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亂世枭雄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第二次征伐高句麗

亂世枭雄 九孔 2446 2024-01-31 01:12

  (非常感謝老兄弟‘書友18672397’的五千币慷慨打賞,還有‘虛菩提’、‘怪咖ii’、‘書友38965322’的月票和打賞支持。)

  “果然還是不能避免。”王君臨歎了口氣,對此沒有多少意外,在原本曆史上第二次征伐高句麗也隻比第一次相隔一年而已,沒辦法楊廣堪稱是曆史上性子最急的皇帝。

  杜如晦對朝廷早已失望,搖了搖頭,臉上有着淡淡的譏諷,沒有吭聲。

  劉子明則是眉頭緊緊蹙起,忍不住說道:“朝廷諸公難道就沒有人勸阻。”

  沈果兒說道:“自然會有,但皇帝力排衆議,又殺了一些人,再加上一些門閥世家居心叵測,也暗自推動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所以眼下朝廷沒有人敢吭聲了。”

  劉子明長長歎了口氣,搖了搖頭,不再說話。

  王君臨早就知道第二次征伐高句麗絕對避免不了,所以沒有什麼意外,又問起他關心的另外一件事情:“弘農楊氏有什麼動靜,可有謀反的之意?”

  沈果兒神色一肅,道:“楊素行事非常隐晦,雖然有一些蛛絲馬迹,但是卻沒有留下絲毫把柄和證據。”

  王君臨冷笑道:“派出最得力的人手去弘農郡,盯死了楊氏,任何反常之事,都在第一時間,以飛鷹接力送到範陽郡。”

  “果兒明白,現在就去安排此事。”沈果起身行禮道。

  王君臨又問道:“還有一事,瓦崗寨眼下是什麼情況?”

  沈果兒想了一下,說道:“王爺讓一直打聽的那個濟陰郡離狐縣徐世績在上個月投奔瓦崗寨,成為瓦崗自翟讓之外第二号人物,如今瓦崗軍在汴水所經的荥陽郡(治今河南鄭州)和梁郡(治今河南商丘)邊界,主要以奪取公私行舟的貨物,殺富濟貧,先後七次擊敗當地郡兵圍剿,眼下瓦崗寨有一萬多人。”

  王君臨聽到徐世績,突然想起了單雄信,在原本曆史上,單雄信也大體是在這個時候,帶着大量錢财和武者投奔了瓦崗寨,成為瓦崗寨的另一巨頭,如今單雄信成了自己麾下大将,但魏征、秦瓊、

  程咬金等牛人恐怕還是會先後上了瓦崗寨。

  “或許借單雄信不尊号令之事,演一場戲,讓單雄信按照原本曆史去瓦崗寨是個不錯的主意……”王君臨心中突然蹦出這樣一個想法。

  沈果兒離去之後,王君臨越想越感覺将單雄信打發到瓦崗寨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有了自己暗中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又有明确的目标,單雄信在瓦崗寨必然是大有可為,不說會不會給自己将來帶來一支強軍,就算是能夠将徐世績、陳咬金和魏征這些牛人‘勾引’來也是大賺特賺了。

  “單雄信帶領縣兵什麼時候回來?”王君臨突然問道。

  “回禀王爺,按照捷報所說,今天傍晚之前便能回到郡城。”劉子明回話道。

  “不管怎麼說,單雄信打了勝仗,子明替我去迎接凱旋而回的縣兵,但是單雄信,你宣布過對他的褒獎和功勞之後,在衆目睽睽之下直接抓起來,扭送到我這裡來。”王君臨想了一下,眸中精光閃爍,沉聲說道。

  “抓起來?王爺,這恐怕不妥吧!單雄信雖然不尊王爺号令,擅殺那窦建德,但是畢竟剛立下大功,又跟着王爺多年……”劉子明是個老實人,前面還說要嚴懲單雄信,此時又替單雄信說起好話來。

  隻是不等劉子明将話說完,王君臨便擺手道:“子明不必多言,我自有深意。”

  傍晚,平叛大軍凱旋儀式上,單雄信被劉子明以不尊号令為由,直接帶走,王君臨當面訓斥之後,單雄信死不認錯,王君臨一怒之下,将其打入大牢。

  當天晚上,那孫鐵丫和單雄信的一些親兵心腹冒險将單雄信救走,一夥人潛逃而去,亡命天涯。

  第二天,範陽郡發出抓捕公告。

  ……

  ……

  單雄信逃離之後的第五天,朝廷關于第二次征伐高句麗開始進入實質性準備階段。

  去年的第一次征伐高句麗大戰中,府兵精銳喪失殆盡,所以,這次大隋不得不重新以金銀來募集勇士。

  大業八年,三月初三,楊廣下令各地開始向遼西運糧。

  三月初六,楊廣下令募集骁果從軍。

  三月二十三日,楊廣下旨大赦天下,允許死囚去遼東立功贖罪。

  三月二十四日,調衛文升返回洛陽,任刑部尚書,輔佐太子監國。

  大業八年四月戊寅(十六日),皇帝陛下自東都洛陽啟程,開始了第二次禦駕親征。

  五月五日,天子六軍來到幽州。

  五月十三,皇帝陛下在海邊擺六畜、水酒,祭奠去年戰死遼東的英魂。

  同日,三十一位郡守和邊關重将聯名上書,請皇帝陛下慎重考慮征遼之事。諸臣以為“中國疲弊,萬乘不宜屢動”,天子以萬乘之身親自伐遼,非但會造成國力的浪費,而且會導緻内政的混亂。

  “朕親往尚不能克,非朕,何人能克之!”大隋皇帝陛下楊廣擲表章于地,大聲怒斥,若不是聯名上書人太多,他一定要再殺幾個人,讓所有人明白他征伐高句麗的決心。當晚,聖駕駐跸望海頓行宮,處理諸般耽擱政務。

  同一時間,楊廣給範陽郡遠東行軍總管府的旨意也到了,和第一次征伐高句麗一樣,讓王君臨統領水師一路,從高句麗安南郡配合遼東主力,同時攻打高句麗。

  去年楊廣躊躇滿志,以為一戰可以平定遼東。最後,數十萬大軍戰死他鄉,上百萬民夫死于非命,換回的卻僅僅是高句麗人的恥笑。今年,諸臣不想再打下去了,百姓也不想再打下去了。而他這個皇帝卻不得不将戰争繼續下去。

  楊廣以為,大隋國完全靠着兵威才鎮住了四方諸酋。如果在征伐高句麗一事上軟弱,周邊那些部族就會先後效仿。如此一來,兵禍連綿,大隋周邊戰事會更多,内部的流寇也會愈發猖獗。

  楊廣對此深信不疑。

  “朕不是不體恤民力,而是騎虎難下啊!”楊廣歎了口氣,望着禦案上那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的反對征讨高句麗奏折,不斷搖頭。

  “陛下何必理睬那些妄人的說辭,他們不過是為了博一個愛民的好名聲罷了!”虞世基一臉正義凜然,在一邊大聲說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