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不容易啊啊啊,希望大家收藏,推薦票投一下,感激不盡。)
從真定至青州北海,路途千裡,沿途由于多是冀州治下郡縣,韓烈的隊伍打着漢軍旗幟,加上事先每到一處,韓烈都會事先投上名帖,把自己是韓馥侄子的身份亮出,并告知前往青州剿匪,所以所過的郡縣兵馬,倒也沒有刁難的,畢竟韓烈有幾千兵馬,想刁難的也得看看有沒有這個實力不是。
雖然路途順利,但部隊到達平原郡治下的高唐城時,已然過去了二十多天。
長途的行軍,部隊的士氣受到了一定影響,尤其是一些沒有離過家門的士兵,這會也心生起了思鄉之情,這股思鄉之情導緻的結果,就是部隊發生了逃兵事件。
雖然被巡夜的徐晃及時發現,但這起事件,卻在韓烈的軍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于逃跑的三名士兵的處理意見,大家的意見也有些不統一。
徐晃的意見是殺了以正軍法,趙雲則念及鄉親之情,希望給他們一次機會,面對兩員大将不同的意見,韓烈一時也有些為難,說起來那三個逃兵,他還認識他們的父母,而且這三個人都很年輕,最大的也才十九歲,最小的僅十六歲。
對于這樣的幾個青春正茂的少年,站在軍法的角度上,韓烈自然是認為該殺的,可站在人情的角度上,他又想給他們一次機會。
思來想去,韓烈最後把決定權交給了軍正夏侯蘭,因為韓烈深知,一支軍隊靈魂所在,必須有一套嚴明的軍紀,既然他任命了夏侯蘭為軍正,那麼這事交由他來處理,自是再合情合理不過,通過這事也可以考驗一下夏侯蘭處事能力。
“殺!”拿到韓烈轉給他的手令時,夏侯蘭隻說了一個字,那就是殺。對于夏侯蘭所表現出來公正嚴明執法态度,韓烈給予了高度的支持,并為此在全軍大會上,表揚了夏侯蘭的公正嚴明。
在夏侯蘭********後,那三名軍士被推出了營門斬首,血淋淋的頭顱,就這麼懸挂在營門口挂了一夜,這一觸目驚心的舉動,大大震懾了那些懷着僥幸心理的軍士。
軍隊的士氣也得到一定的鼓舞,尤其是部隊進入高唐城後,為了尋找渡船,韓烈下達了休整的命令,并讓各營輪流放了半天假,這半天時間内,他們可以三五個一夥,前往高唐城自由活動。
高唐的縣令,此時早已經跑了,縣城如今掌握在城中的豪族武裝手裡,對于韓烈這支軍隊,這些豪族顯然很忌憚,但同時又有些期望,這不當天夜裡,率軍在城外紮營他,迎來了一名自稱縣丞中年男子,以及幾名高唐大族子弟的拜訪。
這些人給韓烈帶來了五百石糧食,以及五十頭肥豬,自稱為縣丞的中年男子,在韓烈的大帳落座後,明确表示希望韓烈可以留在高唐,他們可以給韓烈的軍隊提供糧草。
韓烈知道他們的來意後,态度堅定的婉拒道:“諸位的好意我心領了,此次吾領兵來此,是應孔北海之邀,前去北海平叛的,諸位的好意,某隻能心領了。”
對于韓烈的态度,衆人失望之餘,也隻得起身離去。
“子揚,這高唐富庶,背靠冀州,面臨黃河,進可攻,退可守,我們何不在此落腳?”徐晃待這些人走後,有些不解的問道。
與有着同樣疑惑的不單單是徐晃,還有徐榮,趙雲這會也都一臉好奇等着韓烈的解疑。
“高唐雖好,可你們發現沒有,這裡可是四戰之地,眼下之所以沒有人注意到這裡,那是因為那些諸侯們都在忙着争地盤,一旦他們松下手來的話,那麼高唐就會成為多方的焦點,你們說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要想在高唐紮下根基,若沒有三五年時間,根本是不可能,與其這樣,咱們何必在此浪費時間呢?”
