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策行三國

第1799章 一将難求

策行三國 莊不周 3299 2024-01-31 01:12

  “你熟悉這些名士麼?”孫策倒了一杯水遞給張敞。

  張敞受寵若驚,雙手接過,呷了一口,溫熱的水沿着喉嚨直到腹中,不僅嗓子舒服了很多,心裡也熱乎乎的。他在公孫模麾下任司馬這麼久,公孫模從來沒給他倒過一杯水。孫策雖然年輕,少年富貴,成就遠非公孫度兄弟所能企及,卻如此禮敬他一個降将,縱使是籠絡人心也難能可貴。

  張敞苦笑着搖搖頭。“不瞞君侯,隻不過這幾位都是中原名士,學問、道德皆非臣能望其項背,雖然見過幾次,卻沒什麼交情可言。君侯若是想請這幾位出仕,臣怕是幫不上什麼忙。不過……”他頓了頓,看起來有些猶豫。

  孫策見狀,笑道:“仲仁,有什麼就說吧,不必顧忌。”

  “喏。”張敞拱拱手。“臣推薦一個人,也許可行。”

  孫策笑了。“是哪位賢士?”

  “君侯麾下大将,太史慈太史子義。”

  孫策很意外,他還以為張敞要介紹什麼親朋好友呢,沒想到他說的卻是太史慈。太史慈是青州人,又曾避難遼東,倒是有可能認識這幾個人,但他一直沒提過這幾個人,想來關系也一般。張敞這個推薦怕是有些想當然。況且太史慈遠在涿郡,脫不開身。況且太史慈是武人,未必能入那些名士之眼。

  張敞一直盯着孫策看,見孫策不以為然,又說道:“君侯可曾聽說過劉政其人?”

  孫策搖搖頭。

  “劉政也是北海人,與邴原同郡,有勇略,為人雄豪,公孫府君久知其名,聽說其來遼東,擔心有所不利,便派人抓捕他,不準任何人收留他,否則與其同罪,劉政無處可逃,無奈之下,隻得去投邴原。邴原将他藏起,後來正好太史慈返回青州,便托太史慈帶劉政返鄉。因此,邴原欠太史慈一個人情。如果由太史慈出面邀請,哪怕是作書一封,多少也會好些。”

  孫策恍然。原來還有這麼一個故事,他倒沒聽太史慈說過。這麼說起來,劉政這個名字的确有些印象,隻是不太清楚,一時沒想起來。

  “子義在涿郡,來去要耗不少時間呢。”

  張敞再拜。“君侯,臣提此議,其實還有一些私心。”

  “說來聽聽。”孫策笑了。通常來說,把話說到明處的私心都不是私心。

  “喏。君侯,遼東有編民六萬餘戶,再加上不在籍的胡人和渡海而來的中原人,總戶口在十萬以上,乃幽州一大郡,對穩定幽州至關重要。遼東漢胡雜居,民風剽悍難制。治世之時,尚須恩威并施,如今天下不安,無恩可施,隻能威服。太史慈明于武略,又随君侯征戰多年,能鎮守一方,他若能任遼東太守,再輔以邴原等青州名士,則遼東可安,否則縱有邴原之智也無法施政。邴原乃是明智之人,知力不能及,未必敢接受君侯之邀。”

  孫策眉梢輕揚,有些心動。他本來就有讓太史慈鎮守遼東的計劃,隻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公孫瓒死了,隻好讓太史慈先去遼西。遼西戶口太少,隻有聯合右北平、遼東屬國才有一定的影響力。如今公孫度投降,他可以将太史慈調過來了。

  見孫策意動,張敞又解說了一通。遼東形勢複雜,不僅是漢胡雜居這麼簡單,而且和好幾個胡人種族接壤,既有高句麗、扶餘,還有烏桓、鮮卑,這些胡人或分或合,錯綜複雜,動辄生怨,普通人根本無法壓制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恩威并施,在武力鎮服的基礎上再輔以利誘,曆任遼東太守中治績好的大多是通曉軍事的,如祭肜、度尚,原因很簡單,胡人崇尚強力,沒有強悍的武力做後盾,他們是不會把你放在眼裡的。邴原的道德學問沒話說,武力未免不足,遠不如太史慈适合。

  聽完張敞的解釋,孫策覺得有一定道理。不管要不要調太史慈來,至少新的遼東太守必須是一個有較強軍事能力的人,邴原之類的名士隻能輔佐,不能當家做主。

  孫策謝了張敞,送他離開後,看着他寫下的那份名單,有些頭疼。太史慈的确是個合适的遼東太守人選,但太史慈剛剛上任遼西太守,很多事剛剛展開,涿郡戰事還沒結束,調太史慈來豈不是前功盡棄。再說了,這一戰與太史慈沒有多大關系,讓他接任遼東太守也要考慮參戰諸将的情緒。

  諸葛亮、朱然站在一旁,靜靜地看着孫策。孫策來回轉了兩圈,見他們二人臉色平靜,便順口問道:“孔明,義封,你們覺得張敞的建議如何?”

