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漢時代周刊

第六百八十二章 成本

大漢時代周刊 喝口小酒 3716 2024-01-31 01:13

  在趙啟明那個年代,使節各國對作戰部隊的單兵口糧都有着嚴格的要求。除了要在照顧飲食習慣的情況下,做到營養豐富,便于攜帶之外,還必須方便食用,能讓士兵用最簡單的方式進食。

  盡管公元前的社會剛從青銅時代過渡到鐵器時代,不具備良好的工業科技,沒辦法生産出“鐵皮罐頭”和“化學加熱”這類東西,但趙啟明至少可以在營養成分上多下功夫。

  “我所指定的軍糧有多種食物組成,首先就先說江大人提出質疑的這些肉幹吧。”趙啟明開始依次介紹,首先指着肉幹說:“我用的是牛肉幹,這還是此次對匈奴作戰的繳獲,軍中沒有這個條件選取豬肉也可以。肉類有營養,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隻要将士們能吃得上肉,就能保證體内的熱量,打起仗來自然也有力氣。”

  這話李敢是贊同的。他畢竟是前線作戰的将軍,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部下,不會像江大人那樣考慮後勤的開支,單純的覺得将士們能吃得上肉是好事。

  所以他點頭道:“師兄在講解營養學的時候說過,肉類是最好的熱量來源,熱量又是支撐人體運作的關鍵,漢軍的确應該讓每個作戰狀态下的士兵,都能有充足的熱量來源。”

  江大人顯然不知道熱量為何物,但他起碼知道吃肉對身體的好處,趙啟明也說過會解釋其用意,所以他沒有再次提出質疑,此時隻是耐心的聽着,等待趙啟明做出說明。

  “肉類是必須有的,但主糧也必不可少。”趙啟明說着,從那堆食物中拿出了面餅,然後遞給江大人:“這叫胡餅,是用面粉制作出來的。江大人應該沒有見過,請先過目。”

  “胡餅?”江大人接過這胡餅,若有所思道:“這胡餅我倒是聽說過,傳聞是前些日子來到長安的胡商帶來的,博望侯也在西域志中提到過,說胡商從西域到長安,路上都要帶着這胡餅,其特點是便于食用,不用埋鍋造飯,騎在駱駝的背上便可以拿來吃,并且能保存的時間也很長。”

  公元前的漢朝還沒有出現面餅這種東西。這個年代除了沒有面餅,甚至連饅頭這種最簡單的東西,也是在東漢末年才有的。趙啟明為了能吃上美味的早餐,不得不教導廚房的老媽器學着做肉包,學着炸油條。如果不是他對面餅不感興趣,這東西也不會經過西域胡商才傳到長安。

  “江大人說到了重點。”趙啟明介紹道:“這面餅很是輕便,攜帶起來也很省力,更關鍵的是它可以長時間保存,連西域胡商穿越沙漠都可以随身攜帶,漢軍的作戰部隊當然也能以此果腹。”

  江大人是有眼光的人,若有所思的點頭道:“以往漢軍作戰,後勤都是直接運糧食,要是作戰部隊都能攜帶這制作完成的面餅,後勤運輸的壓力就能減小,除此之外作戰部隊也不用埋鍋造飯,拿出面餅直接食用即可,這的确是很方便的軍糧。”

  江大人說這話的時候,李敢用眼神征求了趙啟明的同意,之後便親自品嘗,發覺面餅中味道不錯,便很是欣慰的說:“這面餅吃起來很軟,應該比栗飯更容易消化,關鍵是其中還有鹽味,前線作戰的将士能吃到這樣的軍糧,應該會很感激。”

  看上去不管是江大人還是李敢,都對面餅作為主糧沒有意見,趙啟明便接着介紹道:“這裡還有些幹果,有膠東的紅棗,也有關中以南的杏幹,還有江都的梅幹,這些也都是軍糧。”

  看到這些東西,江大人的表情再次變得怪異。

  他其實早就看到了這些幹果,原以為是趙啟明會客準備的茶點,沒想到這居然也是軍糧。事實上公元前的農業不發達,沒有大規模的種植園,也就沒有那麼豐富的水果。正如江大人所想的那樣,這些幹果基本都是貴族宴請時享用的食物,軍中又怎麼能拿得出這些東西,來給前線的将士們吃?

  “江大人覺得軍中不應該如此奢侈,對吧。”趙啟明看出了江大人的想法,笑着解釋道:“其實這些幹果除了味道很好之外,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好處。我聽李敢說起過,即便是北軍的士兵,能吃到很好的軍糧,到了前線作戰也仍然會經常出現夜盲,腹瀉,甚至體重驟降的問題,軍醫說這是水土不服,其實主要的原因,是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江大人不解:“敢問軍侯大人,這維生素是何物?”