這一路走來,韓烈已經聽到兖州方面曹操出任東郡太守的消息,冀州方面公孫瓒虎視邺城,袁紹雖然沒有動靜,但根據曆史事件來推斷,顯然這個時候公孫瓒出兵冀州,不過是為了袁紹做了嫁衣,自己那個便宜伯父韓馥害怕公孫瓒大軍壓境之下,卻主動把冀州讓給了袁紹。
頓了頓的韓烈,接着道:“眼下咱們糧食消耗一半,此去北海順利的話最少還需要十天,若路上遇上戰事的話,能不能支撐到北海就難說了,所以咱們現在隻有一心一意向北海進發,隻有到了北海,得到孔文舉的支持,咱們再尋個落腳點立足下來,徐圖漸進,這才是硬道理。”
若論到戰略規劃,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有韓烈這樣的眼光,這其中的因由自然是因為韓烈有超越古人兩千年的曆史知識,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未來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這片大地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其實韓烈還有些事情沒有明确告訴他們,實際上他此行來北海,真正的目的卻是徐州,因為根據他所知的曆史事件,接下來徐州這片土地上,才是真正大有可為之處。
衆人見韓烈已經有了計劃,隻是不再多言,接下來的兩天,在高唐縣豪族支持的船隻下,韓烈率領部下人馬,順利渡過黃河,進入千乘郡治下的東鄒縣。
進入東鄒縣,韓烈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赤野千裡,茫茫的平原田地,不但沒有任何人煙,所有土地都是一片荒蕪,幾乎所有村莊都是空無一人。
整座縣城依然成了空城,這樣的情景,不單單在東鄒城,在接下來的一路,韓烈幾乎鮮有見到人煙的城池,這一場景一直到延續到過了東嶽泰山,情況方才好轉。
過了泰山便屬于北海郡國的地界,也正是有泰山天險,加上北海太守孔融,素來勤政愛民,又積極武裝軍事力量,才使得北海郡國是整個青州受到黃巾波及最小的一座郡國。
韓烈一路走來,之所以沒有遇到大股黃巾叛軍,以及人煙,自然是因為黃巾軍大股人馬,這個時候因為青州已經無法籌足糧草,分道往兖州和徐州方向去了。
要說韓烈的運氣确實不錯,不然若是遇到黃巾軍的話,自然是免不了一場血戰。
高密縣是北海國最北邊的一座縣城,緊鄰齊郡,也是北海郡國駐軍的三城之一,北海郡國轄制十五縣,地域遼闊,孔融手中不過一萬八千人馬,所以他不可能在每個縣城都駐兵。
為此除了北面的高密駐兵五千外,另外南面的朱虛縣駐兵三千,其餘一萬人馬則駐紮在郡國治所營陵,其餘各縣的百姓,自從黃巾在青州暴亂後,大部分都遷進了這三座城池避難。
高密縣令是孔融心腹****,子子法,統兵之将叫宗平,乃北海大族宗氏族人。
“汝等是何人軍隊,來此有何事?”當韓烈率軍抵達高密城下,守将宗平在下令戒備的同時,有些忐忑的站在城樓上,揚聲詢問道。
“常山義從軍,前來歸附孔北海,請通禀孔使君,就說酸棗故人韓烈前來拜會。”韓烈驅馬上前,揚聲喊了一句,緊随其後的趙雲,随之彎弓搭箭射出一支羽箭。
站在城頭上的宗平隻聽得耳邊一陣破風聲響起,一支羽箭‘嗖’的一聲落在了他身後的柱子上,箭簇入木一寸有餘,百步之外,力透實木,此等箭術膂力,實乃宗平頭次所見,所剛才趙雲射出的那一箭矢瞄準他的話,宗平此刻顯然已經被羽箭所殺。
握着手中的羽箭,宗平一陣後怕的把箭矢上的信箋拿了下來,揚聲喊道:“既是義從,請先在城外紮營,待回禀過孔國相之後,料來國相大人自有安排。”
“如此有勞将軍了。”既然已經到了高密,韓烈自然也不着急,回到陣前之後,韓烈随即下令大軍後撤五裡,在一處靠山伴水的開闊地安營駐紮了下來。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三天,城内卻一點消息都沒有,這不由讓衆人暗暗焦急了起來,韓烈一時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畢竟他跟孔融的關系,确實還沒達到互通有無的地步,如今北海在孔融的治理下,已然成為青州唯一的淨土,若孔融對自己有顧慮而不收留自己,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