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召集校尉以上将領議事,三十餘人濟濟一堂。
勸降被陳紀拒絕,攻城勢在必然,但周瑜并不着急。這本來就是計劃之中的事。以勢壓人,不戰而勝的确是最理想的結果,可是又有誰能擁有這樣的優勢呢。至少孫策眼下還不具備,他的每一個勝利都是用智慧和血汗換來的。周瑜也渴望有那樣的戰績,他也需要切切實實的戰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帳下将士也需要在真正的戰鬥中檢測半年多練兵的成果,成長為真正的精銳。
聽荀攸解說完當前形勢和攻城方略,諸将沒什麼異議,紛紛表示贊同。從去年年末全殲徐榮部開始算,他們已經有近一年時間沒有戰鬥了,看着孫策轉戰豫州、兖州,一次次的捷報傳來,他們都攢足了精神,眼巴巴地等待着屬于自己的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他們當然要好好表現,紛紛打起精神,仔細聽荀攸解說,生怕漏掉一點細節,犯了錯。
周瑜的安排很實在,鄧展部不參與攻城,除了對雲夢澤一帶嚴加控制,盡可能切斷陳紀與劉勳之間的聯系之外,保存體力,随時準備奔襲劉勳本人。其他各部包圍江陵城,輪番發起攻擊,以戰代練,熟悉攻城戰術。平時操練大多以野戰地陣型轉換為主,攻城是最近才強化訓練的項目,正好趁着這個機會實踐一下。江陵規模雖然不能和宛城相比,卻比普通的郡城大不少,但陳紀用兵能力有限,城中守軍也算不上精銳,正是初戰最好的陪練對手,既能戰而勝之,又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
這是之前就商量過的戰術安排,諸将都有準備,這十來天,他們天天在觀察城中的防務,有一定的了解,現在隻是作最後統籌全局,安排各人上陣的秩序,互相之間如何接應掩護等事宜。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責任,才能達到練兵的目的。
荀攸講了半個時辰,然後諸将又探讨了大半個時辰,最後達成一緻意見。
正當諸将以為會議結束,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周瑜擡起手中的玉如意,示意諸将别急着走。荀攸眉頭一皺,看了一眼周瑜,卻什麼也沒說。
“諸君,有件事,你們可能有人已經聽到了一些,有人可能還不太清楚,借此機會,我向大家宣布一下,免得以訛傳訛,擾亂軍心。”
諸将互相看了看,重新入座。
周瑜沖着荀攸使了個眼色。聽周瑜說話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周瑜想說什麼了。他本來不贊成周瑜這麼做,但是既然周瑜決定了,他就必須執行。
“諸君,關中情況有變,尚書令荀彧,就是我家從叔,建議天子推行變法,司徒王允升任太傅,司空楊彪任司徒,車騎将軍皇甫嵩節制關中諸軍,正在藍田大營集結,有可能進逼武關……”
荀攸還沒說完,不少人的臉色就變了。有人關心朝局的變動,有人擔心武關危及,更有人擔心關中人因此離心離德,一時間亂成一團。
周瑜也不着急,以靜制動,将各人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平時相安無事,看不出忠奸善惡,也不太能看出各人的城府深淺,但這時候卻是一個好機會。
就在諸将議論紛紛的時候,趙俨咳嗽一聲,站了起來,環顧四周。
“肅靜,肅靜。”他厲聲喝道:“這裡是将軍的大帳,不是你們自己的小圈子。将軍信任我們,坦誠相待,你們有什麼意見就直說無妨,作長舌婦人狀竊竊私語,不嫌丢人嗎?請諸位記得自己的身份,你們不是普通一卒,而是統領一營乃至數營的将領,是讨逆将軍和建威将軍的信任的肱骨。”
諸将一聽,都有些尴尬。有人嘀咕道:“你說得倒輕巧。”
趙俨目光一掃,角落裡有一個校尉被他看得脖子一縮,下意識地閉上了嘴巴,随即又惱羞成怒。他不是趙俨的部下,年齡也比趙俨長,論實戰經驗,他可是憑着戰功一步步升遷至此,趙俨卻是個書生,因為是颍川名士,得到了孫策的信任,這才一躍而成為新野令,有什麼好畏懼的。
盡管不服,但那校尉卻還是沒敢和趙俨頂嘴。論嘴上功夫,他可不是趙俨的對手。
“諸君,這幾年朝局變動還少了嗎?”趙俨朗聲說道,神态從容,甚至有些不屑。“你們想想看,從中平元年黃巾八州并起開始算,這朝局什麼時候穩定過?三公走馬似的換,長的不過數月,短的不過月餘,有什麼好稀奇的?”
諸将一聽,覺得有理,頓時輕松了不少,有人甚至笑出聲來。“可不是麼,就連天子都換了兩個了,三公又算得了什麼。”
“哈哈哈……”衆人哄堂大笑。
趙俨等他們笑聲低了,這才接着說着。“天下紛攘,關中也不例外,天下能稱為樂土的大概也隻有南陽了。這既是孫将軍的英明,也是周将軍與我等心血,豈能容他人染指?皇甫嵩是朝廷的車騎将軍不假,可是他麾下都是些什麼人,不是面黃饑瘦的流民,就是心懷不軌的西涼叛軍,想到南陽來打劫,和流寇有什麼區别,和徐榮率領的西涼軍又有什麼區别?”
“可不是麼,徐榮都被我們全殲了,我們還怕他。”鄧展一拍大腿,大聲說道:“我們抓緊點時間,拿下江陵,再擊破劉勳,回頭與皇甫嵩一較高下,打跑了他們,好安心過年。”
“好,鄧将軍這話聽得爽快。”孫輔大聲附和。“上次坐視你們立功,這次一定要帶上我。”
諸将想起去年全殲徐榮兩萬人的戰績,頓時雄心萬丈,紛紛請戰。趙俨卻冷笑不止,眼中帶着不加掩飾的鄙視。諸将見了,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巴。鄧展說道:“怎麼,伯然不願意?”
“鄧将軍言重了,我不是不願意,隻是覺得未必有這機會。”趙俨故作惋惜地歎了一口氣。“諸位别忘了,武關有徐庶。你們不相信他的能力,可是你們别忘了徐庶是讨逆将軍看中的人。有他鎮守武關,皇甫嵩能不能進得來,我覺得是個問題。就算皇甫嵩善戰,突破了武關,你們别忘了宛城還有文聘,還有一萬大軍。你們随建威将軍出征,文聘卻留守宛城,他難道不想立功嗎?你們還想着打完江陵,攻殺劉勳,再回去迎戰皇甫嵩,文聘能答應嗎?”
衆将愕然,随即哄堂大笑,心裡那點擔心全放下了。是啊,有徐庶守武關,有文聘在宛城,就算皇甫嵩來了又能如何?根本不用擔心啊。
看着如釋重負的諸将,周瑜微微一笑,沖着荀攸使了個眼色。荀攸笑着搖搖頭。他知道孫策麾下諸将自信,卻沒想到他們自信到這個程度。還是周瑜對他們比較了解啊,事先把所有的隐患先排除了,好讓他們安心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