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重生蘇聯

244羅馬尼亞的價值

重生蘇聯 維拉德列 2899 2024-01-31 01:11

  “沃羅佳,在最高統帥部的會議裡,有沒有人提出過反攻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的建議?”

  “反攻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曼圖洛夫還是第一次聽到卡蒂娅詢問有關這方面的問題。

  “羅馬尼亞的戰略價值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說……”

  反攻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說起來容易,在一些曆史書籍上,也隻不過是幾句話的事。

  羅馬尼亞這個地方,很多人都以為沒什麼價值。但實際上,這個地區的戰略價值,對德國人來說,比烏克蘭還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納粹德國善于打閃擊戰、裝甲戰。他們擁有數量龐大的坦克集群,還有數以萬計的卡車、履帶運兵車等軍用車輛。

  要支撐這麼多車輛的運作,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石油供應。但德國本土的石油産量卻少得可憐,1941年全年産量隻有180萬噸,進口量卻達到了237萬噸,顯然供不應求。

  那這237萬噸的石油,是從哪裡進口的呢?當時石油産量最多的國家,非蘇聯莫屬,但蘇聯是德國的敵人,怎麼可能會在戰争時期向德國提供石油呢?

  中東?中東的确有不少是有,但那裡的石油産區主要被英法兩個殖民大國所占領,這兩個國家也是德國的敵人,自然不能向德國提供石油。

  那伊朗呢?好像和德國關系不錯。但不好意思,蘇聯和英國也看到了這一點,于是這兩個國家展開了一場特殊的交易,派軍把伊朗給占了,把親德的伊朗國王禮薩汗推翻了,從此納粹德國在伊朗的勢力被全部肅清。那些石油自然就便宜了英蘇兩國。

  意大利控制的利比亞呢?那裡好像很多石油。但不好意思,當時那裡還沒發現有多少石油資源。找沙特怎麼樣?哦,沙特發現石油資源也不過是兩三年前的事,開采規模有限,怎麼能滿足軸心國的龐大需求?

  那怎麼辦?幸好,天無絕人之路,當時歐洲石油産量第二多的國家――羅馬尼亞,居然加入了軸心國,和希特勒站在同一陣線。

  有了羅馬尼亞這個石油大國,希特勒的裝甲集群、後勤軍隊,乃至于德國龐大的工業系統,都有了足夠的石油供應。德國在1941年,就向羅馬尼亞進口了209萬噸的石油,占了德國石油進口量的88%。

  除了德國以外,羅馬尼亞還向意大利、匈牙利等軸心國提供石油,支撐了整個軸心國的工業發展,還有他們龐大的機械化軍隊及後勤供應車隊。

  羅馬尼亞國家雖小,但在當時軸心國當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那裡的石油,驅動着軸心國戰争機器的運轉,萬一失去了這個油箱,軸心國的局面将會變得相當地困難,除非意大利人在利比亞挖出了石油。

  “再說什麼?”曼圖洛夫急切地追問道,希望知道妻子心目中的想法。

  卡蒂娅坐在沙發上,耐心地說道:“再說……西南方面軍和西方面軍的兵力和飛機數量都比較充足,兵員素質比較好,對戰争的準備比較充分,而且各種裝備、軍需品、通訊設備等物資,都比較充足。

  再加上西南方面軍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不大,還在西烏克蘭一帶消滅了德軍2個坦克軍,士氣比較高昂,這樣的條件,要反攻羅馬尼亞的話,問題應該不大。

  剛才你不是擔心反攻的時候,會遇到當地民族主義分子抵抗的嗎?西烏克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民族主義分子都要和我們為敵,想通過激進的方法、戰争的途徑争取他們的獨立。

  而在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那邊,人民并不希望卷入這場戰争之中。将這場侵略戰争強加給他們的,是羅馬尼亞的法西斯獨裁者――揚・安東内斯庫。”

