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缙點頭:“知道了。”
朱迎平歎息了一聲,對吳育金說:“也不曉得我們沖出重圍的這二十幾人,最後有多少人能逃脫官軍的搜剿,要是隻有你我二人,怕是他們也遇不到其他人了。”
吳育金提醒說:“不是還有一些小輩嗎,難道你把他們給忘了?”
朱迎平這才想起來:“好像是留下了一些年輕人,你不提我倒還真忘記了,隻是,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啊,若是有威望的人都不在了,這殺豬盟的元氣就不易恢複了。”
吳育金豁達地說:“不是還有你我嘛,再說也未必就沒有其他人能逃脫官軍的搜剿,所以還是到時候視情況再說吧,你也不用這會兒就為這事煩惱,現在想這些…”
吳育金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人給打斷了,李缙指着官道開口說:“你們看,有難民。”
玉甯、朱迎平、吳育金他們三人聽聞扭頭朝官道上看去,果然看到了一大群難民,就是因天災或人禍在居地流離失所,無法生活,向外地逃難的百姓,這群逃難的百姓有二、三百人之多,男女老幼皆有,一個個都灰頭土臉,穿的破衣爛衫。
朱迎平感到有些奇怪:“咦?這裡怎麼會出現這許多難民呢?這甯王朱宸濠借口正德帝荒淫無道,集兵十萬造反,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師下江,攻安慶,是打到了南直隸,可是在去年的時候,就已被南贛巡撫王守仁平定了,此時已然沒有什麼戰亂了,怎麼還有人在逃難,莫非是發生了什麼天災?”
吳育金接話說:“無論是人禍還是天災,總之必定是有原因,不然誰願意離鄉背井,去其他地方讨生活啊。”
“是啊,百姓苦啊,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天下安定,朝廷要大興建設,勞民傷财,百姓不好過,國家滅亡,災難四起,戰禍不斷,百姓也不好過,真不知道百姓何時才能有好過的時候。”朱迎平感慨完,問李缙,“你讓我們看這些難民,是想混入這些人之中,與他們一起進城嗎?”
李缙以問代答:“朱前輩,你不覺得我們現在的模樣,與這些難民很像嗎?”
李缙他們四個人這幾天也沒有洗過臉,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很髒,加上在山中逃竄之時,衣服也被刮得破破爛爛,因此當下的扮相,像極了那些難民,想要混充那些難民,都不用刻意去僞裝。
朱迎平猶豫不決:“像倒是像,不過就怕進不了城,這難民想要進城,也要受盤查,說不清楚來曆,同樣會被攔下…”
李缙插話說:“我們可以照着他們說嘛,他們說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就說是從哪裡來的,而後見機行事,要是真的被攔下了,那些兵丁也留不住我們,我們大可以一走了之,所以不妨試上一試,你們說呢?”
吳育金起身說:“我認為可行。”
朱迎平随後也站了起來:“那就去試試,不過我們最好分散開,不要聚在一起。”
他說完第一個走出了樹林,追上那群難民,混入了其中,跟着吳育金、玉甯和李缙,他們如法炮制,也混進了難民的隊伍。
李缙混進難民隊伍裡以後,一面緩緩前行,一面也不管唐突不唐突,直接問走在他身邊的一個拖家帶口的中年男人:“大哥,你是從何地逃難出來的啊,要去往何處啊?”
那個中年男人看了看李缙,見他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便與他交了底:“我們全家是從江西九江府德化縣逃難出來的,去年甯王叛亂,攻占了九江,當時九江死了不少人,也不知道是因為沒有及時掩埋屍體,還是因為其他原因,總之就是後來出現了瘟疫,這瘟疫越鬧越大,無法控制,如果不避及的話,那隻有死路一條,所以我便帶着家人一起逃到了這鳳陽府,打算去中都謀一條生路。”
瘟疫,這是一個很籠統的病名,它指的不是某一種傳染病,而是由一些強烈緻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的總稱,這些傳染病有鼠疫、天花、流感等,在古代,這些傳染病,也不能說醫不好,但不容易醫好是肯定的,所以被傳染上了這些病,八成就得死,要是不想死,那就得趕緊逃離疫區,躲得越遠越好。
“哦。”李缙點了點頭,又問,“那這許多人都是和大哥你一樣,是從九江府逃難出來的嗎?”
“有一些人是,有一些人不是。”那個中年男人回答完李缙的問話,轉而問他,“小兄弟,你是從哪裡逃難出來的啊?”
“我也是從九江府逃難出來的。”李缙很會編瞎話,并且也不擔心他編的瞎話會被人拆穿,因為一個府很大,下轄有許多州縣,住在這些州縣裡的人不會人人都認識,“隻不過是一個人逃出來的,路上吃了不少苦頭,你看我這個樣子就知道了。”
“呵,倒是挺狼狽的。”那個中年男人笑了笑,“你說你也是從九江府逃難出來的,可是聽口音,你好像也不是九江人啊?”
明朝重行制定了官話标準,分為讀書音和口語,讀書音為辦公、讀書所用之語音,是跟民間口語相對應的官方語系,和平常老百姓說的白話不同,這種官方用語是有專門的正音标準的,相當于後世的普通話,而用于日常口頭交談的官話口語,則沒有一個标準,南方官話,北方官話,中原官話,都有人在說。
李缙說的是南方官話,因為他不是九江人,所以和九江人說南方官話,在口音上還是有一些差别的,就跟後世的東北人說普通話,與北京人說普通話,在口音上有差别一樣,還是能聽出來的。
“呃…”李缙剛想硬拗,說他就是九江人,口音就是如此,他也沒辦法,就在這個時候,向城門進發的難民隊伍,忽然停住不走了,是以他把話又咽進了肚裡,借故向前看了過去。
李缙的身高還算高,有1米78左右,墊着腳還是能看到前面的情況的,他看到有一些人攔在官道之人,擋住了難民的去路,這些人既不是官軍,也不是衙差,而是一些龜公和女支女,也不知道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