都要到工商局登記注冊,工商局發給營業執照,朱由校也下旨各地改革地區,工商局必須以最快效率給商人提供登記、注冊,不能出現懶政現象。

  經營規模達到一定規模的,則是必須成立公司。

  完成工商登記的工商從業者,必須依法納稅。一個是商品增值稅,一個是消費稅,還有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産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煙葉稅、關稅、船舶噸稅、奢侈品稅等稅種。

  同時還有一個農業稅,則是需要進行丈量田畝來清算。

  加上丈量田畝,這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工作量,工商登記之後要到處催科收稅,但是很多商人就是不交,其他商人一看别人都不交,他們也不交,收稅的公務人員上門催也沒用,商人都是拉着臉說沒錢。

  官府催上幾次沒用,隻能使用暴力機器了,讓公安、武警拿人,不是沒錢麼?到大牢裡先待着。

  還沒錢?

  那就抄家了,真要是沒錢的話就把人放了。要是查抄出來的資産比征稅的還要多,那就直接充公了。

  一群商人被逮進大牢,很多都被吓尿了,連滾帶爬的把稅給交了。

  那些商人倒是比較容易解決,都是一些生意人,沒有什麼群衆基礎,而且多數都是在城裡,官府要拿人什麼的也容易,随便出動暴力機器就能把他們吓尿,接下來就隻能乖乖交稅了。

  更麻煩的實際上是丈量田畝和征收農業稅。

  丈量田畝的時候就有大量的民間糾紛,過去很多農戶為了逃避稅負,将地契投效給了那些能夠免稅的舉人、進士,不過那些地契都是白契,在官府是沒有備案的玩意。

  農業稅改革之後,南方地區耕地面積少于30畝的農戶是完全免稅的,而北方則是50畝,東北氣候寒冷的地區則是300畝。

  在南方地區,即便是耕地達到300畝的地主,農業稅也隻有10%,朱由校對那些地主,實際上也是給活路的,特别是那些中小地主。以大明當前的農業生産力,雖然已經出現了很多農用機械,但自動化農業機械還是沒有的,所以生産力還沒有達到一個人就能耕種上千畝土地的程度,所以朱由校制定的農業稅正好把紅線劃在300畝這個界限,這就足夠一些個人家庭使用農業機械進行耕作了,不會造成土地不夠發揮一個人的勞動力的問題,甚至300畝土地在當前還是有些過多。

  現在自耕農可以免稅了,那些舉人公們卻沒辦法免稅了,那些自耕農自然不願意再投效,糾紛自然就出現了。

  各地新政府一方面要解決這樣的民間糾紛,一方面則是對農業稅展開征收。

  對于這些民間契約的糾紛,朝廷的政策出發點就是遏制土地兼并,所以那些沒有在官府報備過的白契一律無效,土地判歸自耕農。

  所有土地在農業稅改革後,都要重做地契。

  土地面積都要丈量得一清二楚,地方上的新政府在丈量田畝上面就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工作量實在有點大,不過工作量再大,也要一天接一天的幹,直到把活幹完為止。

  一些地主豪強為了抗稅,阻撓田畝丈量,甚至打傷公務員。這簡直就是在捅馬蜂窩,官府直接把武警派去拿人,扣上一個暴力抗法的帽子直接丢進大牢,然後土地丈量繼續展開。

  這些地主豪強進了大牢,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敢做出暴力抗法的事兒,絕對不是良民,處理起來也很嚴厲,基本上都是沒收土地、勞動改造。沒收到的土地,則進行拍賣出售。

  有些甚至是整個宗族進行暴力抗法,依托村落的防禦工事抵抗武警,結果中央軍把火炮拉來了,幾炮下去就把土牆、寨門給轟開了,然後整個宗族都被逮進去了,全部進行勞動改造,普通的宗族成員勞改幾個月放了,主謀則是繼續勞改。

  土地丈量和農業稅的征收,都在武警、公安和中央軍的配合下,強力的掃清了各種障礙,真可謂是民心似鐵、官法如爐。

  然而這次改革是深受普通百姓擁戴的,那些地主商人還有權貴們想要造反,顯然缺乏群衆基礎,真正的民心還是站在朝廷這邊的,那些試圖反抗改革保住利益的群體,隻是部分民心而已。

  過程中一些行為惡劣的群體,也被地方政府報告朝廷,然後在秋後進行斬首示衆。

  一時間也是殺得人頭滾滾,那些權貴和地主豪強,以及那些商人幾乎被吓破膽。誰敢阻擋這次改革的滾滾大勢,誰就要付出代價。

  随着改革的進行,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聽那些資本階級走狗的文人忽悠了,因為朝廷改革之後,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減輕了大量的負擔。

  徭役不征了,自耕農免稅了,同時鹽稅也減輕了。同時朝廷還搞了減息降租,土地佃租一律不得超過一成,而在民間借貸方面,規定月息不能超過8厘,過去簽下的借貸契約一律整改,碰上不整改的可以到法院訴狀。

  改革之後則不允許民間借貸的利息超過8厘的月息,否則一律視之為高利貸,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管是自耕農還是佃農,在改革之後日子都好過了許多。

  而且每個施行改革的地區,法院都運轉了起來,老百姓來訴訟也都認真對待,法政人員都是朝廷派來的,在制度監督之下也不敢玩收受賄賂,盡到了保護弱勢群體的責任,能夠及時的處理訴訟,也能給出一個公正的判決,一時間也讓老百姓拍手稱快。