  諸葛亮和朱然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諸葛亮說道:“主公,張敞說的形勢大緻沒錯,但他說非太史子義不可,未免言過其實。”

  孫策挑挑眉,示意諸葛亮接着說。諸葛亮又道:“正如張敞所言,遼東漢胡雜居,形勢複雜,需要一個通曉軍事,最好精通騎戰的大将坐鎮。太史子義是個合适的人遠,卻絕非唯一的一個,隻不過張敞不清楚,為穩妥起見,借着辟除邴原等人的機會,推薦太史子義出任遼東太守,力促其事,以免夜長夢多。”

  “夜長夢多?”

  “是的,張敞擔心公孫度反複,希望接任遼東太守的人足夠強悍,讓公孫度不敢有非份之想。太史子義是青州人,又與邴原等人相識,有青州流民相助,能迅速掌握遼東。可是從長遠而言,這未嘗不是個隐患。太史子義是武人,邴原等人以名士自居,未必能奉其号令,萬一再挾民意,反客為主,反倒讓太史子義左右為難,嚴則傷鄉黨之義,寬則有縱容之嫌,縱使君侯信他,也難免惹人非議。”

  孫策點點頭。“那你說說,除了太史子義,還有誰可以接任遼東太守?”

  “陳叔至,董元代,都可以。”

  孫策明白了諸葛亮的擔心。正因為太史慈是青州人,與邴原等人相熟,他們反而對太史慈沒什麼敬畏可言。這些人的号召力比太史慈大,那些青州流民更願意依附他們,不願意依附太史慈,一旦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太史慈反而會被掣肘,還有可能引發對他不利的流言蜚語。

  陳到是一個合适的人遠,但親衛騎不能無人統領,陳到不能動。董襲的忠心無虞,但他更熟悉步卒戰法,對騎兵作戰不熟悉,未必适合做遼東太守。他的優勢也許就是他的江東系身份。

  孫策有些頭疼,他麾下将領不少,精通騎戰的人卻不多,而在北疆作戰,不精通騎戰是無法勝任的。不僅要精通騎戰,能獨立統兵,還要有理政的能力。遼東情況複雜,暫時不可能實行軍政分離。可惜,陳武等人都太年輕了,暫時還不能獨當一面。

  想來想去,還就是太史慈最合适。

  孫策一時難以決斷,讓諸葛亮把郭嘉請了來。郭嘉聽完孫策的想法後,也覺得這個人選不太容易。諸葛亮的擔心有一定道理,太史慈與邴原等人共事未必能占上風,但除了太史慈之外,的确又沒有更合适的人選,像太史慈這樣的人實在不多。

  郭嘉最後提了一個建議:讓太史慈任戰區督,節制右北平、遼西、遼東、遼東屬國、玄菟、樂浪諸郡軍政,将各郡騎兵集中起來,由太史慈統一指揮。遼東太守可以另派人選,主要負責境内的政事,分擔一部分軍事――主要是步卒的訓練指揮――協助太史慈。為了能盡快控制遼東,可以從立功将士中挑選一部分人到各縣任職,負責軍事。

  孫策覺得這個辦法不錯,降低了遼東太守的軍事要求,人選一下子多了起來,董襲也可以勝任了。等他熟悉了騎兵戰法,再讓他做個完整的遼東太守,分擔太史慈的一部分責任也不遲。

  思路一開,原本棘手的問題便迎刃而解。孫策讓顧徽寫信,先派人去向邴原等人緻意,探探他們的口風。如果他們願意接受辟除,那就委任他們為郡史、縣令等職,協助太史慈、董襲控制遼東,如果不樂意,也不勉強。遼東是邊郡,對軍事素質的要求要遠遠高于對文化素質的要求,名士的作用其實非常有限。

  即使如此,孫策也沒有敷衍了事。他正要重建青徐,這些青州人還是能派上用場的。顧徽寫完草稿後,他仔細讀了兩遍,又提了幾條意見,讓顧徽潤色一下,等孫乾回來,派孫乾去一趟襄平。與公孫度談妥之後,孫乾反正要去襄平見公孫康,正好兩件事一起辦了。

  在耽誤了兩天時間後,甘甯終于率領水師趕到。這一路逆風行駛,他是吃了不少苦頭。得知戰事已經結束,孫策擊潰公孫模,逼降了一萬多遼東步騎,他扼腕歎惜,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孫策随即給他一個任務:送張敞上任,撫略樂浪,并抓捕張岐歸案。

  甘甯大喜過望,美滋滋的去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