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奇汗下了決心和惡國人提前翻臉,戰争的準備工作,便提前開始了。
伏爾加河對岸,還有幾萬名土爾扈特人,這些人必須轉移過來,不然一旦開戰,他們就将成為惡國人的刀下亡魂。
但伏爾加河下遊河流湍急,河面寬度最窄處,都有100米,這要渡河,顯然難度不小。
擺在他們面前,隻有架橋和繞遠路,但時間上能來得及嗎?
這要是按照常理,肯定是來不及了,不過,這個時候,綠蘿卻及時趕到了。
“大嫂,您怎麼來了?”吳天有些詫異的問道。
綠蘿說道:“你們不是正在為架橋的事兒鬧心嗎?這樣吧,我給你們搭好框架,你們全力造橋,等土爾扈特人全部過河之後,再拆掉大橋,這樣一來,就可以從容布置,如何對付惡國人的重兵了。”
鄭雄高興的說道:“有大嫂神通相助,那真是太好了,估計等惡國人知道消息,咱們這邊,已經搞好了。”
“是啊,大嫂,時間緊迫,就請大嫂馬上施法吧!”譚達也說道。
綠蘿也不矯情,來到伏爾加河河邊,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便命人去砍大樹,越多越好。
等大樹砍來了之後,綠蘿直接運氣将一顆顆大樹直接插入河中!
未幾,樹樁便很快插滿了伏爾加河,看得衆人目瞪口呆!
“神仙啊,真的是神仙啊!”
“我們有神仙相助,還怕什麼惡國人啊?”
“大清竟然派來神仙,我們土爾扈特人,真是太走運了,大仙,請受我們一拜!”
所有的土爾扈特人,都跪下磕起了頭來,心裡的虔誠,真的滿滿的,不容任何情緒進去。
遠征軍的将士們也看得很過瘾,不過他們之前大多數人都見識過綠蘿的本事,隻有那些後來加入遠征軍的士兵,才看得一個勁兒的叫好。
短短半天過去,一座簡易的大橋,便連通了伏爾加河南北兩岸。
橋面用木條和氈子搭建而成,雖然不寬,但足以讓人和牲畜在橋上通過。
綠蘿修完了橋,便直接飛回了奧倫堡,向楊猛報告消息。
“夫君,伏爾加河上的大橋已經建好,幾萬人遷徙到南岸,也就幾天的事兒,你就不用擔心了。如今,那個土爾扈特汗國,還有2萬士兵跟随惡軍在歐洲作戰,這或許是阿玉奇汗的唯一擔心了。”
楊猛連連點頭,伏爾加河北岸的土爾扈特人遷徙到南岸,這樣一來,阿玉奇汗的後顧之憂,便可以解決,土爾扈特汗國,便可以完全倒向自己了。
“這事兒幹得不錯,你再辛苦一趟,向阿玉奇汗讨要一封書信,飛往歐洲,交給正在随惡軍攻擊奧斯曼帝國的土爾扈特軍隊,讓他們投靠奧斯曼帝國,日後,伺機而動,一旦奧斯曼帝國跟大清發生沖突,他們将會成為我們的奇兵!”
楊猛再給綠蘿布置了一個任務。
奧斯曼帝國的重心雖然在歐洲,但誰也難保日後的曆史走向,大清的擴張勢在必行,等和奧斯曼帝國接壤之後,戰争的可能性,便會存在。
而這兩萬人,的确很有可能會成為決勝的因素。
試想一下,當戰事一起,兩萬人突然暴起,奧斯曼帝國肯定會防不勝防。
綠蘿領命之後,再度飛走。
-----------------------------分割線------------------------
聖彼得堡。
久久沒有得到派出去的特使回音,彼得一世一臉的憤怒,步入暮年,彼得一世的脾氣也越來越暴躁,這位惡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皇帝,已經對當前的格局,産生了錯覺。
“納達爾,這使臣去了這麼多天,怎麼還沒有回來?不會出什麼岔子吧?”
彼得一世問自己的侍從官納達爾。
納達爾說道:“應該沒問題吧,土爾扈特人一向溫順,不會抗拒陛下的旨意的。”
彼得一世正要點頭,突然有人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邊跑,便喊道:“陛下,大事不妙,土爾扈特人反了!”
彼得一世心裡‘咯噔’一下,暗叫大事不好,如今惡國和奧斯曼帝國正在僵持狀态,惡國國内卻出現了動蕩,這會影響到前線的将士,稍不留神,就會陷入被動之中。
彼得一世一把揪住來人問道:“到底怎麼回事?特使回來了嗎?”
來人名叫阿巴特,也是皇宮的侍從官。
阿巴特忙說道:“陛下,特使已經被土爾扈特人殺了,土爾扈特人在伏爾加河下遊架起了橋梁,北岸的土爾扈特人已經全部遷徙到了南岸。如今,土爾扈特人已經撤了橋梁,沿河設置了防線,看來,他們是鐵了心要脫離我們惡國了!”
彼得一世松開了手,臉色蒼白了一些,他頹然坐在椅子上,歎道:“這些土爾扈特人,真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啊!我們應該讓他們全部上戰場,可惜,如今不能利用了。也罷,将逼近黑龍的軍隊調回來吧,預防土爾扈特人的突然襲擊,還有,西伯利亞的軍隊也要收縮起來,做好戰鬥的準備。另外,派人給普魯特河的柳比斯基,讓他将那2萬名土爾扈特人調到最前線,參與攻擊,讓他們的血肉之軀,最後給帝國創造一點價值吧!”
“是,陛下英明!”納達爾和阿巴特齊聲說道。
--------------------------分割線----------------------------
1709年的秋天,就快進入深秋,寒冷的天氣,終于開始降臨在大地上。
盡管河流還沒有凍上,但誰都知道,最難熬的季節來了。
京城,朝堂上。
黑龍将軍薩布素派人火速進京,給康熙傳來了一份兒緊急的軍情。
“惡國人竟然退兵了?看來,小猛子那兒,也肯定給惡國人帶來了震懾,今年可以過個安穩年了。諸位臣工,如今邊關穩定,大家都說說看,年底的工作怎麼開展,各地的災害,是不是可以提前預備物資了。”
看完奏折的康熙,老懷大慰,他開始布置冬季的工作。
大清入關以來,各地災害頻繁發生,一會兒水災,一會兒旱災,一會兒雪災,一會兒蟲災。
康熙渴望創立一個太平盛世以求名垂千古,但事實,總是和他開玩笑。
明珠第一個出來說道:“啟奏萬歲爺,北方的防災工作應該馬上進行,臣聽說破虜大将軍在哈薩克大草原分别建立猛虎城、光明城,這兩座城池,都是用一種名叫水泥的東西粘合磚石修建而成,這種城池,不怕大雪壓垮。準噶爾特區如今也已經開始仿效,萬歲爺,可給破虜大将軍下旨,命他原地止步,返回北方,開展修建城市的工作,這項工作如果做得好,比遠征大業,同樣的功勞不小啊!”
明珠這意思,那是要讓楊猛暫停遠征,轉而對民政這一塊,進行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