  每個地方一改革,法院就是爆滿。天天都有前來鳴冤的百姓,又撤出了一堆陳年舊案。

  有些案件卻是不好完全處理,因為牽扯到不少已經離任的官員,很多離任官員此前搞出了一大堆的冤假錯案。

  很多案件都報了上來,朱由校看到下面一大堆的奏折。

  “那些陳年舊案,該翻案的翻案,至于那些辦案的,先擱置一旁。”朱由校吩咐道。牽扯到的那些離任官員先不用去管,記錄在案就行,等日後慢慢收拾。

  這次改革,朝廷是擺出一副過往不究的态度,很多官員在任期間亂七八糟的事兒都整出來了,要是追究起來恐怕要牽扯出一大片人,到時候難免有一些狗急跳牆阻礙改革。

  不過追究不追究,還不是朱由校一句話的事兒。

  等完成了改革,再翻過來徹底清算一遍,到時候一個也别想跑。

  天啟十五年的改革,在朝廷的武力支持下,顯然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地的改革持續的深化。

  從朱由校掌控軍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場改革必然會成功。

  因為這場改革,是一場順應民意的改革。而且軍權、政權上的壓制力,東林黨已經被清洗出朝堂了,而東林黨手上又沒有軍權。地方上的武裝盡管可能有一些,但那些衛所早就爛掉了,根本沒什麼戰鬥力。

  大明境内的民間财閥錢再多,也無法轉變為軍事實力。

  此次改革,地方衛所一律裁撤,變成了武警、公安作為地方政府的武力支持,同時還有中央軍配合,對那些阻撓改革的利益階級勢力進行武力鎮壓。

  本質上這就是一場階級戰争,戰争是沒有心慈手軟一說的。因此此次改革,朱由校和漢皇黨對那些阻撓改革的群體,都是采取堅決鎮壓的态度。

  那些利益受到改革影響的階級,這個時候就像是想要造反,也沒有民意基礎,頂多也就是蠱惑一小部分的老百姓,很快也就被鎮壓下去了。而且随着改革的推進,老百姓也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好處,支持改革已經是民心所向,反對改革的階層更是無力回天。

  而在北方改革進行得比較早的地區,改革的成果已經出來了。

  朝廷在各省都建立了完善的糧食保障制度,朝廷在各地的糧倉現在都是滿的,在調節糧價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場上糧食價格低的時候買入拉高糧食價格,糧食價格高的時候放出糧食平抑糧價,讓糧價始終保持平穩狀态,避免谷賤傷農和糧食價格暴漲。

  同時朝廷的那些糧倉,也确保朝廷可以對受災地區的百姓展開赈濟。

  實際上此時甚至是不需要直接赈濟糧食,老百姓也能在受災的時候不被餓死,因為北方各個完成改革的省份,出現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老百姓隻要到工地上去做事,工錢都是比較高的,在糧價平穩的狀态下,活下去毫無問題。

  相當于如今老百姓要養活自己,已經不僅僅是依托土地,還有大量的務工機會。

  朝廷在鐵路、公路、水利上的建設投入,是一年一年的投入要高的。如今的大明,已經發展到了密集型勞動産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工業革命階段。

  在這個階段,作為密集勞動産業的工業快速發展,同時政府大量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帶動大量的就業。随着工人權益保障體系的出台,工人的權益也開始能夠得到有力的保障。

  而在南方各省,改革剛剛開始,朝廷的糧食保障系統也正在建設,很快也就能夠把這個系統普及開來,饑荒在未來的大明将成為曆史名詞。

  這個糧食保障系統,是涵蓋糧食産區、鐵路、糧庫的這麼一個體系。大明此時的糧食生産基地,已經有東北、湖廣、華北平原、關中平原、河西走廊這幾大産區,同時在中南半島地區的糧食貿易,也正在逐年增長。

  北方的這些糧食基地的鐵路系統正在趨于完善,糧食産出之後可以直接通過鐵路運往各地。

  而湖廣地區的這個傳統的糧食産區,則是通過長江水運的方式,高效率的運往江南等地區。

  南方各省的改革,這伴随着鐵路的建設。

  一大批的鐵路工程已經确定了下來,正在進行勘探、施工。此時的大明,已經掀起了一股鐵路修建熱潮,并且從北方向南方持續蔓延。

  當大明建立起一個龐大的鐵路網之後,糧食的調節就變得更加容易了。全國的糧食,将通過鐵路網絡進行大量的調運,哪裡缺糧往哪裡運,而且糧食産區分布各地,某一個糧食生産基地受災,其他的糧食生産基地可能則是豐收。

  而且随着水利設施方面的投入資金的不斷增長,各個糧食産地對于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都在不斷增強,很多耕地因為水利設施的完善,已經能夠做到旱澇保收。

  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也為社會發展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和大量的就業崗位,老百姓獲得了大量非農業的就業崗位,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自然也就大大增強了。而這個動力的來源就是中央财政,中央财政又是通過征收各種稅收來增加的。

  朱由校作為皇帝,不僅僅要保障老百姓的利益不被權貴、資本階級所掠奪,還要保障他們不會被天災逼得活不下去。這是作為皇帝的一種基本責任,因為沒有活路的老百姓,必然是會把朝廷給推翻的。

  北方地區過去因為經濟不發達,農業一旦受災,老百姓的抗災能力比較弱,所以也就容易出現農民起義,畢竟大家不活不下去了。而此時北方各省已經基本完成改革,朱由校已經不用再擔心什麼農民起義的問題了。

  南方地區對天災的抵抗能力要強上許多,最大的災害基本上也就是兩淮地區的水災比較嚴重,朝廷此時也開始着手治理兩淮地區的水患。

  此前抄家發了一波橫财,基本上都拿來建設各種民用基礎設施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