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陰陽憶錄

第149章 另請高明

陰陽憶錄 葉舞金秋 3409 2024-01-31 01:09

  我不知道這個動作在别人看來是什麼樣的,但是在我看來是十分的裝十三,平時什麼德行身為天天膩在一起的哥們還不知道嘛。

  後來我問他為什麼臨時起意讓他們去準備這些東西的,他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夾雜着一些不解看着我,“你不覺得這樣可以節省不少開支嗎?”

  我去你的大爺的,原來這就是理由啊,我似乎是瞬間就明白了。

  這叫哥裝的不是十三,哥裝的是勤儉節約。

  好吧我還得奉行看通不說透的原則來看待這件事情,揭穿打臉這件事情我還得放在私下裡我們在慢慢地說道說道。

  喬仕梁給開出的單子我也是知道是些什麼,無非就是一些畫符咒所用的東西,然後再加上一些我看不出具體用處的東西來,就這麼遞給了他們。

  她們就和拿着一張救命的天書一般情緒有些激動,連忙的感謝喬仕梁出手相救,那個中年婦女也是謝過喬仕梁之後轉身就下了樓,看樣子是急匆匆的去置辦這些東西去了。

  那兩個人也是對着我們又要敬酒又要幹什麼不過都被喬仕梁給推脫了,畢竟有重任在身也不好多喝,也就就此作罷。

  在他們開始吃飯的時候我基本上已經吃飽了,看着他們聊得挺火熱的竟然平時沒有發現喬仕梁在這種場合竟然這麼遊刃有餘,看來這些年也是沒少跟着他的師父經曆這些東西,要說用人單位都喜歡有工作經驗的呢,從這裡就看出來了。

  我也是懶得跟那兩個人多說話畢竟我來這裡充其量是一個副手,說多說少跟我關系不大我就看着就行了,也是閑着太沒意思了我就拿出來手機,登上企鵝号就找人聊了起來。

  等到快散場的時候那個中年婦女也是沒有回來,看來那些東西也不是那麼好弄到手的。

  散了飯局我們也是沒有再到處的去租房子或是找旅館什麼的,而是下了樓進了一輛國産諧音比較難聽的一輛轎車一行四人就趁着夜色沖着一個方向就沖了出去。

  反正我就是屬于那種一到陌生的地方就迷向的,到現在我還是在糾結我家裡和學校的地方東西南北都對上不上号呢,我也是在這裡懶得管他東西南北了。

  車子行駛的很快,也許是這個小鎮比較落後的緣故吧,一路上基本上也沒有多少來往的車輛在這個農村柏油路上行駛的,我們一路基本上我看着儀表盤也是在八十九十左右保持着,很快周圍就遠離了路燈的範圍。

  慢慢地路也是變得難走了,點的我也是七葷八素的差點沒吐他一車,不過索性還是有驚無險的抵達了一個小山村。

  周圍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山,反正就是天黑的也看不清周圍的具體情況,周圍也是隐約有着矮山在毛月亮的映照下若隐若現。

  我看着旁邊農家小院我也是有些瘆的慌,這是真事兒,他們住的地方還就和清朝末期的院子似的,整個大門以及院牆在車燈的照耀下是那麼的古樸。

  要是大白天的看着這一幕我肯定能樂壞了,但是在這大晚上的我還真有些後背發涼,我總是有種周圍滿是這麼多年祖祖輩輩居住在這裡留下的魂魄,因為留戀所以不肯離去,正在旁邊徘徊呢。

  當然這無疑是我自己吓唬自己,肯定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的。

  我看坐在我旁邊的喬仕梁也是臉色有些凝重,可能他也是和我有着同樣的感覺,隻不過比我要輕多了,也僅僅是有些凝重而已。

  我也沒好意思張嘴說什麼還是保持了沉默,我還是知道誰是今天的主角的,隻能看喬仕梁有什麼動作了。

  “兩位大師,我們已經到了,這就是鄙人的寒舍,祖上流傳下來的自己也沒有地去也就是接手了這一個比自己年齡還大很多的老家夥。”那個年紀很大的老頭說着就引着我們下了車,拾階而上打開了大門,用他的話來說在這裡誰還願意回來住這樣的房子啊,都往城裡擠還來不及呢。

  一聲吱呀的聲音也是似乎在訴說着古宅這麼多年沒有外人光顧的故事吧,說着我們就被帶到了裡面。

  那個中年男子也是沒下車,而是調了一個頭直接直接一腳油門又消失在了門前可能去接那個中年婦女去了吧。

  老頭也是稍微給我們解釋了一下然後就開始給我倒水什麼的,喬仕梁也是制止了,畢竟讓這麼一個有年紀的人來伺候也不是那麼個事,再加上在飯店的時候也是茶足飯飽,真的也就不用了。

