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唐朝工科生

第九十章 粗人

唐朝工科生 鲨魚禅師 2485 2024-01-31 01:12

  二月初一,大河工坊場内館舍,外務總檔頭張青月從江陰到此地,已經有四年。貞觀五年時候入長安沒有水土不服的江水張氏子弟中,他算一個。

  “五叔。”

  行囊依然系在身上,飲了一碗熱茶,從長安出發跟随鹹陽馬隊入河套的張松昂一頭的黃沙雪渣。這光景,河西依然是白雪皚皚。單槍匹馬的行腳商,多半是不敢北上闖一闖的,迷失方向的話,必死無疑。

  “九郎,是給郎君辦事?”

  “嗯。”

  應了一聲,張松昂将茶碗放下,然後摸出腰牌,“要三匹快馬。再來五斤肉,水囊多備幾個。”

  “怎地,不跟駝隊一起走?”

  開春北地的雪比河西還要厚,西河套因為黃河的緣故,還能看到春色,抽芽的榆樹已經能冒尖了。但在北地,草根都瞧不見半點。

  “趕路。”

  說罷,邁步出去,解了腿上綁腿,松泛了一會兒,便裹着一條羊毛大毯子眯了一會兒。外頭大車行已經開始忙碌,館舍内牲口都是調教過的,連響鼻都不會打一個。這地方幹淨的很,和河東那些镖局镖行決然不同,衛生查的極嚴。

  張青月人到中年,曾在會稽做過一陣子幕僚小吏,識文斷字能寫能算。張公義去世之後,就回到江陰本宗做事,多是收賬收租人情來往的事體。族老們多半也不會計較這個,張德在長安站穩腳跟後,坦叔便把他從江南提到了長安。

  隻是當年陸續來長安的張氏子弟,一多半因為水土不服就回轉了。正經做事的,居然多是去了軍中,在張公謹帳下聽命。

  “去燒一鍋溫湯。”

  “是。”

  吩咐了館舍的仆婦,張青月眉頭微皺,他看張松昂的意思,應該是有要緊事體北上,多半是要去安北都護府。

  不過他既是做過幕僚的,自然曉得輕重,不會去打聽這些要緊機密。

  然而他不去打聽,眼尖心亮之人,卻是要來攀扯。

  “張檔頭。”

  在館舍外面吩咐着大車裝貨卸貨,帳房們起早就要過來記賬,清點行貨進出。他是外務總檔頭,雖然不負責這些事務,卻偶爾也要過來幫忙。正幫着錄入一批黃羊皮,十張羊皮一捆,正在清點,卻聽得口音極重的一人喊他。

  日頭有點大,站遠了看不清,晃眼睛的很。張青月手掌遮了遮陽光,這才看清楚來人。

  “啊呀,是李管事。”

  來人一身的錦袍,頭戴雙翅冠帽,布巾上還鑲了一顆漢白玉。袖口收緊,腳踩黑牛皮靴,腰間别着一根浸油竹杖,大約是用來教訓人的。

  這人身量不高,卻顯得粗壯敦實,羅圈腿邁開,很是有力道。虬髯胡須打理的倒是不錯,眼窩略微下陷,說話口音帶着官腔,但還是聽得出來胡音。

  張青月自己的下洛話說的也不好,江南口音很重,但相較眼前這位,倒還算可以。

  “張檔頭好生勤勉,長安那些混飯的潑才,哪裡及得上老兄。”

  “兄弟這話真是謬贊,謬贊了啊。”

  作為公門裡面厮混過的,張青月當然不會因為對方是胡人出身,就覺得他是個智障傻瓜。恰恰相反,這些能操着官話,然後跟你之乎者也稱兄道弟的歸附胡人,一個個精明的跟魑魅魍魉也似。

  眼前此人,乃是懷遠郡王所屬,大河工坊河東分号的大管事。阿史那思摩投降唐皇之前,他是正經突厥可汗麾下金帳衛士,一把彎刀見過的血,比張青月喝的酒還多。

  狡猾的像頭狼,卻又是個本分識相的狼,他們的頭狼如今是阿史那思摩,而阿史那思摩改名了。

  于是,原本的可汗金帳衛士,如今跟着改了名。

  “我李全忠是個粗人,一項實話實說!老兄管着偌大的場面,卻還是井井有條,實在是令人欽佩。”一邊說話一邊摘了冠帽,然後粗大的手掌在頭發裡抓了抓,身上一陣的雪花在飄,“郡王那裡要是有老兄這樣的人才,哪裡會亂成一團。”

  “可不敢比,可不敢比啊。”

  張青月連忙擺擺手,“郡王乃是陛下心腹,國之幹城,些許俗物,何須計較。哪裡像我等小人,天生的勞苦命,隻有這等吃沙喝風的本事。”

  “哈哈哈哈……”

  李全忠大笑起來,然後手掌拍了拍張青月的背脊,“老兄就是會說話,會說話!”

  仿佛是熟稔到了極點,張青月邀着他進去,他也不曾推卻,反倒是大大咧咧地走進了館舍。

  看也沒看那些大車行的把式、車駕抑或是精壯牲口,隻瞄了一眼西側的馬廄,露出一副好奇的眼神,然後随意地轉過頭問道:“喲,這是又有人要出去?”

  “唉,忙碌命,都是低頭做事。正有人要去長安一趟,票号新立,總有對不上賬的地方。”

  張青月笑呵呵地應了一聲。

  “這差事我這粗人可忙不來,一看賬本,不如讓我去死好了。”李全忠負手而立,五大三粗地在那裡轉悠,“看來這次賬目有些厲害啊,竟是備了三匹馬。長安城誰不知道華潤号的賬房最厲害,能讓老兄這裡出三個賬房去長安查賬,定是大買賣!唉,真是羨煞我也……”

  “都是公子運籌,俺們都是勞碌命。”

  笑呵呵的張青月心頭一跳,隻覺得這厮當真是狡猾。

  而李全忠卻是心頭轉了七八個想法,暗暗道:這才剛剛到二月,查什麼賬?定有蹊跷,備了三匹上等青海骢,怎可能是去長安的,長安這腳程,用不上青海骢。這畜生是走雪地大原的,莫不是有人這光景要北上?

  粗犷的面容背後,狡詐的眼睛微微一眯,李全忠琢磨起來:郡王吩咐過,要盯着工坊這邊,三匹上等青海骢,怕是有要緊的事情。多半……不會是三個人,而是一個人。

  “唉,每次和老兄你一比較,隻覺得我這驢兒也似的腦袋,這輩子是不會開竅了。唉……”李全忠長歎一口氣,然後呲了呲牙,“還是回去盯着那群不成器的猴兒們做事吧!”

  “嗳,正要留李兄一起吃茶,怎地這就回轉了?”

  “這裡停當久了,哪裡還想去河東。唉,你說作甚我那手下兒郎,就不及老兄你這裡的靈光呢?”

  李全忠努努嘴,“這真是越看越讓人羨慕,走了走了,走了!”

  說罷,跟張青月擺擺手,頭也不回地走了。(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