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漢祚高門

1009百工南來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3461 2024-01-31 01:10

  初夏風暖,郊野青蔥茂密,随着南北人力、物貨的頻密調度,淮水兩岸再次恢複了繁華且更勝以往。

  過去的冬春幾個月裡,淮南都督府最主要的任務便是赈濟、均輸。一直等到如今的初夏時節,才開始了真正的交融與營建。不獨來自江東各地的人員、物貨繼續湧入中原,而來自北方的人力、畜力也都大舉南下,開始真正融入到都督府體系當中來。

  穎水近畔,有多達兩萬餘人的龐大隊伍正沿着水道緩緩向南。隊伍綿延數裡,除了男女老幼之外,尚有數千牛馬畜力并各類載運物貨的車駕随隊而行。如此大規模的遷徙,本來應該極為混亂,難以約束。

  但這隊伍卻行止井然有序,無論是日中起行,還是夜中宿眠,俱都有條不紊,少有混亂之态。仿佛這些長途遷徙的并非平民,而是訓練有序、令行禁止的軍隊。

  而負責護送這支隊伍南來的,僅僅隻有不足千餘淮南軍衆,且當中還有将近兩百餘人乃是無甚戰鬥力的民事吏員。

  過去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淮南上至都督府重要官員,下至深入難民營中組織秩序的尋常小吏,可以說是全都經受了強度極大的磨練考驗。

  兩百餘萬人衆的衣食生計,以及大小規模不等的人員組織,包括多達數百億計的資糧物貨調運分配,整個淮南都督府體系當中官吏可謂無有閑者。

  如此沉重的壓力給人帶來的成長也是驚人的,類似這種多達數萬人的大規模遷徙,在别處可能是一個難題,可能途行半程便要離散大半。可是在如今的淮南,僅僅隻是一個中層官員隻要搭配給百人左右的吏員住手,便能很輕松的做到。

  而在這方面,淮南也是湧現出了一批極為出色的人才,比如說眼下這一支龐大隊伍的長官于度,甚至曾經創下由濮陽自洛陽押運萬餘遊食,途中逃散、勞病等損額甚至不足千人的壯舉!

  這樣一個損額比例,雖然看起來仍是不少,但要知道平民本就不同于行伍士卒,并不全都是壯丁力夫,多有婦孺老弱夾雜其中,一旦踏上行途,便是風餐露宿,苦寒饑馑,加上民心尚未安定歸附。

  而且過去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雖然淮南一直在拼命向北輸送物貨,但中原各地普遍用急也是一個不争的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說十中折一的損額,能夠保全半數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于度有此壯舉,也因此被拔升為典農中郎将。這一職位也是年前淮南表奏台中,請複中原屯田,台中準許後複設的官職,主要職責便是收容流民恢複生産,從最基本的典農司馬到典農都尉、典農中郎将,到最高級的流民都督掌管州事。

  于度本是久從梁公的昭武舊部,但在兵事上卻始終乏甚亮眼戰績,倒也并不是他膽怯畏戰,隻是在戰場上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運氣。早前在黃河南岸作戰時,雖然身先士卒甚至身負重傷,但是統計軍功仍然不足。

  原本同流中多有直升督護者,而他卻還僅僅隻是一個基層的兵尉,也因為作戰負傷而不得不告别行伍。原本以為此生就此沉寂,或能托庇于梁公關照之下平淡了此餘生,但卻沒想到居然在别的方面大放異彩。

  若說于度有什麼竅門那也談不上,大概是因性格使然,他就是謹慎、周詳。一旦接受什麼任務,事無巨細都要拟定一個詳細周密的計劃,務求面面俱到。大概也是因為性格的緣故,他在軍中時幾乎沒有犯過錯,但也一直乏甚亮眼表現。

  當這樣一點禀賦放在組織流民遷徙方面,便開始大放異彩。于度的周詳細緻簡直發揮到了極限,有一個比較誇張的例子就是有一次他率領一批兩千餘名壯力從延津前往荥陽,當抵達荥陽駐地後便使人傳信軍中言道他隊伍中混入了三十餘名賊人。

  待到檢查隊伍,果然從隊伍中搜出多出的三十四人,原本也是難民中的逃戶轉為盜匪,後來實在擄掠無有所得,所以才又扮作難民加入隊伍中。

  于度能夠察覺出意外加入人衆,倒不是他能博聞強記認清楚每一張臉,而是因為他對日耗糧數極為敏感。

  隊伍中混進人去是不好追查的,本來就是流民集結彼此陌生,也不好互相檢舉,但每天傷病死亡多少卻好清點,每日耗糧多少,隻要沒有太大波動,一般很少會有人關注。但于度卻能通過這細微的波動,察覺出隊伍中一點微小變數。

  還有這一次多達兩萬餘人的南遷,長達一個多月的旅程,途中或遇風雨又或軍隊調防臨時占道等,但無論是行程還是通知沿途戍點提供飲食、營所,一路行來幾乎沒有什麼偏離。

  所以當隊伍在正午時分抵達穎口等待渡河的時候,整個隊伍中都爆發出一陣頗為熱烈的喝彩聲,因為從啟程那一日開始,于度便告知會在這一日的上午抵達穎口。

  當然途中也多有意外耽擱行程,但于度并沒有刻意追趕行途,而是将耽擱的路程均勻的加到每一天的行程中,如此精細的統籌能力,實在令人不得不驚歎其能。

  “早知于八身具異能,萬裡行程定于一念,今天總算是見識到了!”

