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600年前誕生
吹糖人兒祖師爺是劉伯溫。據說朱元璋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傳下去,就造“功臣閣”火燒功臣。劉伯溫僥幸逃脫,被一個挑糖兒擔子的老人救下,兩人調換服裝,從此劉伯溫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擔子走街串巷。
早年間,做這種生計的人是挑着擔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廟會更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擔子的一頭是一個小櫃子,床頭櫃般大小,兩邊釘有一個長方形的木框,框中間的銅環上拴着根短繩頭,用來穿扁擔。櫃面上放一個圓木盤,上面畫着寬窄不等的由圓心向外呈輻射形的格子,裡邊寫着“葫蘆”、“大公雞”、“關公”和“猴子”等等。木盤中心有一個固定在線軸裡的轉杆,長度比木盤的直徑要短一點,轉杆的頂頭垂着一根小針,轉杆停止轉動時,小針指着哪個格子,就得哪個獎,獎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幾率就越低,最大的格子就四個字:糖豆兩顆,那糖豆比圍棋子兒還要小。圓木盤底下有個抽屜,拉出來是一塊大理石闆,用來畫糖人的。櫃子右上角有個洞用來插草把子,不管吹還是畫的糖人都插在上邊。
另一頭擔子的樣子差不多,但沒有面闆,隻是一個小炭火爐子支着一口銅鍋,裡邊熬着糖稀,再下面有幾個抽屜用來放原料、工具、竹簽和木炭。
很多手藝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畫糖人的。與吹糖人相比,畫糖人要簡單一些,先用油氈子在大理石闆上輕輕蹭一下,一把很精緻的小銅勺舀上少許糖稀,微微傾斜着糖稀就緩緩流出,緊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條糖線,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飛,一個個或人物或動物或花卉就出現在大理石闆上,待得涼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點兩個點,把竹簽朝上一貼就拿起來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谷無名個頭最小,身體偏瘦,但是他的力氣倒是不小,通過孩童們間的空隙擠到了前面,此時地攤的老闆正好做了個猴拉稀,将它放在了案闆上,伸出左手露出三個指頭道;“三十一個,數量有限,欲買從速……”
老闆是個中年男子,看起來虎頭虎腦的,不過眉宇之間有一股陰厲,好似與什麼陰魂之類的東西接觸的有些時間久了,才會如此模樣。
“我要……”
“我要……”
幾名年紀比較大的孩子,開始争搶起那個猴拉稀。猴拉稀可是糖人中孩童最喜歡一個,它是用麥芽糖捏成猴子,把糖稀灌進猴兒空腹内,又在猴的屁股下捏一小糖盆兒,再吹捏個小勺子就交給小孩兒。用勺一捅猴屁股,糖稀就流進糖盆兒裡。玩過之後小孩可以把糖稀、糖盆兒一一吃掉。
這可是精品中的精品,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像谷無名這中囊中羞澀的孩子,見到了,雖然沒錢,但是眼巴巴看着也是一中享受。
最後那個猴拉稀,被一名年紀最大的小夥子買走了,剩下的孩童都一臉期待的看着那名攤位老闆,希望他再吹捏一個出來,不過另這些孩子失望的是這攤位老闆他不吹捏了。
“哈哈,天色已不早了,我該回家了……”
說話間這攤位老闆就開始收拾東西,像是真的要回家一般。
剩下孩童聞言一臉失望的看着那老闆,就是不肯離開,谷無名依然也在其中,他的心思是,希望那老闆見他可憐,能夠施舍一個給他,不過這個想法顧及要破滅了。
這攤位老闆收拾好了東西後,看着眼前這群孩童,心裡惹開了花,“這下要發大财了,要是将這些孩童,騙到後山上給那邪眉老道……拿自己的好處肯定少不了的……嘿嘿……”
老闆看着這群孩子,不像是在看孩子,而是像看一批貨物一般,心裡還在嘿嘿隻笑不已。
“嗯……”
攤位老闆故作思索,而後開始說道;“哈哈,那個今天着實有些晚了,這裡的燈光光線很是不足,我看不如這樣吧,我就住在前方不遠的地方,各位要是想要的,不如就跟我一起回家,到時我給你們每人做一個,你們看如何……”
這群孩子雖然有些天真,但是一聽這老闆的話,都開始猶豫起來,畢竟這天已經黑了,這老闆說的他家在不遠處,到底有多遠他們不知道,這要是回家晚了,萬一讓家裡人擔心又該如何是好。
一邊是自己期望得到的猴拉稀,一邊是擔心回家晚了,這讓剩下的幾名孩童猶豫不決。
“叔叔,我可想要一個那小猴子了,不過……我沒錢……”
一聲清脆的響聲,正在這群孩子猶豫不定之時響了起來,不過話聲越往後越小,要不是這攤位老闆的耳力不錯的話,他還真的很難聽到。
“呵呵,沒關系的,一個糖人也沒多少錢,叔叔在這賣隻是賣的一些力氣錢而已,不過要是到了我家,我可以給你免費做一個的……”
攤位老闆聞言看來眼那名說話的小孩,發現這小孩隻有三四歲不到的年齡,于是呵呵一笑的哄騙起來。
“真的?”
這小孩不是别人,就是谷無名,他一聽老闆這話,很是興奮的問道。
孩子的天真是與生俱來的,像谷無名這年紀的小孩,一般都還在母親的懷抱吃奶,那裡會自己出來溜達呢!
“當然了,要是叔叔騙你,那叔叔就是小狗……”
攤位老闆繼續哄騙道。
“太好了叔叔,那我就跟你去吧……”
谷無名聞言很是高興,沒想到這天上掉餡餅的事,給自己趕上了,不高興那才是假的呢!不過他正在走向一個陷阱,這個對于一個孩童的谷無名來說,是不會知道的。
其餘剩下的孩童,有的猶豫了下也同意道;“那我們也去吧……”
這時攤位老闆樂的合不上嘴,滿口的大黃牙直接裸露在外,讓人見到不由得想起了黃世仁,眼前的孩子們,就像是楊白勞一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