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元妮察覺到不對,回頭看了看,卻什麼都沒有看到。
“妮兒,你看什麼呢?”
“好像有人跟着我們。”
“晴天白日的咋可能?前些日子雨太大,老房子都被泡潮了,你别離得太近。”大舅舅說着,拽着元妮走到了大路上。
老屋潮唧唧的,牆根底下都長出了青苔,在丹縣可是難得一見,畢竟這個地方常年幹燥,很少會下雨下成這樣。
話題又轉到了洪水和大雨上。
“縣城還好,洪水始終沒有漫進來,咱村的地被漫了一半,幸虧老二和老四照應着,家裡房子沒有事兒。”
“啊,村裡地都被淹了?”元妮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事。
“淹了,不光是咱村,好幾個村都被淹了,不過這兩天水也退的差不多了,地裡全是泥。
估計今年的土豆不好吃,唉,早知道都收起來就好了。”大舅舅唉聲歎氣,雖然已經成了工人,可他還是心疼糧食。
土豆一般都埋在地裡不收,等到冬天需要吃的時候,再挖出來。
誰也沒想到今年會發水,土豆被淹了,口感肯定不好,不過做土豆粉還行。
幸虧主糧已經搶收完畢,淹的都是些二茬菜,這屬于副業範圍,對村裡人的生活影響不大。
甥舅二人絮絮叨叨,很快就走到元妮的小院子。
姥姥姥爺正在家裡張羅飯菜,妮兒畢竟遇上了大事,得吃點好的補補。
看見大兒子也跟着元妮一起回來了,姥姥很高興。
自大舅母帶着孩子進城之後,大舅舅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圍在娘身邊忙活,姥姥多少有些失落,
“學工,咋就你一個人過來,你媳婦兒還有倆孩子呢?”
大舅舅急忙把自己去文化館幫忙的事說了一遍,他今天就是順路,所以沒帶媳婦和孩子。
“哦,八一和建軍咋樣了?不是說要讓他倆進廠當學徒工嗎?”姥爺順口問了一句。
“現在找工作的人太多了,學徒工的指标都有人搶,八一和建軍已經排了号,不知道啥時候能輪上他們。”
說到這裡,大舅舅又是一陣子撓頭,好不容易把兩個兒子從村裡帶出來了,要是找不上工作,倆兒子還得回鄉下去種田。
已經進了城的人,誰願意回去啊?
元妮想了想,“不如讓兩個表哥去夜校學習吧,這樣明年就可以考中專了。”
大舅舅吃了一驚,他從來沒想過,自己家會出文化人,“怕不行吧?”
“為啥不行?”
建軍和八一都讀了小學,文化課是有功底的,隻要上夜校補一補,拿到初中文憑,就可以考中專了。
現在正處在夜校蓬勃發展,野蠻生長的階段,再過幾年,夜校寬進嚴出,想拿文憑就沒這麼容易了。
姥姥姥爺進城住了一段日子,早就打通了任督二脈,誰說農民的兒子就必須要種地?
隻要敢嘗試,有無數條光明大道可以走。
“我說學工,你今晚就回家去辦這事兒,要是建軍和八一願意上夜校,我來給他們出學費。”姥姥收破爛賺到了錢,進城來,卻花不出去。
元妮根本不讓姥姥添錢,還經常給姥姥塞零花錢,所以老太太現在腰杆很硬。
“娘,哪能讓你掏錢呢?這不是錢的問題,我是怕建軍和八一那腦袋瓜子學不進去。”
“不試試咋知道,招娣和盼娣就學的挺好,昨天招娣給我們讀了個作文,寫的還挺好。”
為了證明自己說的話,姥姥還特地把招娣叫出來,讓她給大舅舅讀一遍作文。
招娣挺大方,找出作文本,當即就朗聲讀了起來。
作文的标題是我最崇拜的一個人,别人都寫着最崇拜科學家或者是解放軍,招娣寫她最崇拜姐姐,
“為什麼呢?我姐姐就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人,我和妹妹盼娣從小就挨打,是姐姐護着我們。
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家人的生計,把我們姊妹都帶進了城裡……”
作文寫的聲情并茂,就連元妮聽到,都有種喉嚨發梗的感覺。
文章寫得好,并不在于使用多少華麗的詞藻,關鍵是要共情,能打動人的心扉,招娣這篇小作文就做到了。
大舅舅長得毛糙,卻是個性情中人,他聽的掉下了眼淚,他怕丢人,自己偷偷摸了兩把,這才說道,
“妮兒真不容易,看來,想讓娃有出息,還是得讀書,我今晚上回去,就跟八一和建軍說。”
姥姥和姥爺達到了目的,也就不忙着說教了,兩人把鍋裡的菜盛起來,“先吃飯,吃完飯趕緊回去。”
吃完了飯,元妮還要去上夜校,她惦記着這事兒,所以吃的飛快,剛剛放下碗院子,外頭就有人按自行車鈴。
聽到這叮鈴鈴的聲音,大家夥都是一愣,這個點兒了,誰會來找元妮兒?
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顧超,他騎着一輛嶄新的上海牌自行車,“元妮,我送你去夜校。”
大舅舅愣住了,這唱的是哪一出?
姥姥反應快,趕緊把元妮給退了出去,“顧廠長你來的正好,妮兒正打算去夜校呢。”
“姥姥,以後叫我小顧就行了。”
“啊?”
元妮拿了書本,大大方方的坐到了後座上,顧超長腿一蹬,自行車就跑了起來。
元妮笑着問他,“你怎麼想起來送我去夜校了?”
“你忘了咱們在山上說的話嗎?”
顧超說的很自然,既然是談戀愛,那他作為妮兒的對象,可不得送她去夜校嗎?
兩人趕到夜校的時候,正是學員們上課的時間,學校門口停滿了自行車,也有很多像顧超這樣,專門來送對象的男青年。
“存自行車嗎?存一次五分錢。”一個油頭滑腦的小青年兒突然冒出來。
大城市早就有存自行車的,每次收費幾分錢不等,在丹縣還是頭一回見。
看見這小青年兒,元妮突然冒出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