  卡蒂娅曾經在西南方面軍工作了一段時間,對西南方面軍的情況自然比較了解。作為穿越者的她,其實也對蘇聯的曆史有一定的認識,也知道羅馬尼亞那邊的情況。

  羅馬尼亞支持戰争的人民其實并不多,如果羅馬尼亞在戰場上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取得了重大的利益,或許能讓那些原本反對戰争的人民轉而支持這場戰争。

  但如果失利的話,情況就會恰巧相反。按照曆史的發展,當軸心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後,羅馬尼亞的一些軍官、甚至是皇室,就已經開始和反對戰争的羅馬尼亞共産黨密謀,意圖推翻安東内斯庫政權,站在蘇聯這一邊。

  當蘇聯紅軍發起雅西-基希納烏攻勢,進入羅馬尼亞國土之後,那些意圖推翻羅馬尼亞法西斯政府的軍官就已經控制了七十多萬軍隊。

  他們利用這些軍隊,發動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政變,成功将安東内斯庫政權推翻,和蘇聯紅軍一起,消滅了羅馬尼亞境内的德軍,加入了蘇聯的一方。

  “繼續說。”曼圖洛夫還是第一次從他的女人口中聽到這些建議,在他的印象中,卡蒂娅雖然是穿越者,也有一些後人的記憶,但她和自己穿越到這個之後,并沒有對這個世界帶來什麼變化。

  “而且,隻要我們赢了一仗,蘇聯紅軍進入了羅馬尼亞境内,到時必然會引起羅馬尼亞人民的恐慌。

  隻要我們做點宣傳工作,讓羅馬尼亞人民知道這場戰争是安東内斯庫等法西斯分子強加給他們的,刺激他們的反戰情緒,同時也要向羅馬尼亞共産黨提供援助,和羅馬尼亞共産黨等反法西斯勢力合作,為曆史上的羅馬尼亞政變創造條件。”

  “你的意思是,通過一場像雅西-奇西瑙攻勢這樣的戰役,讓羅馬尼亞感受到戰争所帶來的威脅,并且支持羅馬尼亞共産黨和其他反法西斯組織,讓這些組織聯絡羅馬尼亞國王,然後,和國王以及反戰軍隊一起發動政變,推翻安東内斯庫的法西斯政府。

  在推翻安東内斯庫的政府之後,讓羅馬尼亞共産黨上台,并且将羅馬尼亞這個軸心國變成我們的盟友。

  這樣,我們不但會少一個敵人,多一個盟友,同時也能切斷德國和其他軸心國的主要石油供應。沒有了羅馬尼亞的石油,德國人就無法支撐他們龐大的油料需求,那些坦克、卡車等機械化作戰車輛和後勤運輸工具将會失去最重要的燃料保障。

  當失去這些燃料保障之後,德軍的機動力和運輸效率也會大大地削弱,很難對我們發起閃擊戰,而他們的工業體系也會因為缺乏燃料的緣故,而受到緻命性的損害。”

  “沒錯,我的意思就是這樣。”卡蒂娅自信地笑着。

  這個時候,曼圖洛夫馬上想到了風險所在。“但問題是,我們怎樣能夠迅速擊敗駐紮在羅馬尼亞境内的德軍,怎樣争取到足夠的羅馬尼亞軍人支持政變?

  要知道,這場戰争隻進行了不到三個月,戰争對羅馬尼亞人民帶來的損失并不夠大,怎樣激起他們的反戰思想,是一個問題。

  另外,羅馬尼亞法西斯政府大力宣傳民族主義思想。萬一我們攻進了他們的國土之後,被羅馬尼亞媒體機構渲染成侵略者,那我們的宣傳和鼓動工作會變得更加困難。”

  “我隻是提出一個意見,至于怎麼去做,這個意見是否可取,那就是你們執行者的事了。”

  “喀秋莎,你的想法很好,反攻羅馬尼亞、發動軍事政變的可行性也比較高,至少曆史上就如果這些計劃能夠得到順利的實施,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乃至于未來的世界格局而言,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作用非同小可。

  這個提議,我會向最高統帥部以及其他有關的人和機構提出,讓他們參詳一下這個提議。”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