  “跟熱量是同樣的東西,都是人體必需之營養。”李敢代替趙啟明進行科普:“士兵缺乏維生素的事情我在《行軍總綱》中提到過,有過作戰經驗之後發現情況比想象中要嚴重,所以後來也跟師兄反映過此事。前線士兵常有腹瀉的症狀,即便多數士兵的病情還不足以緻死,但的确會影響到作戰,還有放哨的士兵會突然在夜間失去視力。”

  “你說的那是夜盲症。”趙啟明補充道。

  “沒錯,是夜盲症。”李敢點頭,然後接着道:“師兄說過這夜盲症,也跟缺乏維生素有關。當年程不識将軍在前線作戰,就出現過放哨的士兵在夜間失去視力,沒有及時發現敵情,導緻軍營被匈奴夜襲的先例。”

  “還有此事?”江大人知道,将士們的身體健康,關系到作戰的成敗,這也是作為後勤官吏的他的的職責,但他也必須考慮到成本,所以再次朝趙啟明道:“這些幹果要是有這樣的作用,自然是好的,但是軍侯大人也知道,這些幹果是奢侈之物,隻怕軍中難以大量采購。”

  “江大人請聽我說完,然後再讨論成本的問題。”趙啟明指着桌上的其他東西,接着道道:“這裡還有茶葉,同樣也是作戰部隊的軍糧。前線作戰時候不方便生火,但是可以在何時的情況下,不定期的煮茶,所以單兵攜帶的數量可以很少。”

  說到茶葉的時候,李敢以為趙啟明關心前線将士,到了不在乎成本的地步,便笑着推辭道:“盡管師兄是好意,但是茶葉這種飲品就免了吧。軍中的将士多數都沒有飲茶的習慣,更何況在外作戰,也不該如此享受。”

  “這不是享受,是補充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趙啟明朝李敢道:“即便軍中的将士以前沒有喝茶的習慣,在前線作戰的時間長了,也必須要強制喝茶,這是攝入微量元素最廉價的飲品。”

  聽到這話,李敢便住了嘴。

  趙啟明接着介紹道:“除此之外這裡還有糖包和鹽包。鹽就不用說了,軍中每月都會給士兵發放,這也是身體所必須的東西,尤其是在夏天行軍,身體大量出汗之後,喝鹽水就能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除此之外,糖份的攝入也很重要,我準備的糖是南方來的蔗糖,觀衆的确很少見,可以用麥芽糖來替代,将士們可以直接食用。”

  當趙啟明說到糖包的時候,别說江大人表情怪異,就連李敢也有些為難,忍不住朝趙啟明道:“其他的也就算了,還要給将士們準備糖,這隻怕說不過去。别說是負責後勤的官吏了,恐怕是陛下知道了,都要覺得軍中奢侈,不會予以采納。”

  “你有這種想法很正常,現在我就跟你們讨論成本。”趙啟明坐了下來,指着桌子上的這些東西說:“我首先要聲明,這樣的軍糧隻有作戰部隊,也就是長途奔襲的騎兵隊伍才可享用。”

  聽到這話,李敢和江大人都表示支持。

  把最好的東西給作戰部隊吃,這也是軍中慣例,他們當然不會質疑。

  “軍糧也有案例發放的配額。”趙啟明說這,伸出了自己的雙手,然後把桌子上的所有食物和料包,都捧在了手掌裡,然後朝江大人和李敢道:“标準的配額也就是你們所看到的,用雙手就能捧起來,這就是每位将士,每天所需要的口糧。我沒記錯的話,漢軍現在每月發放的糧食,是每位将士五鬥,即使平均到每天,也比我這雙手中的東西,要多很多吧?”

  李敢明白趙啟明的意思,但他也意識到趙啟明有混淆概念的嫌疑,所以馬上指問題;“但是漢軍發放的是糧食和鹽,即便數量上要多,但是采購成本卻要比師兄手上的這些東西要低。”

  “你說得沒錯。”趙啟明放下了手裡的這些東西,然後道:“但是你隻說到了采購成本,忽略了運輸成本。”

  聽到這話,李敢和江大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讓我來問你。”趙啟明笑看着李敢:“以今年對匈奴作戰為例,全部的作戰部隊總共有多少人。”

  李敢是軍中的理論派,對數據格外敏感,自然是對答如流道:“作戰部隊是以騎兵為主,這次對匈奴的作戰,總共出動士兵七萬五千六百五十三人。”

  “記的倒是很清楚。”趙啟明點頭,然後緊接着問道:“那你再告訴我,為了給這七萬多騎兵提供各項保障,後勤人員又是多少?”

  聽到這話,李敢愣住了。

  但他并不是記不清楚後勤的人數,而是突然明白了趙啟明的意思。

  “我沒記錯的話,主力作戰部隊是七萬人,但負責辎重和糧草的後勤人員,卻高達二十萬。”趙啟明代替李敢回答,然後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後勤人員在運輸糧食的途中,也在大量的消耗糧食,甚至消耗糧食是作戰部隊的數倍。如果主力部隊的所需要的糧食重量減少,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後勤人員可以相應的縮減,如此就能把這部分後勤人員消耗的糧食節約下來?”

  江大人是後勤方面的官吏,很容易就跟上了趙啟明的思路,所以若有所思的說道:“現有的後勤人員是作戰部隊的數倍,從中原運往前線的糧食之中他們要吃掉絕大部分,如果後勤人員可以相應減少,作戰時的糧食消耗也就能相應的降低。軍侯大人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聽到這話,趙啟明欣慰的笑道:“江大人終于找到重點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