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堕落仙人

第九十四章 初次交鋒

堕落仙人 一彬 3124 2024-01-31 01:01

  三天轉眼而過,11月1日,中日決戰拉開序幕。

  第一天,機器人的較量。

  蘇原和一群顧問坐在巨大的屏幕前,右邊還配有幾個小屏幕顯示着不同的視角,整個戰場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隻見中國的一支機器人部隊從西面橫飛過去,擺出一字長蛇陣。不過這陣法是立體的,相當于三個長蛇陣疊在一起,上層為“天”,下層為“地”,中層為“人”。這是一字長蛇陣和天地人三才陣相結合的組合陣形。

  這種奇怪的隊形把日本人吓了一大跳,日本的機器人位于東面按各種功能分成十個大隊,開動起來,各小隊之間穿插交流、相互配合,形成十支混合加強型的隊伍,而背後還有三支特殊隊伍。

  蘇原看看旁邊的小屏幕,上面的數據顯示,中方約有一萬作戰單位,日方約有一萬一千作戰單位,相差并不多。

  雙方隊伍相距約三公裡時都停下來,中方天字隊裡射出無數激光炮;而日方也同樣以激光炮對攻。雙方經過十多分鐘的試探性進攻,日方的電磁炮傾瀉而去,同時約有五百多個機器人的突擊隊分三路從水下潛行而來。水面上飄出無數零散的偵察器,這些偵察器主要的功能卻是施放磁場幹擾,為水下的突擊隊提供掩護。

  中方有幾十個機器人被電磁炮打壞,維修機器人馬上進行回收搶修。同時發射一排振蕩炮,目标是水下的突擊隊。日方的突擊隊被擊毀了一半,而另一半則進入潛伏模式,沉入深海區。這種潛伏模式開啟以後能提高數倍耐受高壓的能力。

  日方分成南北兩個大隊,開始密集發射激光炮、電磁炮、石墨彈等多種炮彈。石墨具有極高的導電性,石墨彈爆炸後,會在空中散開大量的石墨絲,像蜘蛛網一樣密密麻麻地飄落到帶電的設施上。當電流流經石墨細絲時,電流流動加快,開始放電,如果電流進一步增強,則會燒斷電線或者導緻短路,甚至由于過熱或電流過強而起火;石墨絲可進入電子設備内部、控制系統以及冷卻管道等部分;石墨彈對電子設備、帶電裝備等所有東西都産生極大的破壞作用。

  機器人最忌諱的就是石墨彈,如果說電磁彈能一次毀壞一小片機器人,那麼石墨彈則能一次毀滅一個機器人大隊。中方部隊快速後撤,同時分成左中右三路,在日方正面形成兩個空檔,避開絕大部分火力。

  日方強攻一陣,火力漸漸轉弱,因為這種機器人大戰一旦開始就不允許再向戰場内輸送任何東西,大口徑的炮火對資源消耗太大。此時中方的中路仍然後退,而左右兩隊包抄上來,在不足兩公裡的距離上,各種炮火齊射,因為距離近命中率更高,日方大批機器人被擊落,現在日方開始退卻……中方中路隊伍抓住時機反撲過去,同時升上高空,利用俯沖加速沖向日方隊伍……日方本計劃利用水下潛伏的奇兵,而中方卻努力把戰場推進到北方,達到遠離危險區域的目的。

  打到這個時候,所剩的能源已經無法滿足大口徑的火炮的需求,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機器人自帶的激光槍和各種小型武器。中方三路兵力合圍而來,日方計劃尋找薄弱環節先殲滅一部分再各個擊破……刹那間,各種激光槍、電磁槍、槍榴彈、火焰彈、沖擊炮等交織出道道火力網。雙方都有無數機器人不斷地被擊毀,根本來不及救援。這種機器人之間的小型武器對戰,可以根據對方的動作、姿勢等預判,從而進行躲避。但在大量作戰單位密集區域,卻很容易被流彈擊中。

  蘇原看看顯示的數據,雙方作戰單位剩下的都已不足五千,似乎打了個平手。

  事實上并非如此,中方能集中力量優先攻擊對方的重型火力單位;而日方所面對中方雜亂配置的隊伍,重型火力單位都分散在各處,周圍都有大量的掩護;而且中方的隊形為橫向,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很難造成大範圍傷害;日方的堡壘型隊伍相對密集,更容易被火力打擊……由于日方重型火力輸出單位越來越少,此時剩下的數量基本持平,但中方的火力則明顯要高一個檔次。