  負責接應此行人員的紀友同樣抵達穎口東岸未久,甚至連渡船都還沒有準備妥當,迎上于度後,他一邊笑語稱贊,眸中也是熠熠生輝,他如今負責都督府整體人力、物用的調度,如于度這種人才正是他所急缺的。

  “紀君勿要笑我,任于行伍屢戰無功,所恃些許庶細之能,幸在不必閑坐,又有什麼可值得誇贊。”

  于度聞言後便自嘲一笑,他左頸之間有一道頗為令人觸目驚心的傷疤,也正因此傷令得他左半邊身體都略顯不協調不得不遺憾退出一線的作戰部隊。雖然在别的地方找到發揮之處,但這種後勤雜務繁瑣雜蕪又全不顯眼,乏甚壯烈,較之沙場封侯實在不可共論。

  “隻要能才盡其用,也無須拘于一途,世道終無辜負。你這一番謙辭若被庾司馬聽到,他必要面斥于你!”

  紀友聞言後便又笑起來,所謂才不拘于一用,都督府中庾條是這一說法最忠實擁趸。要知道風評庾家諸子,庾條向來被人視作最劣,但他如今卻是庾家幾兄弟中除二兄庾怿之外,于社稷最為功大者,可以說是給了世道一個痛快回擊。

  聽到紀友這麼說,于度也是不乏自豪,他雖然難再沙場建勳,但如今也是事功累積而得大進,本身職任典農中郎将雖然是一個暫行試守的民事官職,但卻已經達到了太守一級。

  待到那些民衆們被分批接引上船,總數也清點出來,損失較之預料中還要少得多,紀友忍不住又感慨道:“這一批民衆俱都是河北流人之中普選技藝精湛的百工匠人,損失一個都讓人心痛不已。因此大都督也是分外重視,又特意點名讓于八你引回淮南,果然所任得人啊!”

  “幸在盡責未有累事,我也實在不敢誇功。”

  轉任民事終究與軍中不同,所以于度也漸漸收斂不再像以前那樣粗言鄙聲。

  眼見于度如此,紀友更生愛才之心,拉住于度笑語道:“今次大都督專用于你,必是也存引近之心,叔宏你才器如此,放任方面都是屈行,不知你願不願意暫來助我?于此庶細一端,我是多不及你,不久之後或就要推位讓賢啊!”

  于度聽到這話,自是難免心熱,如今他已經離于行伍,無疑待在大都督近畔才能得到更多表現才能的機會,隻是垂首笑道:“仍需恭候大都督審問。”

  那些河北匠戶們渡河尚需要一段時間,對岸自有相關人員接應,所以在交接完畢之後,紀友便将餘事吩咐屬員,而後便親自領着于度入府複命。

  都督府中,當沈哲子得知河北匠人們已經抵達淮南之後,也是頗有興奮。此前王師直搗邺城,而邺城本就是羯國統治腹心之地,大批百工匠人彙聚于此,這都是不同于尋常民戶的專業人才。

  此前因為諸多事務尤其物用大患擺在眼前,也無暇細作甄别篩選,如今最艱難的時刻總算熬了過去,早在春日沈哲子便發信過淮,命令各部将領們将這些匠戶俱都篩選出來,不要浪費他們的精湛技藝而隻同于役用。

  曆時兩個多月,這件事情總算做成了。所以沈哲子即刻放下手邊事務,接見前來複命的于度。

  “大都督!”

  眼見沈哲子行入室中,于度連忙站起深揖見禮,而沈哲子則疾行上前拉住了他,笑語道:“叔宏無需多禮,春日之後,我是日夜盼望你南歸之期。總算如約而至,實在讓人寬慰。”

  說話間,他又望向于度頸間刀疤,忍不住歎息道:“戎事兇險,我也多恐舊人棄我,至今尚能相見兩歡,已是可喜可賀。”

  “末、屬下、屬下實在羞愧,久承大都督垂望,卻未能奮烈相報……”

  “七尺血肉,各自賢良,此歎大可不必。你若再久因此傷,反倒是怪我眼量淺薄,不能盡于才用了。”

  沈哲子哈哈一笑,推手将他送入席中,而後接過紀友遞來的籍冊名單展開一看,不免又是笑逐顔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