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随身英雄無敵:欺淩明清二百年

第05章 太過份了

  果然,記憶改變,很多東西要适應改變後的時空,地契上的字果然也被修改了。從一張,變成了厚厚的一大疊。

  看了這疊地契,就知道,自家的田地,從區區五畝六分,直接變成了五千六百畝,想來,整個村子和鄰近趙家村的田地,都變了地契了。就不知道他們會怎麼哭!

  也不知道新生成的記憶裡,自己是什麼身份了。

  回到家中,鄭堯傑正生活做飯,口裡罵罵咧咧的“餓,餓,就知道餓。一天二頓還喂不飽你這個小魔星,才吃了一個米糕,還想吞兩碗幹飯!哪一個良家子弟,敢娶你這個大肚小婆娘?”

  小雨兒可憐兮兮地仰面看着鄭堯傑,也不申辯。這丫頭,表面淳樸,其實皮着呢。

  鄭泷一笑,見鄭堯傑還沒有改變性子,知道他是刀子嘴豆腐心腸,不然,他會給幺妹買新衣服嗎?

  鄭泷想試探一下改變的記憶的内容,說:“老大,别做飯了,把米糕都給幺妹吃了吧,明兒個,我們都在咋們家的酒館打地鋪住。天熱,不用被子。”

  鄭堯傑神情一呆,旋即又回複過來,鄭泷看鄭堯傑眼眸閃過隻有他鄭泷能看到的彩光,一笑,知道改變的記憶生效了。

  果然,鄭堯傑說:“二弟,我們明天就去新家麼?”旋即,這正太不滿地說:“也隻有我們這樣的良紳,從來不剝削鄉親了。一畝田,隻收一成田租。難怪,附近十裡八鄉的鄉親,天天拼了命地想租咱們的田,他們租黃員外,趙員外,何員外,袁員外的田,都交五成田租呢。不過,這等好事,隻能便宜咱們鄭張周三姓的人!我雖是庶子,母親又是……那等出身,還早沒了。沒權繼承家産,但二弟你可從來都待我象你同胞親大哥,我替你着急啊,你不多收些租子,怎麼應付得了年年歲歲的加派?”

  鄭泷一拍鄭堯傑肩頭,說:“行了老大,早點安睡,這老祖宅這麼破了,也不能住人了,不然,叫人誤會咱們吝啬算小事,房子塌了把咱們壓死就不合算了。諾,這裡是十兩紋銀,你去把典當的娘親金钗拿回來。”

  “我昨天典當了你娘親金钗?哎,怪我怪我,昨天身上沒揣金銀,又入城給小妹買衣服,還想給二弟你買點藥,那我明天去拿。我可以借周老三家的驢子去嗎?給他十五個銅錢就行了。”

  “你看着辦。”鄭泷竊笑,知道,所謂記憶改變真不是唬人的,合理合情的理由都能修改出來。

  那麼,自己也就放心了。

  二十五個農夫,就在農民小舍了住了集體套間。

  鄭泷清晨起來,隻覺得神清氣爽,雖然七月天汗浸浸的,可耐不住身體已經大天使化了。

  區區三十幾攝氏度的高溫,在他此刻看來,清風拂面般惬意。

  鄭秋雨捧着粗胚陶碗,咕嘟咕嘟地大口喝着粥。喝了整整兩碗,才放下碗,惬意地說:“大哥哥,二哥哥,我找妞妞她們玩。”說完,撒腿就跑。這孩子,野啊。

  鄭家村雖然基本上是鄭,張,周三姓,彼此又有姻親,可房屋也沒有象縣城一樣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而跟後世的房屋一樣,在竹林掩映間,這一處,那一處的。散落在這五裡方圓大地上,所謂鄭家村,也就是聚居的村民多點。

  所謂村中心,也不過就是一個曬谷場。

  可現在,鄭泷不知道親友記憶改變了幾許?

  正在狐疑,看見六叔公,也即現在鄭家英字輩的唯一個,也是現在的族長,踱着步子過來了。

  六叔公居然還恭謹地抱拳一禮,才說:“家主,你令小老兒監工的新村舍和酒館,議事堂這些都于昨日完工,你昨日中暑歇涼,我們就沒有來告訴你。今天,請家主移步去看看。”

  鄭泷竊笑,這六叔公的記憶被改變得徹底啊,還以為是他監工的呢。

  裝模作樣地跟着六叔公和幾個堂親走出來,走到議事堂。

  未來科技出品的魔幻遊戲的小鎮鎮中心,以鄭泷目光看,比起最初看到的首都級的成I都,顯然一個是震撼級的,一個是土鼈級别的。

  紅磚房子,二層樓,方方正正,就跟燈塔國的民居一樣,可在當今,看四周村民的眼神,就知道,這已經是震撼級的了。

  六叔公捋着胡須說:“沒想到,方石匠他們手藝這麼好,這麼紅彤彤的大磚,這麼大的紅瓦,也隻有家主家才能修得起了。”他看着旁邊的酒館,說:“這酒館也修得豪奢啊,高大雄壯,比其縣城的淩雲閣,高大了一倍有餘啊,就怕縣尊大人知道了,對咱們鄭家村有些不好的看法。”

  鄭泷說:“從今兒後,咱們鄭家村就争取搬過來居住,當然,鄭家村這名字土了點,就改名叫青羊鎮吧!”

  “家主說了算。”六叔公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拍兇脯說:“就是張家,周家,也是家主一言而定,咱們鄭家百十年前就是三家的共主了。”

  鄭泷說:“這就好。這樣吧,組織鄉親們看天時收割稻子。”

  六叔公說:“家主,縣尊黃大人昨日派皂吏說,皇帝要收今年的‘練饷’了。縣尊令咱們鄭家村必須備下白銀五百兩,糧五百石。咱們鄭家一裡五甲,才一百八十戶;張家一裡,一百一十九戶;周家五甲,四十六戶。表面上,咱們鄭家村有三裡人,跟國朝初年有些縣一縣人口相當了,可也不過三百來家戶。要負擔這麼重的銀饷加派,也是萬萬不能。可縣尊黃大人發話,說哪一村不繳,就把那村族老族長甚至男人全部打入縣牢,去跟老鼠蟑螂做伴。因而,怎麼分配是個大問題。何況,春季的米糧還未收割,哪有絲毫餘财繳納?正不知道該怎麼辦?大家夥兒苦于無計,隻盼着家主拿主意。”

  鄭泷既然是科長,自然有自己的辦事方法,不然,也不能在二十來歲就當上正科級幹部了。于是,笑笑說:“六叔公的意見呢?”

  六叔公說:“現在,全縣鄉下四個鄉,十七個村,二十裡,二千戶人,以縣尊黃大人的嚴令,要繳納一千兩銀,一千石米,而且,還不算做今年的納糧,因此,各村最近都在活動,各族族長都打算聚集起來,議論議論,看能不能減去一半。再說,天下叛亂四起,從萬曆到天啟,到當今,不就是因為遼饷和崇祯三年起的剿饷嗎?大家都被加派壓得喘不過氣,崇祯十二年又搞了什麼練饷,真正不讓人活了。今年,可就是三饷齊收了,誰也活不下去!可見,平素小老兒說得沒錯,這大明,真正藥丸。也就這麼六、七年的光景。縣尊黃老爺一口氣要那許多銀糧,總不能把咱們二十裡二千多戶鄉親,也逼反了不成?再說,全縣二千戶人才一千兩銀,一千石米,可咱們鄭家村才三百戶,就要納五百兩銀,五百石米,這不是逼我們造反嗎?”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