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縱辭去門下侍郎也引起了朝堂震動,不但李重業勸他,朝堂上的其它大臣也都勸他慎重,但張縱去意已決,所以誰勸也沒有用,最終他還是辭去了這個重要的職位。
不過就在張縱辭官的同時,卻還發生了另外幾件事,确切的說應該是一件事,那就是幾個中高級的官員被貶官,雖然貶官這種事在朝堂上并不少見,但幾個人一起被貶官就十分罕見了。
如果放在平時,這件事肯定會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但現在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張縱辭官這件事上,所以倒也沒有多少人關注這件事,隻是一些有心人得知這個消息後,卻全都看向雍王府的方向。
也就在上面這件事發生之後,李賢也似乎一下子從朝堂上消失了,平時他每天都要去李重業那裡,但現在也閉門不出,甚至後來幹脆借口去長安了,據說是去長安養病,估計短時間内是不會再回來了。
李賢的離開,表面上看似乎并沒有什麼人關注,但其實卻給不少人敲響了警鐘,因為這是張縱在告訴他們,朝廷的底線在哪裡,無論是誰敢碰觸這個底線,那李賢就是他們的榜樣,要知道李賢可是李重業的父親,所以隻要他不謀反,誰也拿他沒辦法,但這并不代表着别人會有這樣的免死金牌。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也都悄悄的收回了自己的手腳,武媚娘在前,李賢在後,連這兩人都已經栽倒在這件事上,這讓不少人也都收斂了許多。
當然了,這種威懾并不是永久的,随着時間的推移,肯定會有些人的野心再次滋長起來,不過張縱也想清楚了,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所以剩下的還是交給李重業和朝堂上的大臣吧。
辭官之後,張縱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平時除了偶爾去武學堂轉一轉外,剩下的大部分時間也都呆在家裡,要麼陪着家人,要麼是照顧自己種的花草,日子倒也過的十分悠閑。
本來張縱是想開辦更多學校的,不過前段時間他太累了,所以就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另外他也可以趁着這段時間,把接下來的計劃好好的整理一下,畢竟開辦學校可不是一句話的事,而是涉及到許多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開辦的學校要靠自己生存下來,而不是隻靠他或者朝廷的支持。
然而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張縱雖然想要休息,但李重業那邊卻還是擺脫不了對他的依賴,所以經常也召他進宮商量事情,張縱對此也沒有辦法,隻能盡量不在政務上發表太多的意見,從而培養李重業的能力。
就在這天一早,李重業再次召他入宮,而且還說有十萬火急的事要商議,這下張縱也隻能再次進宮,結果當他來到乾陽殿時,卻發現朝中的幾位重臣也都到了,其中就有他的大伯張柬之。
張柬之進入中書省後,很快就表現出卓越的才能,畢竟他本來就是要做宰相的人,這也使得許多人都對他十分贊賞,官職也是一升再升,剛巧前段時間劉仁軌病重,所以張柬之也就暫時頂替了劉仁軌的位置。
“參見陛下!”張縱進到大殿後也立刻向端坐在上面的李重業行禮道。
“先生不必多禮,這次召你前來可是一件大喜事,甚至關系到東南的穩定,而且當初先生也在這件事上出力甚多,所以我想聽一聽你的意見!”隻見李重業這時眉飛色舞的開口道,說完就将一份奏折遞給了張縱。
張縱上前接過奏折打開,當看到上面的内容時,也不由得露出驚訝的表情,因為這份奏折竟然是論欽陵寫的,内容當然是關于吐蕃的。
當初吐蕃内亂,吐蕃王族與論欽陵的家族相争,最終以論欽陵率衆投靠大唐,吐蕃請求與大唐議和而結束。
不過大唐與吐蕃雖然暫時議和了,但兩國之間的争鬥并沒有停止,特别是論欽陵家族投靠大唐後,很快得到了大唐的重用,而論欽陵兄弟為了表現自己的用處,于是派出小股的兵力在邊境騷擾吐蕃,畢竟議和隻是雙方暫時不大規模的用兵,但小規模的騷擾卻是随時都可以發生。
在論欽陵等人的騷擾下,吐蕃也一刻不得安甯,其實吐蕃的生産力相當的落後,國力也遠無法與大唐相比,在這種騷擾戰下,就相當給吐蕃不停的放血,這也使得吐蕃越發的衰弱。
當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時候,他的免疫力也十分強勁,一般就算是遇到什麼細菌病毒入侵,也可以被免疫系統給消滅掉,但當一個人身體虛弱時,免疫力也會下降,身體上的一些隐疾也可能爆發出來。
吐蕃在被持續的放血下,就像是一個身體虛弱的人,以前内部的一些小矛盾也許根本不算什麼,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小矛盾卻開始顯現出來,并且演變成更大的矛盾,這也使得吐蕃内部矛盾重重。
更加糟糕的是,吐蕃贊普本來年紀就不大,軍政大事全都由他的母親掌管,而他母親又要依靠自己的娘家,這也使得外戚勢力強大,更加引起了其它貴族的不滿。
在這種重重的矛盾下,吐蕃别說發展了,國力其實已經開始大幅度的倒退,而在這種情況下,貴族除了内鬥外,也一緻加大了對下層百姓的盤剝,後世的人皮鼓在這個時期的吐蕃其實根本不算什麼。
然而當下層百姓的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會引起反彈,也就在兩個月前,吐蕃的一部分貧民終于忍無可忍,于是舉兵反抗,結果竟然一呼百應,這場底層起義也很快燃燒到吐蕃的大部分地區,越來越多的貧民殺掉盤剝他們的貴族響應起義軍。
面對這種情況,吐蕃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因此他們也組織了大批的兵力鎮壓,不過起義軍的勢頭實在太猛了,吐蕃的鎮壓起到的效果也十分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