  這一坐下來喬仕梁就開始讓老頭再給詳細的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我也是這個時候知道了整個事情的大緻内容。

  要說這個地還真不是山村,充其量是一個丘陵地段,所以說這裡要是去田地裡耕種收割莊稼來回的爬一些高地也是再常見不過的了。

  說來還是在前兩天的時候,老伴兒下地幹活去了,他也是因為常年的腰間盤突出不能下地幹重活也就在家裡老實的呆着了,孩子也是在外地打工常年基本上回不來兩次,日子到也是過得挺孤獨的。

  也正是那天老伴兒下地看看去了,可是等着中午飯點還沒回來,要是擱以前早就該回來給老頭做飯了,現在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沒回來,老頭起初還以為地裡發生了什麼情況活多了呢,也就沒在意,可是随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還是沒見老伴兒回來,老漢這就開始坐不住了。

  度着步子半天還是忍不住出去看看了,說來老漢家裡離着地裡也不是太遠也不是太近,還得翻過去一個嶺地,這讓老漢歇了幾次腳才算是勉強的到了嶺上。

  費了很大的勁感到了地裡也是不見老伴兒的身影,老頭心裡慌了,這要是不出事不肯能就這麼消失了啊,但是要是出事能有什麼事啊。

  老漢順着路看着有人就問看見沒一個老妪,身高膚色都是比劃着,可是最終都是沒有結果的。

  這一下老漢是走坐不安的,吃不下飯睡不着覺,一找就是一天了,最後沒辦法趕緊給自己的兒子以及兄弟打了電話,讓他們趕緊的回來幫忙找找。

  兒子一聽這事就急忙放下了手頭的工作直接就趕了回來,連着媳婦兒子都沒有帶自己就先回來了。

  他們回來找了幾天最終還是找到了,結果是不好的,即使老漢和他們的家人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思想準備但是還是被這一幕給徹底的摧毀了心裡最後的一絲希望。

  老妪是在幹活必經過的一個河裡發現的,已經被沖出去了很遠,最終在一處淺灘才停下的,整個後背已經被泡得發福了。

  一家人懷着沉痛的心情給老妪帶回了家,想等着給老妪選好了墓地再下葬的。

  可是當天守靈的時候确實發生了不少的意外的,半夜狂風呼嘯風聲如泣如訴,似乎是老妪的魂魄回來了,哭訴着自己的遭遇,不願意離去。

  老頭知道自己的老伴兒死的挺冤枉的,也就是開始不停地念叨着,說是知道她死的不明不白的心有不甘,雖然都互相念着對方但是現在畢竟是人鬼殊途,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等着自己也沒有多長時間的活頭了,也會下去陪她的雲雲。

  他的兒子兒媳婦也是苦的挺傷心的,說是這麼多年在外面打工回來的次數少愧對自己的父母,但是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了生活為了老妪的孫子還要繼續的奮鬥,争取讓自己的後代過上好日子。

  其實這麼一說我就知道了,這應該就是老太太不願意離去的原因吧,身為空巢老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其他的盼頭,都隻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多陪陪自己罷了,但是現實是太過于的現實,一方面是父母,親情在那裡擺着,一方面是利益,現實在那裡擺着。

  身為農村人在這兩者之間很難取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深意在此刻诠釋的淋漓盡緻。

  說了這麼多的話也不是沒有效果的,畢竟是做父母的,哪有記恨自己孩子的呢,慢慢地周圍的風聲也就小了,似乎呼呼的風聲是他親娘的哭訴之聲,漸行漸遠。

  按理說到了這裡這件事情應該就告一段落了,然後下葬什麼的早日入土為安也是對于死者是最大的慰藉了,但是事情的轉折到這裡才是剛剛開始。

  第二天就找人看好了墳地,然後準備開始蓋棺下葬了,這往棺材裡一看竟然空空如也了,裡面的屍體不翼而飛了!

  這一下老漢和他的兒子瞬間就想到了前一天晚上的事情了,相視一眼都趕緊找到了給他看墳墓的那個先生。

  那個先生似乎也是一個半吊子,對于這個事情隻是給出了可能被人家給偷了的結論來,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

  不過鄰居卻是有的說是起屍了,還聽說在老妪死後的第二天晚上還有人見她在嶺上瞎逛呢,一聽這話那個看墓地的先生直接就被吓得老實了,連忙推脫了這件事情就匆忙的走了,要說這個人還是比較好的,臨走的時候讓他們再找一個懂行的給看看,說是不一般。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