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充占據了安邑,立刻讓人打掃戰場。攻占安邑之後,河東郡就已經有大半都被他拿下了。
“殺死西涼軍四千多人,獲得C級特性選擇權四個。殺死西涼軍将領牛輔、董承、董越,獲得B特性選擇權三個。”
“升級孟知祥的骁勇(A)(兩個C、一個B),卓宇的巨富(A)(兩個C、一個B),賈思勰的種植(B)。”
“升級完成。”
西涼軍有七八千人投降了,劉充還攪和了上萬的戰馬,安邑城中還有大量的糧食和财富,都是牛輔三人掠奪而來,現在也全都歸了劉充了。
在安邑稍作休整,楊奉帶着李樂前來投靠,李樂手下還有兩萬的白波軍。讓劉充徹底的完成了讨伐白波的任務,并且給他帶來了兩個C級特性和一個B級特性。
劉充升級了賈思勰的農耕(A)和卓宇的冶錫(B),現在他要優先将後勤相關的特性先發展起來。卓宇掌管錢财,而賈思勰掌管糧食,這兩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
他派人進入關中,征召原钜鹿太守郭典。郭典自從被罷官之後,就回到了關中,劉充現在缺人用,就把他給想了起來,這位仁兄的才能非常強,鎮守河東完全沒有問題。
在郭典到來之前,他讓孟知祥、楊奉、李樂三人攻占河東郡還未占領的各縣,争取早日将河東郡恢複。河東郡有河水、汾水流過,也是一個糧倉。并且在安邑附近,就是鹽池,是漢室的經濟命脈之一。隻要恢複平定了之後,很快就可以給劉充提供大量的錢糧,足夠他招兵買馬了!
西涼軍逃過河水之後,立刻就被駐守黾池的樊稠給發現了。當他聽說安邑失守之後,立刻給洛陽的董卓送去了戰報。
董卓拿到了戰報,氣的哇哇大叫:“牛輔誤我!”
李儒、田儀拿過戰報之後,立刻說道:“相國,遷都之事不宜再拖。若是劉充渡河,就可以輕松截斷我們退回關中的道路,到了那時我們就會被困死在洛陽了!”
董卓哪裡不知道,隻是之前有公卿反對!他不由得眼睛一眯,對着田儀說道:“寫诏書,将楊彪和黃琬罷免!”
“諾!”田儀立刻寫了诏書,拿去蓋上天子印玺,頒布出去。
董卓随後又召見周毖、伍瓊,惱怒的說道:“看看你二人舉薦的人,全都造反了,你們是和他們一夥的吧?來人,将他們來出去砍了!”
“相國,我們冤枉啊!”周毖、伍瓊大聲的喊冤,但是依然被衛士來出去給斬首了。
衛士将二人人頭呈上,董卓看着兩人的人頭,心裡突然有一些悔意。這兩人雖然薦人不當,但是他們推舉的這些人,都是一時之名士,沒人舉薦他也是要用的。
不過殺錯了,也沒有辦法。人死不能複生,他心裡閃過了一絲愧疚就繼續處理遷都事宜。
他擔心在長安的京兆尹蓋勳和左将軍皇甫嵩響應聯軍,就下令将二人召至京師。
蓋勳雖然也是涼州人士,但是和董卓卻不是一路的。他為人正直,不畏強權,深受士人擁戴。
而皇甫嵩就不用說了,以他和劉充的關系,要是和劉充合兵一處,他想要返回關中,根本不可能。
蓋勳和皇甫嵩兩人選擇聽從的朝廷命令,到達了洛陽。
董卓和皇甫嵩有舊怨,就讓人陷害皇甫嵩,将他下獄。如果不是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跟随他到達洛陽,而皇甫堅壽和董卓關系很好,為父親求情,皇甫嵩就會死在獄中了。
二月初十,董卓清除了遷都障礙之後,就在朝會上宣布了遷都事宜。有了楊彪(司徒)、黃琬(太尉)等人的教訓,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
之後,董卓開始為遷都做準備,發動洛陽周圍的百姓前往關中,将洛陽皇宮内的金銀财寶都打包起來,向長安運轉。
十七日,皇帝從洛陽出發,公卿百官跟随,随後是公卿百官的家人,還有東觀、蘭台等地的藏書。
上百萬的百姓在西涼軍的驅使下向西浩浩蕩蕩而去,他們不敢反抗,否則就會被西涼軍殺戮。
這些西涼軍殘酷成性,啥有不滿意就殺人。他們殺人之後,還會用這些人的腦袋冒充賊寇,以換取賞賜。
洛陽方向一動,賈诩的情報部門就将消息傳到了安邑。賈诩匆忙來見劉充:“使君,董卓遷都長安,京畿百萬百姓以及百官家眷全部被押送關中。”
劉充不由得問道:“董卓呢?”
賈诩說道:“董卓尚留在洛陽,抵抗關東聯軍。”
聽到這裡,劉充拿出地圖,看了一會兒說道:“樊稠駐兵在黾池,截斷了所有渡口,我們想要渡河隻另找地方了。”
賈诩說道:“使君,弘農無郡無法渡河,我們可以從左馮翊渡河南下,隻要在長安東面渡河,便可殺他個出其不意。”
劉充說道:“那就從蒲坂,在華陰上岸!”
樊稠位于弘農郡最西面,位于華山腳下,周圍多山,地勢險峻。從這裡上岸,西涼軍肯定無法防備。
而且這裡位于函谷關以西,在潼關還沒有設置的時候,這一代很少有人注重。因為這塊已經屬于關中了!
“讓宋金剛搜集船隻,以葛從周為前部,先行渡河。”
皇帝一路到達黾池、過函谷關都是安全的。這讓董卓安心了下來,隻要過了函谷關,就屬于他的大本營了。
放心之後,董卓就派人燒毀洛陽的宮殿、官府、民宅,趁機搜刮民财。
緻使呂布挖掘帝王、公卿大臣發陵墓,盜取珍寶。這些财物都被他派人送往郿縣,他早就讓人在郿縣建造郿塢,當做自己享樂的地方。
他派兵襲擊颍川,将聚集起來參加“二月社”的百姓屠殺,用他們的首級冒充關東叛軍,并且宣稱打了勝仗。他将掠奪而來的女人分給麾下士卒,以籠絡軍心。
而此時的關東聯軍,還正在集結當中,對于董卓的進攻根本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