  接下來,日方的機器人越來越少,有幾處隊伍已經所剩無幾,無力抵抗……日方果斷認輸,至此中方剩下四千多單位,日方所剩已不到兩千……

  經過這次實戰檢驗,陣法的威力令人震驚。雙方的機器人可以說是勢勻力敵,但中方大膽運用新陣法,采用單薄松散的隊形,更利于機動和躲避強攻。當然這需要強大的自信心和協調一緻的陣法指揮系統,否則進攻時是一盤散沙毫無力道,後退時更容易造成混亂被各個擊破。

  日方也進行了一系列總結和反思,在中方進退有序、收放自如陣法面前,日方機器人的整體能力明顯要低一個等級。但陣法系統并非是三兩天就能完成的難題,日方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應對的方法。

  第二天,網絡機器人上場了。

  這次日方預先詢問了中方關于數量的問題,雙方各派出三千名網絡機器人,在戰場中心組建一個網絡平台。雙方各有一名最高級别的機器人為元帥,下面有十名左右将軍輔佐,帶領的兩千多名網軍,展開攻防戰。

  這種網絡戰沒有任何限制,雙方大約有數萬名網絡人員在幕後輔助,而各自動用的計算機數量都在上億台,堪稱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網絡戰争。實際上這種沒有限制的網絡戰,最終已成為中日兩國之間人與人的較量,前線的機器人隻是一種平台而已。

  網絡戰早已悄然打響,蘇原看着大屏幕上的各種複雜信息,簡直眼花缭亂。而幾個小顯示屏上全是不斷變動的數據,觀察室内的氣氛異常壓抑,所有人都被一排排不斷滾動的數字弄得心驚肉跳、坐立難安。

  旁邊有些專家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蘇原勉強聽到一些似懂非懂的詞彙。像竊聽、欺騙、蠕蟲木馬病毒、防火牆滲透率、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數據驅動攻擊、路由攻擊、節點攻擊、漏洞攻擊等等。

  這邊又有人在低聲說着什麼:邏輯炸彈、陷阱門、後門程序、僵屍網絡、廣泛撒網之類。

  蘇原聽得雲山霧裡,旁邊一位專家還以為他聽得癡呆入了迷,又不厭其煩地為他講解:什麼網絡的冗餘性、多樣性、虛拟化、随機、不可預測性、動态刷新……

  “就是說網絡異常複雜,已經大大超出了各種物理模塊的局限吧?”蘇原終于找到一句話說。

  “對啊!”那專家仿佛遇上知音,又指指點點、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請看這邊就是我們組最新的研究水平,包括以代碼級的軟件彈性開發新的語言功能,随機編譯技術,增強型執行環境;使網絡疊加和虛拟化,加快從規格到部署使用疊加的彈性協議的開發,開發基于模塊化設計和組件虛拟化的網絡重構技術;發展自主的網絡管理算法,模仿生物系統,執行可擴展性的重新配置和自我修複;為各網絡單元開發富有彈性的保護模式、機制和算法,以确保更高的信任級别……多種特色比如像:基礎設施允許靈活地重塑系統和任務,在時間受限中自動化循環控制,超高速節奏的網絡活動和實時的行動過程管理以滿足戰術目标或環境的變化……”他停下來吸了一口氣,“這種就是我們稱之為‘有活力的基礎設施以及有彈性的智能軟體’……”

  “啊!哦!了不起……”蘇原隻有點頭的份。

  時間持續至下午四點鐘,戰場上的機器人紛紛自爆,一共剩下不到百台。這些機器人内部裝有炸彈,在被敵方奪取控制權限後會自動爆炸。

  而在中日兩國之内,由于巨量的信息需要處理,已經造成大量主幹網堵塞,相關部門不得不臨時關閉一些民用網絡,已經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據身邊的專家介紹,日方暫時已略占上風……又過了十多分鐘,雙方考慮到國内損失太大,宣布以平局中止網絡戰。這種結果似乎令人意外,又似乎是在情理之中,畢竟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戰争都會損害雙方的重大利益。

  聯合國全程記錄了這次網絡戰争,并計劃将其錄入各種教材之中,這種規模的網絡戰争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已經成為人類永久的記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