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策行三國

第1187章 趙雲獻計

策行三國 莊不周 2462 2024-01-31 01:12

  劉備搓着手,不時地看一眼簡雍。

  “憲和,現在……恐怕不合适吧?伯珪殺了劉使君,幽州士人激憤,欲為劉使君報仇者不乏其人。我剛剛收到消息,朝廷已經委任張則為幽州刺史,不讓伯珪占據幽州之意甚明,我們若與伯珪結盟,豈不是與朝廷作對?”

  簡雍歪了歪嘴,看向一旁的關羽等人。“諸位,你們也這麼覺得?”

  關羽哼了一聲,把頭扭到一旁。張飛揪着颌下的短須,咂着嘴,叭唧叭唧的響個不停。趙雲沉思着,劍眉微蹙,若有所思。田豫猶豫了一下,欠了欠身。

  “府君,我也覺得不妥。劉使君在幽州數年,廣施恩義,甚得胡漢之心。公孫伯珪雖勇,但殺戮無度,此次又殺害劉使君,已成幽州公敵。當此時也,府君宜捐同窗之私義,同幽州之公義,舉兵共讨公孫瓒,豈能與其結盟?我雖愚昧,也覺得不妥。”

  劉備也不說話,隻是瞅着簡雍。之前他是希望與公孫瓒重修于好,但公孫瓒殺死劉虞的影響太壞,他最近已經不再試圖與公孫瓒聯絡。如果不是實力不夠,自忖不是公孫瓒對手,他也許早已起兵了。因為他的延誤,鮮于輔等人意見很大,最近都不和他聯系了。

  簡雍不着急,轉頭看着田豫。“國讓,既然說到了私義和公義,我想問你一句:袁紹當不當讨?”

  田豫苦笑。他本不想回答,可是在簡雍的逼視下,隻能點點頭。袁紹叛逆之心昭然,他以诏書行各郡國的事也不是什麼秘密。如果不是反對袁紹,他之前也不會支持公孫瓒。

  “自然當讨,隻是……”

  “既然袁紹當讨,那劉使君與袁紹連橫又算什麼?公孫伯珪與劉使君不合,那是幽州内部事務,劉使君理當向朝廷申訴才對,他為什麼向袁紹求援?”

  田豫揚起了眉,很不滿意,沉聲喝道:“簡憲和,你這是要污劉使君身後名嗎?這可不是君子所為。”

  關羽哼了一聲,充滿不屑。簡雍也沉下了臉,逼視着田豫。“田國讓,你不要顧左右而言他,我就問你這是不是事實?”

  田豫大怒,拱拱手。“府君,恕我愚昧,不能贊同簡君高論,告辭!”不等劉備點頭,起身離去。

  簡雍和田豫争論的時候,劉備一直沒吭聲,眼珠卻轉來轉去。見田豫離席,他目光一閃,挽留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關羽見狀,也站了起來,一甩袖子,轉身離開。張飛看看劉備,也起身走了出去。劉備還是不說話,隻是靜靜地看着簡雍。

  張飛趕到門口,追上關羽。“雲長,你有什麼看法?”

  關羽撫着胡須,在門外的拴馬胡人石樁前站定。周倉解開馬缰,遞給關羽。關羽接過馬缰,手按在馬鞍上,翻身上馬,在馬背上坐定。他到北疆後,特地挑了兩匹高頭大馬,都是和他臉色相近的重棗色,人馬相配,看起來更加高大威武。

  “益德,劉虞是僞君子,公孫伯珪也不是什麼良善之輩。他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又貪殘嗜殺,若不是玄德攔着,我早就殺了他了。簡雍暈了頭,這時候居然還想着和他結盟,可謂是愚蠢之極,難怪當初孫将軍無挽留之意。”

  說完,關羽一推胡須,撇了撇嘴,抖缰踢馬,揚長而去。

  張飛看着關羽的背影,搖了搖頭,苦笑不已。他回頭看了看府中,想了想,又折了回去,卻沒有回中庭,隻在前院等着。對這種事,他向來不擅長,幹脆不參與。

  堂上,劉備再次搓了搓手。“子龍,你的意見呢?”

  趙雲雙手撫膝,微微欠身。“府君,我覺得憲和所言有理。公孫伯珪私德有虧,殺劉使君誠為不義之舉,可劉使君也非無可指摘,将來難免有非議。袁紹反心已熾,又大舉來襲,取幽州之意甚明,這時候與公孫伯珪交戰隻會便宜了袁紹,于大局無益。”

  劉備點點頭,卻沒有說話。他知道趙雲不會支持袁紹。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支持公孫瓒比較有利。可是公孫瓒犯了衆怒,與他結盟,就等于與幽州士人為敵。趙雲不是幽州人,沒有這樣的感覺,可他是幽州人,不能不考慮人心所向。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問題:以公孫瓒那脾氣,不是你想結盟就能結盟的,他連孫策都不放在眼裡,哪會看得上他劉備啊。之前那麼多次托人傳話,公孫瓒都不肯見他一面。現在公孫瓒衆叛親離,你以為他就會忍氣吞聲?錯!他會更加偏激,什麼話也不聽。

  可是讓他和公孫瓒對陣,他也沒這底氣。他這點人馬攢得不容易,可不想一下子全毀在公孫瓒手裡。

  與袁紹結盟?這也不行。一是袁紹未必會看得起他,就算迫于形勢,與他結盟,那也隻是權宜之計。以袁紹的脾氣,将來肯定會和他算帳。二是袁紹取了幽州,将來難免會和孫策面對面。他不覺得袁紹有擊敗孫策的把握。

  進退兩難啊。

  “那子龍的建議是……”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府君是劉使君上表朝廷委任的漁陽太守,自然應該聽朝廷的命令。于今之計,府君宜派人迎接張使君入境,請他主持大局,府君全力配合便是,毋須考慮太多。”

  劉備豁然開朗,随即竊喜不己。還是趙雲比較穩重,考慮得周全。朝廷既然委任張則為幽州刺史,分明是不願意看到袁紹占據幽州。張則到達幽州後,應該不會與袁紹結盟,但他怎麼處理公孫瓒卻是個疑問。可是這有什麼關系呢,對他來說,張則是朝廷委任的幽州刺史,代表的就是朝廷的意思,他隻要聽張則的安排就行。不管張則會怎麼處置公孫瓒,都離不開他和漁陽郡的支持。

  劉備看向簡雍。簡雍不慌不忙。“府君,不管是誰接任幽州刺史,沒有糧草,都無法立足。朝廷不也是靠南陽支援的糧食才渡過難關的嗎?”

  劉備目光一閃。“這麼說,豈不是袁紹也有機會?”

  簡雍搖搖頭。“關中大旱,支持袁紹的朝臣倍受指責,袁紹都沒有輸一粒糧食入關,他會支援幽州?就算他願意,他也沒這實力。以前是青冀兩州共同補給幽州,現在由冀州獨力承擔,冀州又能支撐幾年?能支援幽州者,非孫将軍莫屬。府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請府君三思。”

  劉備權衡片刻,轉頭看向趙雲。“子龍?”

  趙雲躬身道:“府君,我以為憲和所言甚是。袁紹志大才疏,恐能善始,難善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