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勝業坊,隔着一條坊街,更加靠近皇城的崇仁坊同樣熱鬧了起來。隻是和勝業坊不同,坊牆内外都是府兵衛士,往來進出的車馬,無不富貴豪華。
“域外、海外,以老夫拙見,就不必介入進奏院。畢竟,朝廷草拟‘宣政總制院’,自有體制衙署,令出多頭,非是好事。”
作為弘文閣的老江湖,孔穎達作為“文化界”魁首開了口,大廳内到處是人,有坐着的有站着,有交頭接耳的,有探頭探腦的,還有不斷傳遞小紙條的。
“閣老之言,老成謀國。”
泾渭分明的兩撥人,一撥多是洛陽老臣,另外一撥,則是地方雄州的刺史、長史,甚至是極個别上縣縣令。
這些人“不約而同”地前來長安面聖或者吊唁尚書右仆射蔡國公杜如晦。
此時開口說話的,正是揚州都督府長史,老李沒有看離着不遠的老張,仿佛兩人都不認識一般。
海外的業務主要還是攫取利益,在沒有徹底榨幹之前,怎麼可能松了手中的刀子。至于縱橫江湖的海外英豪,想要登上帝國的政治舞台,老天是他們親爹?平白給他們這個機會?
揚子江兩岸的“反王”,那都是憋了十幾年才有了今天的機會。餅子就這麼大,自己都未必夠吃,還分給别人,這是要行善積德不成?
不管是老大貴族還是兩朝老臣,跟揚子江兩岸的新生力量,在這個利益點上,是保持一緻性的。
除非海外收益變成負的,否則是不會停歇松手的。
而對揚子江兩岸的豪強來說,他們通過“宣政總制院”,也可以洗白現在手頭的物業。從“無主”變成“有主”,合法化的包裝,總歸要安全的多。換做以前,海賊上岸搶上一波,隻能靠自己硬抗。
現在海賊想要上岸,就不是搶過路的倒黴蛋,而是背靠大唐,有着朝廷合法外衣的海外人士。
固然說原本“王下七武海”主要營收是無本買賣,但海外力量,毫無疑問朝廷是處于“弱勢”的,這就需要交換。揚子江兩岸需要洗白需要合法化,而朝廷則是讓“王下七武海”的收入減少,交換揚子江兩岸不支持海外巨頭介入到“進奏院”。
“進奏院”是地方勢力的發聲筒,也是角鬥場,這一次一炮掙來的權力,不可能輕易地交代出去。
隻是毫無疑問,更進一步的難度不小,“進奏院”拿到的那點權力,主要還是在地方法律法規的建設上,“弘文閣”是有權力封駁的。至于如何讓“弘文閣”不封駁,這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政治上的公關,千幾百年都沒有停歇,這對政治生物而言,是無師自通的事情。
“進奏院”的首席長官并非是欽定,而是由“進奏院”能夠獲得席位的“院士”來公推。然後“弘文閣”同意批複,遞交皇帝蓋章。
理論上來說,“進奏院”可以公推一條狗出來當首席長官,但這種可能性……也就隻存在理論上。
此次“進奏院”公推的人選不少,有三個,分别是江西總督房喬、江淮總督魏徵、湖北總督張公謹。
不過最後結果則是江西總督房喬全票通過……
唱票的時候,整個會場都是相當的淡定,顯然是早就預見了這個結果。而“弘文閣”遞交給皇帝之後,當天就下達了委任狀,第一任“進奏院”院長,就是江西總督房玄齡。
“進奏院”幾百條惡狗滿意,“弘文閣”諸位學士滿意,皇帝滿意,六部老鐵也滿意,長安百姓也很滿意,總之……都很滿意。
因為“進奏院”草創,第一屆的“院士”,大多還是地方長官出任,隻有極個别反應靈敏的,直接扔了“代表”出來,可以說走位相當的風騷,讓老張都有點猝不及防。
比如普州的“進奏大使”,就是讓程處寸做了“院士”。而程處寸現在也就是“選人”級别,本職盡數解除,理論上就是個“無業遊民”,是典型的“待業青年”。
但程家現在還擔着“普州刺史”的頭銜,雖說是個封賞,并無實際用場,但這個頭銜在普州的用場,有比沒有,是兩回事。
而且能在“進奏院”發聲的,多是天下雄州,諸如蘇州杭州揚州常州之類,普州這年頭就是個窮逼地方,能夠以“雄州”的身份混進去,自然是有能讓它“雄起”的有力人士在背後支持。
初次嘗到挖皇帝牆腳的甜頭,饒是時常把“為皇上盡忠”挂在嘴上的“忠臣良将”,此時此刻,也顧不得臉皮廉恥,忙不疊揮舞着鋤頭。
這是一場有所準備但準備不夠充分的狂歡,事件的核心人物有三個,其中一個還是死人。
而“衆望所歸”的某條土狗,卻是“冷眼旁觀”一衆惡狗的表演,在不斷地撕扯退讓互相狂吠之後,熱情逐漸“冷卻”下來,誕生了“進奏院”這個怪胎。
所有的惡狗都以為,這是他們的勝利,而且還獲得了前尚書左仆射房相公的“鼎力支持”!
這個鼎……可真夠粗的。
隻有極少數幾個,才知道那“九鼎”,也不過是張德轉交給房相公的。而房相公掏出“九鼎”,從大唐帝國有限責任公司的老闆那裡,買了一張“進奏院”院長的委任狀。墨汁未幹,玺印鮮紅,錢多辦事就是快啊。
“進奏院”草創一事,又反過來刺激了“弘文閣”,皇帝準備擴充“弘文閣”,外臣拿到資格,自然就是弘文閣“學士”,但皇帝準備新擴充的“閣臣”,卻無一例外,都是來自皇親國戚。
準入門檻的最低标準……尚公主。
原本尚公主是一個極為虧本的買賣,“與國同休”固然很爽,但這個國要是亡了,也得跟着殉國。
長遠來看,幾輩子富貴,不是白瞎了?
然而此時此刻,“進奏院”的成立倒逼“弘文閣”的改組,而準入門檻的設立,使得一衆遊離在夾縫中的豪強,聞到了福利的氣息。
誰叫“弘文閣”有封駁“進奏院”奏疏議案的權力呢,這種權力……隻要玩好一次,就能富貴三代啊。
可問題又來了,兩代皇帝的公主,實在是不多了。而能夠尚公主的人家,又不是地裡的芋頭,挖兩下就出來。
在崇仁坊内瘋狂讨論“仁義道德”的時候,坊外忙着活動成為“驸馬”的雄性牲口,正排着隊準備面聖。
面見女聖。
因為女聖長孫皇後說了,她有辦法多弄一點公主出來,隻是公主的“聘禮”……要改一改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